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8篇
化学工业   6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20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16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无线电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1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中外能源》2010,15(9):118-118
<正>哥德堡大学环境经济学教授Thomas Sterner认为,为什么国际气候谈判进展如此缓慢?因为许多国家到目前为止仍不能确定什么是真正的全球公平性。这是Sterner和其他几个著名经济学家,包括几个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近期  相似文献   
82.
《工具技术》2008,42(12)
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183;克鲁格曼7日说,救助行动可能无法扭转美国汽车工业消亡的发展趋势。这位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经济学教授在记者招待会上说,随着日本和欧洲汽车制造商的涌入,美国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公司在美国市场的中心地位逐渐不复存在。美国汽车工业目前不仅遭受全球金融危机的打击,  相似文献   
83.
2003年,著名经济学家尤金·法玛(Eugene Fama)因从事与其提出的有效市场假说相关的工作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提名。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对该假说的研究、应用和争论多集中在股票市场。然而,在石油天然气行业,该理论对于如何处理我们日常的商务工作也有应用价值。[第一段]  相似文献   
84.
从回顾20年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领域及其贡献出发,概括性分析了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奥曼和托马斯.谢林在博弈论领域的贡献.探讨了诺贝尔经济学奖频繁授予博弈论大师的原因.指出了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超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85.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183;蒙代尔在实地考察波司登后曾说:“波司登是为数极少的保持实绩奇迹般增长的公司之一,它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和成就,而且正成为世界所认知的品牌,他的优势无人能匹敌。可以说,波司登的名字也会是时髦的代名词。我预言,波司登会成为世界知名品牌。”2007年9月11日,波司登羽绒服获得了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的“中国世界名牌”产品称号,  相似文献   
86.
《小城镇建设》2014,(1):30-35
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也曾预言,中国的城镇化将是影响未来世界经济的两件大事之一。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城镇化发展水平还远远落后.  相似文献   
87.
《小城镇建设》2013,(8):30-35
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也曾预言,中国的城镇化将是影响未来世界经济的两件大事之一。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城镇化发展水平还远远落后。  相似文献   
88.
本世纪初,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有一个著名的论断: 美国的新技术革命和中国的城市化将是深刻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两大主题。新技术革命的主要代表正是信息技术。信息化携席卷全球之势,给我们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带来前所未有的变化。信息化可能给我们带来一次新的发展机遇,国际分工可能随之重新洗牌,我们有可能重新获得国际竞争力。中国“十五”规划明确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国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2005年是中国“十五”规划的最后一年, 作为新年开篇,本刊奉献给读者一道“数字城镇”的大餐。  相似文献   
89.
背景和动因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大背景二十世纪末,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曾说:美国的科技创新(信息化)和中国的城市化是21世纪影响世界的两件大事.  相似文献   
90.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里德里克·哈耶克说过,要想发挥社会中每一个人智慧和价值,那就必须让他们掌握尽可能多的社会知识,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要条件。从这一高度来看,作为社会知识的最大拥有者,政府开放数据的意义更为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