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53篇
  免费   511篇
  国内免费   80篇
电工技术   10篇
综合类   279篇
化学工业   1212篇
金属工艺   33篇
机械仪表   66篇
建筑科学   87篇
矿业工程   68篇
能源动力   33篇
轻工业   4441篇
水利工程   4篇
石油天然气   164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58篇
冶金工业   36篇
原子能技术   20篇
自动化技术   22篇
  2024年   92篇
  2023年   228篇
  2022年   300篇
  2021年   274篇
  2020年   251篇
  2019年   265篇
  2018年   198篇
  2017年   254篇
  2016年   254篇
  2015年   269篇
  2014年   351篇
  2013年   276篇
  2012年   391篇
  2011年   336篇
  2010年   269篇
  2009年   246篇
  2008年   314篇
  2007年   209篇
  2006年   210篇
  2005年   200篇
  2004年   177篇
  2003年   133篇
  2002年   113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82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4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102.
目的 探究高氯酸盐对高脂膳食小鼠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C57BL/6J小鼠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CG)、高氯酸盐低剂量组[LG,每天0.1 mg/(kg·bw)]、中剂量组[MG,每天1.0 mg/(kg·bw)]和高剂量组[HG,每天10.0 mg/(kg·bw)],连续暴露12周,通过对肝脏油红O染色、血生化指标检测、脂代谢调控酶测定和脂肪酸组成及含量测定进行高氯酸盐对高脂膳食小鼠脂质代谢的评估。结果 高于1.0mg/(kg·bw)的暴露剂量可在小鼠肝脏内形成脂滴累积,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均显著性升高(P<0.05),并且HG组脂质代谢关键调控酶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Acarboxylase,ACC)和脂肪酸合成酶(fattyacidsynthase,FAS)含量显著性升高(P<0.05),表明高氯酸盐可能会促进脂肪的合成。随着高氯酸盐暴露浓度的增加,棕榈酸(C16:0)、珍珠酸(C17:0)、硬脂酸(C18:0)、花生四烯酸(C20:4)和二十二碳六烯酸(C22:6)体内水平显著下降,而棕榈亚酸(C16:1)、油酸(C18:1)...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讨长期经饮水方式补充牛磺酸对高脂膳食所致肥胖大鼠降脂减重作用,对甘油三酯合成关键分子和胆固醇7α羟化酶(cholesterol 7α-hydroxylase, CYP7A1)表达调控关键分子的影响。方法 根据血清胆固醇水平和体重, SD大鼠被分为3组,为对照组(normal, N)饲喂基础维持饲料,肥胖组(high fat, HF)和牛磺酸组(high fat taurine, HFT)饲喂高脂饲料。N组和HF组自由饮水,而HFT组给予牛磺酸溶液代替水,持续12周。结果 与HF组相比,给予牛磺酸的HFT组大鼠体重、附睾周围脂肪重量、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游离脂肪酸、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 (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binding protein-1c, SREBP-1c)和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 FAS)基因表达显著降低,粪便胆汁酸水平、脂蛋白脂肪酶(lipoprotein lipase, LPL)活性以及CYP7A1和Ser63p-c-Jun的蛋白表达显著增加,但肝细胞核因子4α(hepatocyte...  相似文献   
104.
胡麻油富含α-亚麻酸,价格是其他食用油的3~20倍,极易被掺假和冒充,因此,基于脂肪酸(fatty acids, FAs)指纹建立了胡麻油真实性判别模型。采集胡麻油、菜籽油、葵花籽油、大豆油、花生油、玉米油、芝麻油、调和油8种食用油及餐厨垃圾油和地沟油2种废弃油,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油脂中的12种FAs,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观察10种油脂以FAs聚类的特征,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 OPLS-DA)评价以FAs指纹鉴别胡麻油物种、冷热榨工艺及品级真实性的可行性,并建立胡麻油中菜籽油掺假量的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PLS)定量预测模型。胡麻油与其他油脂FAs指纹极其不同,C18∶3ω3质量比为(50.14±9.68)g/100g,显著高于其他油脂;而C18∶1ω9和C18∶2ω6质量比分别为(16.62±5.02...  相似文献   
105.
研究分析18个黍稷(Panicum miliaceum L.)品种的籽粒含油量和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黍稷籽粒含油量为2.54%~4.00%,均值3.71%。黍稷籽粒中主要脂肪酸为亚油酸(18:2n6)、油酸(18:1n9)和棕榈酸(16:0),含量区间分别为0.075~5.19、0.150~3.02和0.897~1.81 g/100 g,并含有棕榈油酸、硬脂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二十二烷酸和二十四烷酸。不饱和脂肪酸(UFA)占总油脂的82.1%~ 94.6%。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结果表明,10种脂肪酸含量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聚类分析表明,脂肪酸组成在黍稷品种间的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06.
对华北地区某高大平房仓的稻谷空调控温储藏情况进行了监测研究。结果表明:度夏期间,利用空调控温技术,仓房内空间温度和表层平均粮温可有效控制在22 ℃以下,但同一粮层不同位点温度差异大,在粮堆表层、西墙、南墙附近局部位置粮温仍会出现高于25 ℃的情况。受夏季外界环境高温影响,粮堆中心与侧壁附近温差10 ℃以上,存在“冷心热皮”引起的水分迁移现象。水分和温度在距离粮堆表层和仓房侧壁0.5 m附近易升高,成为霉菌易滋生的重点部位,同时,也是发芽率降低和脂肪酸值易升高的位置。因此,在控温储粮过程中需加强对粮堆表层和仓房侧壁粮情的监控。  相似文献   
107.
大港孔店油田本源微生物代谢产物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剂技术研究了大港孔店北二断块水动力学关系,结果表明该区块注水井和采油井之间具有紧密的水动力学连通关系。在本源微生物驱油试验阶段,对试验区微生物及其代谢物在地层中的分布状况进行了3年连续监测,表明本源菌激活期间菌数增加102~105倍,原油部分氧化,使得低分子脂肪酸(乙酸盐,甲酸盐,丁酸盐等)含量约增加10~100倍,碳酸氢盐从0·4~0·6g/L增加到0·7~1·8g/L,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使地层水平均表面张力降低至48~33·3mN/m,地层水相对石蜡平均界面张力降至25~13·7mN/m,产生的生物多糖代谢物使地层水平均粘度增至0·76mPa·s,最高达0·83mPa·s。这些变化改变了油层物理化学和生态环境,改善了原油流动性,尤其是水动力学连通关系最好的井地层水组成的改变和增油降水效果最为明显。试验区监测结果表明,微生物及代谢物随注入水主流动方向运移,生物表面活性剂和低分子脂肪酸及生物聚合物的作用是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主要机理。  相似文献   
108.
为研究脂肪酸不饱和度对低阶煤浮选的影响,选择碳原子个数相同但双键个数依次增加的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作为浮选捕收剂对低阶煤进行浮选,并与非极性捕收剂柴油进行对比,通过颗粒-气泡间粘附力测试和药剂吸附的分子动力学模拟,揭示了不饱和脂肪酸强化低阶煤浮选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不饱和脂肪酸的浮选性能优于柴油,低阶煤浮选产率随脂肪酸不饱和度增加而增加.采用扫描电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低阶煤表面形貌和官能团进行分析.SEM结果表明,低阶煤表面疏松,含有大量孔隙与裂隙,不利于药剂在煤表面的铺展.FTIR和XPS结果表明低阶煤表面含有大量含氧官能团,表面疏水性较差,导致浮选回收率较低.对不同捕收剂条件下气泡与煤表面粘附力进行测定,发现气泡与煤表面间最大粘附力随捕收剂不饱和程度增加而增加,这说明颗粒可浮性增加.进一步对不饱和脂肪酸吸附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进行分析,可知不饱和脂肪酸通过其极性基团与煤表面极性基团间形成氢键,从而在煤表面铺展.双键个数增加使得不饱和脂肪酸极性增加,在煤表面的铺展程度逐渐增加,导致颗粒可浮性增加,这是低阶煤浮选回收率随脂肪酸不饱和程...  相似文献   
109.
110.
细菌纤维素(BC)因其独特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等领域,目前其高产量菌株筛选、合成成本降低及合成途径改良等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依据国内外文献并结合团队研究成果对BC合成与鉴定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首先对BC合成菌筛选及碳源利用的研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降低BC合成成本的研究思路。其次对鉴定菌株合成产物的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了不同方法的特点。然后结合本团队筛选出的BC生产菌XJL-06-4 BC合成酶基因分析结果,综述了BC合成途径、合成酶存在形式以及基因水平调控作用,为BC在分子水平上通过改变合成途径提高产量提供新思路。最后,总结BC微生物发酵生产存在的问题,多角度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