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6篇
金属工艺   2篇
建筑科学   36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81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1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正或许有人会说,这也算不了什么。广州人和扬州人也一样爱吃早茶。正宗的扬州人更是和成都人一样,天一亮就直奔茶馆去过早茶瘾。可是,广州人也好,扬州人也好,吃早茶时居然要吃那么多的点心,这就搞不清楚他们究竟是吃早茶还是吃早点。何况广州人的早茶,居然还是在饭店酒楼  相似文献   
72.
坐落在浦东新区花园石桥路158号的颐和茶馆,建筑面积超过1400m^2,拥有40多个包厢、70多张茶桌,可同时容纳400多位客人,是迄今为止上海市规模最大,茶叶、茶点品种最多,设施最全,档次最高,环境最好的茶馆,被业内人士称为上海茶馆业的“航空母舰”。从正大门眺望即是东方明珠,北面是世界第三高楼金茂大楼,西陌黄浦江。在散发着现代气息的陆家嘴,置身于林林立立高楼大厦之中的颐和茶馆,以其古朴、典雅、充盈着西子湖钟灵毓秀之气的独特风格,让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73.
“一片绿叶,五千年文化”。茶已经成了上海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带着古风遗韵的茶馆无疑会成为沪上的时尚之地,茶馆出现在沪上金领、白领及老外们约会的地点似乎也不会令人意外。雅趣茶道馆是其中的佼佼者。一进“雅趣茶道”的玻璃大门,阵阵绿茶清香扑面而来,大堂陈列着陶瓷、古董、名家字画,喜气洋洋的大红灯笼、中国结与明清家具相互辉映。拾阶而上,廊道两旁是一间间玲珑含蓄的包房,分中式、日式、韩式三种,脱鞋而坐的形式恐怕在其它茶馆都少见。在郭德纲和他的“德云社”红遍全国之后,由沪上众多著名喜剧演员加盟、《劳动报》牵头…  相似文献   
74.
枫溪 《饮食科学》2004,(5):50-50
几年前,上海在老城厢建了一条仿古的“上海老街”。街上有家茶馆,当街开门处砌着一个烧开水的大锅灶.这就是当年上海滩上常见的旧式茶馆——“老虎灶”。过去,在这类简陋的茶馆里,一般是只有一个方桌、四条长板凳,街坊四邻可以捧着自己的茶壶,在这里边拉家常边喝茶,一坐  相似文献   
75.
中国传统茶馆在其时代背景下具备生活服务、邻里社交、休闲娱乐等定位功能,将其与现代社区及社区养老模式相结合,解决现存社区问题,补充现代社区中缺失的邻里互动、社区情感、交往空间诸多要素。  相似文献   
76.
成都,作为全国“最悠闲的城市”,市民喜欢喝茶是出了名的。旧时一幅“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喝杯茶去;求衣苦,求食苦,苦中作乐喊壶酒来”的对联,现今仍然是成都人休闲生活的写照。成都人喝茶虽然也坐茶楼茶馆,但“最有味道的喝茶”还是在露天茶园里。一般说来,茶园的茶具是盖碗的那种,坐椅是竹器制品,茶壶是细长嘴的铜壶,就连掺茶师掺茶的姿势,也有很多讲究。  相似文献   
77.
朋友要在自己不足200m^2的空间开个茶馆。 房子两层,沿街,框架结构,两套相邻,开间不过4m,进深13m,有各自的入口及楼梯。这种形态的商业用房遍布广大城乡。初看起来,在这么“小而板”的空间内“运作”个茶馆,有些失望,有点头头疼,本该有的“诗情雅趣”、“禅茶一味”等念头都没了踪影。  相似文献   
78.
我国传统的元素伴随着农耕文明连续了数千年之久,伴随着近代工业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元素正渐渐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但传统似乎有一种魔力,让人无法忽视与漠视,它的地位不可取代,所以市场上越来越多的传统的元素被发掘并被赋予了新鲜的现代元素。茶无疑是中国传统元素的一个代表,而茶馆则是这一代表元素集中体现其魅力的场所,但大多数的茶馆设计都是比较单一的。旧式的茶馆往往忽略了现代元素的运用,设计的时代特征不强。而新式的茶馆往往又不重视传统元素的应用,忽略了茶做为传统元素的内涵……  相似文献   
79.
我在四十岁之前是不喝茶的,虽然我从小也算是在茶香里熏大的。奶奶爱喝茶,每天两次,每次要喝一暖瓶水,这是她年轻时在大队茶馆里劳作中养成的习惯,这习惯差不多保持了一辈子。用她的话讲,走亲访友,不让吃饭可以,不让喝水可不行。夏日的午后,在泡桐树的阴凉里,奶奶和慧子娘、石头娘喝茶的情景,早已定格成我儿时心中最温馨的画面。  相似文献   
80.
陈后主与一条龙包子南北朝的陈国建都在建安(今江苏南京),末代皇帝陈叔宝,人称"陈后主"。陈后主十岁的时候,十分贪玩,他嫌待在宫内闷得慌,一天便设法溜出了宫门,跑到了秦淮河边瞎转游,这儿的店铺、茶馆、酒肆、摊位多的数不清,他挤在人群中,两只眼睛都不够用,觉得比冷清的皇宫好玩多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