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6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篇
建筑科学   2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15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李刚 《烹调知识》2003,(10):14-14
说起野菜人们都不陌生。在河北承德我的家乡从春到秋,荒山野岭、溪河岸边、田间路旁、庭院之中可见蕨菜、荠菜、车前、蒲公英等各种野菜。野菜生长茂盛,绿色成茵,它们在大自然的环抱中生生不息.给人类提供食物和药物来源。  相似文献   
12.
蕨菜多酚氧化酶的性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建韶  张洪  王云 《食品与机械》2005,21(2):12-13,16
以冷冻丙酮制备蕨菜多酚氧化酶丙酮粉,用分光光度法研究pH、温度、底物浓度,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邻苯二酚为底物,该酶的最适pH值为7.4,最适温度为25℃;Km为39.86 mmol/L,Vm为0.686 OD/min,90℃热处理50 s可钝化PPO的活性;抗坏血酸、亚硫酸钠为强烈抑制剂,175 mg/L的亚硫酸钠、225 mg/L的抗坏血酸能有效抑制PPO的活性.  相似文献   
13.
刘玉雯 《烹调知识》2013,(10):26-26
作为消费者,谁也不愿意买到劣质的食品,毕竟食品关乎到一个人的健康,岂可儿戏?劣质食品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但人们在日常购物时却难以识别,有什么方法能够辨别伪劣食品呢?笔者翻阅了大量的医学相关书籍,也请教过相关的专业人士。大家说法并不相同,但总的说来,可以从下面6个方面着手加以预防。一防"艳"。对颜色过分艳丽的食品要提防,如咸菜梗亮黄诱人、瓶装的蕨菜鲜绿不褪色等,要留个心眼,当心在添加色素上有问题。二防"白"。凡是食品呈不正常不自然的白色,十有八九会有漂白剂、增白剂、面粉处  相似文献   
14.
蕨菜系列产品加工工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5.
室外冰天雪地,可走进位于哈尔滨南岗区红旗乡菁菁农业科技园的10栋太阳能温室里却温暖如春,山芹、蕨菜、广东菜等山野菜正茁壮生长。这是国内首家利用太阳能光热啭换技术为农业温室种植增温的农业开发项目,经过一年多运行,已取得良好效益,所生产的10万kg山野菜全部销往美国、韩国,为该企业创收220万元,纯利润达100万元。  相似文献   
16.
蕨菜速冻保藏加工工艺高海生张小军李育华(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食品工程系,昌黎,066600)蕨菜为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野生于山坡草丛或林间隙地,属标准的“绿色食品”。蕨菜根状茎,紫黑色或暗褐色;叶片近革质,卵状三角形或宽卵形;叶柄粗壮,幼叶基部被毛。...  相似文献   
17.
蕨菜快速护绿保脆保鲜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无需真空包装、高温杀菌,无铜离子污染,通过改进优化护绿保脆保鲜工艺,简便快速地制作由安全健康的保鲜蕨菜。  相似文献   
18.
创新狮子头     
传统名菜狮子头是从葵花肉演变来的。其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隋唐两个朝代、据史书记载,一次隋炀帝杨,一到扬州观看琼花后,流连忘返,在江南观赏了无数美景。特别是在扬州饱览了四大名景万松山、金钱墩、象牙林、葵花岗之后,对园林胜景,赞叹不已,一时心血来潮,将四大名景改名为千金山、帽儿墩、平山堂、琼花观。因到行  相似文献   
19.
叶华荫 《美食》2008,(2):53-53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说的是具有顽强生命力的野草。而那些比野草更为卑贱的蕨类,却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更壮”了。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16S rDNA测序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等技术,研究了恒温和室温发酵过程对蕨菜泡菜的理化性质、乳酸菌及有机酸的影响。研究发现,室温发酵对发酵7d泡菜卤汁及菜样的pH和可滴定酸总体变化影响不大(p0.05),恒温和室温pH均下降到4.2,可滴定酸分别增加到了0.68%和0.65%,二者上升趋势显著(p0.05);恒温发酵泡菜亚硝酸盐的峰值比室温发酵泡菜的峰值提前1 d出现,第7 d分别降到了0.68 mg/L、0.65 mg/L;感官评分整体可接受性结果表示室温泡菜7.5优于恒温泡菜7.2。室温泡菜相对于恒温泡菜中明串珠菌的存在降低了植物乳杆菌/明串珠菌的比例;相比室温泡菜乳酸含量103.09 mg/L,恒温泡菜达122.58mg/L,二者乙酸含量分别为16.25 mg/L、18.90 mg/L,乳酸/乙酸含量的差异也是导致感官评分室温泡菜比恒温泡菜更优的主要原因;其中植物乳杆菌被鉴定为发酵过程中主要优势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