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4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49篇
化学工业   66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100篇
矿业工程   4篇
轻工业   358篇
水利工程   16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8篇
冶金工业   5篇
自动化技术   1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31.
德国威悉河畔的不莱梅州,是德国最小的州,位于德国北部。该州至今仍然流行着一种十分可爱的传统风俗:凡是年到30,尚未娶妻的青年男子,需在30岁生日前后的一天,自带扫帚,西装革履,由父母、姐妹及亲朋好友陪同,去自己定的某一教堂打扫教堂的阶梯,以示接受对自己早不努力追求女孩、恋爱结婚的懒惰  相似文献   
132.
饮茶品茗是古今中国人的一大嗜好,本文旨在通过对唐宋茶文化内涵及其演变过程 的介绍来探索中国茶文化之魅力。  相似文献   
133.
二十世纪中国历史上发生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社会转型期,社会风俗也急剧地发生了震荡。风俗变迁以高举反封建大旗为特征,以树立新风时尚为最终目标。这两次基本在风俗领域取是的成就截然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因为其彻底地摧毁旧风俗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而收效甚多。  相似文献   
134.
营造之源--建筑审美的大众心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千年末的建筑学处于发展的十字路口 ,现实中许多现象令人迷惑 ,路在何方 ?中国悠久的文明史告诉我们 ,西方漫长的建筑史提醒我们 ,今天的许多事实向我们证明 :人民大众的审美意念、心理需求是营造建筑之源泉所在 .建筑学应服务于民 ,为大众创造符合需要的、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环境 .  相似文献   
135.
茶与养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136.
北京约在辽太宗的称燕京。宋以后虽然燕京一名几经更改,但是明清的许多书籍中仍习惯把北京称燕京或燕都。明清虽是两个不同民族的统治,但从文化传承来看,明朝推翻元朝的统治后,推崇的是唐宋文化;而满清在保存本民族文化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又沿习了明朝的文化。其中饮食文化的发展更是如此。特别是明清燕京的“糕饼食”与古代节令风俗密切相关,表现出浓厚的民俗文化气息。  相似文献   
137.
欧阳军 《中国食品》2021,(7):122-127
由于各国地域、气候及文化背景不同,茶叶自我国传入其他国家之后,饮茶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而形成各不相同的特殊风貌,与中华饮茶诸法可相映成趣。  相似文献   
138.
施茜  李庆 《中国陶瓷》2005,41(6):75-76,85
从谷仓形成的思想背景、社会背景及技术构成分析了谷仓形成的原因,同时分析了谷仓特殊形制产生的理由。  相似文献   
139.
在北京老城区钢筋水泥的高楼林立之间,尚留存着一些朴素的民居四合院。它不似王爷、贝子府的森严神秘,也没有朱门大宅的豪门遗韵。它们是一些透着市井风俗、朴实自足、安居乐业、充满平民气息的普通宅院。它们在晨昏交辉,柳荫槐香中安静的存在着。寻常的胡同,斑驳的砖墙,沿袭的老街名,模糊的门牌号,往往会使一些初来乍到的人一时找不着北。这样,细心的主人会依着宅院一些明显特征,取上一个名儿,比如“石墩院”,比如“梆子井”,再比如我们要细说的这个位于宣武门外西河院街的“海棠居”。  相似文献   
140.
苗族史诗《铸日造月》中讲到:远古时候,天空落下5把火,从此大地才有了火。彝族史诗《查姆》中说:“独眼睛这代人,用火来御寒,用火来作伴侣,用火来烧东西……生吃树果有生味,热吃树果味道美。人类从此冷暖能分辨,从此生熟能分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