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79篇
  免费   388篇
  国内免费   37篇
电工技术   7篇
综合类   236篇
化学工业   657篇
金属工艺   13篇
机械仪表   57篇
建筑科学   204篇
矿业工程   11篇
能源动力   22篇
轻工业   5836篇
水利工程   27篇
石油天然气   22篇
武器工业   20篇
无线电   4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58篇
冶金工业   35篇
原子能技术   10篇
自动化技术   49篇
  2024年   83篇
  2023年   238篇
  2022年   300篇
  2021年   300篇
  2020年   257篇
  2019年   270篇
  2018年   184篇
  2017年   238篇
  2016年   245篇
  2015年   299篇
  2014年   470篇
  2013年   345篇
  2012年   379篇
  2011年   406篇
  2010年   367篇
  2009年   306篇
  2008年   353篇
  2007年   300篇
  2006年   236篇
  2005年   245篇
  2004年   215篇
  2003年   162篇
  2002年   150篇
  2001年   125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105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77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本研究应用正交实验以茶膏中特征物质含量及感官评价为依据,对普洱生茶膏加工工艺进行优化,并探究了普洱茶膏浓缩过程中特征成分的变化。优化的普洱茶膏加工条件:茶水比为1∶20,浸提温度为80℃,浸提时间为35 min,浓缩温度为100℃,此条件下普洱茶膏中特征物质综合含量最高,感官评价得分也相对较高。在普洱茶膏加工的浓缩过程中,茶多酚、氨基酸含量下降,茶黄素、茶红素含量先升后降,茶褐素则不断累积。本研究制得的茶膏感官评价得分和特征物质含量都高于市售茶膏,优化工艺合理、可行,为普洱茶膏加工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2.
胡燕 《食品工业科技》2016,(22):131-136
雅安藏茶属于黑茶类,具有兴奋性低、不影响睡眠的特点,咖啡碱是茶叶中主要的生物碱,具有兴奋神经中枢的作用。该研究以20个雅安藏茶样品为实验材料,以其它产地的黑茶及其它茶类为对照,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咖啡碱的含量,探讨了雅安藏茶不影响睡眠与其咖啡碱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20个雅安藏茶样品的咖啡碱含量范围为1.99%~3.64%,含量平均值为2.88%,除青茶外其他茶类的咖啡碱含量平均值在3.46%~4.00%之间,说明与其它茶类相比,雅安藏茶的咖啡碱含量处于较低水平;而不同产地黑茶的咖啡碱含量也有差异,其中广西六堡茶的咖啡碱含量平均值最高,云南普洱熟茶次之,雅安藏茶的咖啡碱含量平均值居于第三位,含量最低的为方包茶。分析雅安藏茶不影响睡眠的原因可能有:雅安藏茶原料的成熟度高,因此成品茶的咖啡碱含量较低;雅安藏茶的特殊制作工艺可能使咖啡碱含量降低;推测雅安藏茶中结合咖啡碱的含量较高。该研究可为雅安藏茶不影响睡眠的机理研究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3.
《食品工业科技》2013,(01):317-318
建立液相色谱柱后补偿与电雾式检测器(CAD)结合的方法测定了茶叶粗提物中的茶氨酸。结果表明:茶氨酸线性回归方程为Y=0.1412X-0.0614,相关系数r=0.9998,线性范围为1.50~50.00μg/mL,方法最低检出限为0.50μg/mL(以S/N=3计),定量限为1.50μg/mL(以S/N=10计);空白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7.62%~112.13%;重现性实验表明(n=5),茶氨酸的保留时间差值小于0.2min,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值)为0.62%,重现性较好。该方法重现性好、灵敏度高,操作简单,适用于茶叶提取物中茶氨酸的检测。   相似文献   
84.
《食品工业科技》2013,(02):262-265
以成熟的干藜豆籽为对象,采用发芽技术降低L-Dopa含量以提升营养价值,改善加工性能。即食藜豆羹的加工工艺为将藜豆籽粒置于0.5mg/L的6-BA营养液中在30℃下浸泡6h后,于相对湿度为90%95%、温度为30℃的条件下发芽48h,去皮后以藜豆∶粳米粉∶小麦粉∶白砂糖=40∶50∶20∶15的比例进行调配,再经加水磨浆、沸水浴熟化、滚筒干燥、粉碎等工艺加工即得成品。成品每100g含蛋白质4.87g,灰分0.99g,脂肪0.31g,营养价值高,且易于用95100℃热水冲调,即食性良好。   相似文献   
85.
《食品工业科技》2013,(05):184-188
为确定红雪茶类胡萝卜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择丙酮为浸提溶剂,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作为自变量,以类胡萝卜素特定波长下吸光度值作为响应值,基于Box-Behnken中心组合方法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实验设计,根据响应面结果,建立了回归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红雪茶类胡萝卜素的最优提取工艺条件参数为:料液比1∶3(g/mL),提取温度52℃,提取时间20min。在该条件下,红雪茶类胡萝卜素提取液的吸光值为0.3682,实际获取红雪茶类胡萝卜素量22.092μg/g,与预测值相对误差较小。说明该模型拟合度好,优化后得到的提取条件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86.
《食品工业科技》2013,(06):299-301
为了用花生粕粉部分代替低筋粉制作花生粕蛋糕,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花生粕粉及其他配料对蛋糕品质的影响。然后采用均匀设计对花生粕蛋糕的配方进行优化,实验数据进行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花生粕粉对蛋糕品质影响效果显著,花生粕蛋糕最佳配方为鸡蛋200g、色拉油40g、水32g、花生粕粉15g、低筋粉85g、白砂糖79g、泡打粉1g、蛋糕油12g。   相似文献   
87.
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余甘子籽油闪式提取的工艺条件。以余甘子籽油的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应用Box-Benhnken设计实验,对提取电压、提取时间和液料比3个工艺参数进行优化。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电压153V、提取时间1.0min、液料比11:1(mL/g)。在此条件下余甘子籽油的实际得率为15.62%±0.06%,与预测值基本相符。闪式提取法是一种高效、便捷的提取余甘子籽油的方法。   相似文献   
88.
通过设置初始水分含量、初始pH和翻堆间隔这三个渥堆工艺条件,在实验室规模下进行模拟渥堆正交实验,研究其对普洱茶特征成分和品质的影响,确定渥堆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适当的初始水分含量和翻堆间隔都有利于以茶多酚为主体的一系列化学成分的转化和品质的形成,而初始pH对最终品质的影响不大。结合感官评价得出,最佳的渥堆工艺为,初始水分含量应为45%,不调整初始水分pH,翻堆间隔为6d。   相似文献   
89.
以固定化脂肪酶Lipozyme RM IM为催化剂,研究无溶剂体系下樟树籽油和甘油合成中链脂肪酸甘油二酯的工艺。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甘油酶解反应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最佳条件为底物摩尔比(甘油∶樟树籽油)=1∶2.3,加酶量11.7wt%,反应温度72℃,反应时间15h。在此条件下得到产物油中甘油二酯含量为51.60%。气相色谱法测定合成产物的脂肪酸组成,产物油中癸酸(C10∶0)及月桂酸(C12∶0)含量分别为54.68%和39.79%,与樟树籽油脂肪酸组成基本一致。合成产物中DAG的中链脂肪酸含量虽有一定降低,但总量仍能达到75%左右。   相似文献   
90.
以火龙果籽(H.polyrhizus)为原料,采用索氏抽提法提取火龙果籽油,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抽提溶剂、干燥时间、液料比、抽提温度、抽提时间等因素对油脂提取率的影响,响应面优化实验确定了溶剂抽提火龙果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分析了火龙果籽油的理化性质及其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石油醚抽提法提取火龙果籽油的最佳条件为:液料比7∶1(mL∶g),抽提温度78℃,抽提时间3h,在此条件下油脂提取率31.47%;火龙果籽油的酸值、过氧化值等指标达到食用油脂的国家标准;GC-MS分析结果表明火龙果籽油中含8种脂肪酸,主要为亚油酸(47.98%)、油酸(28.13%)、棕榈酸(16.77%)、硬脂酸(5.02%);通过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可知其不饱和脂肪酸占油脂总量的77.58%,因而是一种具有较高的开发潜力的营养油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