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661篇
  免费   3545篇
  国内免费   3002篇
电工技术   1709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4106篇
化学工业   18160篇
金属工艺   9385篇
机械仪表   7272篇
建筑科学   2519篇
矿业工程   1714篇
能源动力   727篇
轻工业   6107篇
水利工程   662篇
石油天然气   3181篇
武器工业   476篇
无线电   7044篇
一般工业技术   7696篇
冶金工业   3140篇
原子能技术   547篇
自动化技术   1762篇
  2024年   544篇
  2023年   1689篇
  2022年   1889篇
  2021年   1893篇
  2020年   1493篇
  2019年   1659篇
  2018年   1031篇
  2017年   1398篇
  2016年   1562篇
  2015年   1795篇
  2014年   3903篇
  2013年   2797篇
  2012年   3599篇
  2011年   3655篇
  2010年   3459篇
  2009年   3979篇
  2008年   4718篇
  2007年   3900篇
  2006年   3674篇
  2005年   3784篇
  2004年   3075篇
  2003年   2598篇
  2002年   2240篇
  2001年   1988篇
  2000年   1782篇
  1999年   1473篇
  1998年   1369篇
  1997年   1293篇
  1996年   1279篇
  1995年   1110篇
  1994年   1049篇
  1993年   861篇
  1992年   906篇
  1991年   829篇
  1990年   827篇
  1989年   809篇
  1988年   94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40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23篇
  1980年   6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3篇
  1951年   6篇
  194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1.
112.
113.
微波-表面活性剂协同提取万寿菊叶黄素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提高万寿菊叶黄素的提取率为目的,采用单因数实验结合正交实验的方法.研究了微波-表面活性剂协同提取万寿菊花中叶黄素的丁艺.结果表明:万寿菊叶黄素的微波-表面活性剂协同提取最优工艺为:以乙酸乙酯为提取剂,表面活性剂Tween-20为最佳助萃取剂(质量分数为0.03%),提取固液比1∶60(g/mL),微波功率400 W,微波提取温度为60℃,提取时间2 min.在此工艺下,万寿菊叶黄素的提取量为3.209 mg/g.  相似文献   
114.
115.
概况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微电子学和高温工程学的显著进步,对材料提出了许多新的特殊功能(如耐高温,耐腐蚀,高强度,高硬度,耐磨损,光、电、磁等性能)的要求。为了满足这些要求,材料工作者一是着手研究材料內部的结构,如非晶、微晶、高完整性结晶等问题,二是着手研究材料表面性能,即材料表面技术。材料表面技术日益受到重视的原因,是由于现代技术对于材料多方面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6.
混合表面活性剂对氯化钠晶体生长的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K^ ,Na^ //Cl^-,SO4^2-体系中氯化钠蒸发结晶过程中混合表面活性剂的加入对晶体的成核及生长的显著影响。控制混合表面活性剂组份与用量在极短时间内得到晶形完美的氯化钠大晶体(4mm~6mm),解决了因为结晶细碎造成的堵塞管道及设备结垢问题,采用自然循环武蒸发器代替强制循环类蒸发器,能源消耗降低了70%,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了氯化钠的质量,大大降低了K^ 的循环损失。  相似文献   
117.
《视听技术》2004,(1):43-44
2003广州音响唱片展上,记者在LINN的展场上遇见LINN国际销售财务经理Phillip Provis先生,便借机会对他进行了一次简短访谈,以便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这家著名的英国高级音响制造商。  相似文献   
118.
《电子与封装》2007,7(8):43-44
<正>近年来,中国电子制造业每年都在突飞猛进地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当之无愧的电子制造中心。在新的形势下,技术的迅速发展、日益激烈的竞争、整体运营成  相似文献   
119.
120.
集聚纺纱胶辊、胶圈的应用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集聚纺纱对胶辊、胶圈的技术要求更高的特点,通过试验指出,胶辊硬度低、直径大有利于提高成纱质量.结合生产实践指出,精磨胶辊磨削量以0.2 mm为宜,表面粗糙度Ra值以0.4μm~0.5μm为宜,并适当缩短磨砺周期,牵伸胶辊与牵引胶辊应按比例控制磨削量.胶圈要新旧搭配,并且要及时清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