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4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2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2篇
轻工业   264篇
无线电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以玫瑰香和赤霞珠为试材,利用覆膜灌溉技术,控制灌水次数,测定田间土壤含水量,调查葡萄产量及生长情况。结果表明,此项技术在达到节水效果的同时,能使果实提早成熟,未影响果实品质和产量。  相似文献   
92.
该文研究美乐、赤霞珠、马瑟兰3种酿酒葡萄中的花色苷及其稳定性,为酿造优质红葡萄酒奠定基础。采用超高压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花色苷种类和含量,研究pH值、储藏温度、光照、SO2浓度4个因素对葡萄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酿酒葡萄均以花翠素、二甲花翠素、甲基花青素为主要花色苷类物质。花色苷需避光保存,pH值≤3时,花色苷呈红色且稳定性较强。随着温度升高和不同光照处理,花色苷极不稳定。温度低于50℃时,花色苷较稳定,随着SO2浓度增加,花色苷颜色逐渐变浅,SO2浓度≤40 mg/L时,颜色最佳。  相似文献   
93.
以‘赤霞珠’干红葡萄酒为研究对象,经不同来源和不同烘烤程度的橡木桶陈酿,检测葡萄酒的理化指标、香气物质、感官评价等。结果表明,在陈酿2个月时,不锈钢罐组总酸及总花色苷含量均显著高于橡木桶组,分别为5.49 g·L-1、238.66 mg·L-1。在陈酿6个月后,橡木桶陈酿的酒样中花色苷含量逐渐降低,且以美国橡木桶组最低;而单宁含量显著高于不锈钢陈酿组,以法国中度烘烤橡木桶6个月最高为307.29 mg·L-1。由主成分分析可知,橡木桶陈酿与不锈钢陈酿酒样香气成分有较大差异,橡木桶陈酿可以降低酒中异戊醇和异丁醇等杂醇油的含量。感官评分结果,法国中度烘烤橡木桶陈酿6个月处理组最高为90.1分。综合分析认为,‘赤霞珠’干红葡萄酒采用法国中度烘烤橡木桶陈酿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94.
为探讨土壤质地对酿酒葡萄品质及葡萄酒储藏过程中色泽稳定性的影响,以‘赤霞珠’为试材,在蓬莱产区砂壤土和粘壤土葡萄园中进行采样,对葡萄果实中总酚、类黄酮、花色苷以及陈酿过程中颜色特征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砂壤土产‘赤霞珠’葡萄果实中总酚、类黄酮以及花色苷的含量显著高于粘壤土;砂壤土产葡萄酒花色苷含量显著高于粘壤土,而且陈酿过程中聚合指数更高,颜色氧化衰败速率相对较低,更有利于陈酿期间葡萄酒色泽稳定性的提高。总之,砂壤土土质疏松,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排水性,更有利于葡萄果实的生长发育以及酚类物质的积累,葡萄及葡萄酒品质相对更好,也更耐储藏。  相似文献   
95.
目的:比较赤霞珠和烟73葡萄果皮花色苷组分的差异,以及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处理提高果实\着色前提下,对两个品种果皮花色苷组分的影响。方法:以烟73和赤霞珠为试材,在着色前期用200 mg/L ABA处理果穗,对照用清水代替激素。成熟采收后,提取果皮中花色苷,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对花色苷组分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然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中共检测到16 种花色苷,其中烟73果皮花色苷组分检测到15 种,含量为8 400.9 mg/kg,赤霞珠检测到12 种,含量为1 131.9 mg/kg。ABA处理显著提高了两品种果皮花色苷总量:烟73提高至10 380.2 mg/kg,赤霞珠提高至1 470.2 mg/kg。花色苷各大类总量也在不同程度得到提高。结论:烟73和赤霞珠两个不同葡萄品种间花色苷种类和含量存在显著差异。ABA处理显著提高了两品种果皮花色苷总量,并且不同种类花色苷含量均在不同程度得到提高,从而促进果实着色。  相似文献   
96.
以烟台、新疆、宁夏与北京四大产区32款赤霞珠葡萄酒作为实验样本,采用搅拌棒吸附萃取(SBSE)与气相色谱-质谱联(GC-MS)、液液微萃取技术(LLME)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定量分析了葡萄酒中59种挥发性香气成分。定量数据运用多维统计方法进行分析,通过方差分析(ANOVA)与主成分分析(PCA)选出13种代表性化合物作为葡萄酒产地判别的自变量(4-萜品醇、1-壬醇、2-苯乙醇、乙酸2-苯乙酯、3-甲硫基-1-丙醇、苯甲酸、4-甲基苯酚、α-萜品醇、癸酸、辛酸乙酯、3-辛醇、2-壬醇、棕榈酸乙酯),用这13种物质进行判别分析(DA)并建立了赤霞珠葡萄酒的原产地鉴定模型。该模型对32款不同产区的葡萄酒进行了正确的分类,交叉验证的结果显示,对未知样品归类的准确率到达100%,充分肯定了此模型对赤霞珠葡萄酒原产地鉴别的能力。  相似文献   
97.
正6~7年的试验数据分析显示:行间生草和砧木种类可以调节赤霞珠葡萄的营养生长、改善果实结构。试验中处理选用紫羊茅(Festuca rubra)覆盖生草(CC),架下85厘米宽度除草剂处理(HTS)作为对照,同时选择101-14,420-A和河岸葡萄三种砧木进行比较试验。与HTS管  相似文献   
98.
芳香类物质种类及含量的差异是决定葡萄酒风味的重要因素。本文对赤霞珠、蛇龙珠和玫瑰香葡萄酒的芳香性成分进行探讨分析。结果表明,3种葡萄酒中3-甲基-1-丁醇的含量最高,相对含量分别为20.61%、21.00%和15.54%;次之为丁二酸单乙酯,含量分别为17.90%、8.94%和16.55%;再次为乳酸乙酯,含量分别为12.36%、17.01%和12.06%。赤霞珠干红葡萄酒中特有的检出成分为乙酸异戊酯和丙酸;玫瑰香葡萄酒中特有的检出成分为3-乙氧基丙醇。蛇龙珠葡萄酒中没有检出1-丁醇、4-酮基-戊酸乙酯和癸酸乙酯,赤霞珠和玫瑰香葡萄酒中均有上述成分;玫瑰香葡萄酒中未检测到(顺)3-己烯-1-醇和糠醇。  相似文献   
99.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结合三重4级杆质谱(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对我国4个主要产区(新疆石河子、宁夏贺兰山东麓、陕西泾阳、山东烟台)赤霞珠葡萄新酒中游离花色苷的种类、含量及特征性进行探讨。结果显示,从新鲜赤霞珠葡萄酒中共检测出16种游离花色苷,其中二甲花翠素葡萄糖苷是赤霞珠葡萄酒中含量最高的花色苷,二甲花翠素乙酰化葡萄糖苷次之。此外,宁夏产区葡萄酒花色苷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产区。利用XLSTAT 2014建立不同产区葡萄酒基于花色苷种类及含量的判别模型,可将葡萄酒按产地明显区分开,判别正确率达100%。  相似文献   
100.
以"米邦塔"食用仙人掌和"巨峰"葡萄及赤霞珠干红葡萄酒为原料,采用混合发酵和勾兑方式生产复合型保健果露酒.结果表明,仙人掌热烫温度和时间对仙人掌汁液的色泽影响较大;在85℃下,热烫1 min护色效果较好;将0.10%抗坏血酸与0.05%柠檬酸同时添加护色效果较好;仙人掌原汁的添加量为8%时,产品色质较好,产品兼具营养性和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