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874篇 |
免费 | 618篇 |
国内免费 | 80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4篇 |
综合类 | 258篇 |
化学工业 | 1256篇 |
金属工艺 | 34篇 |
机械仪表 | 88篇 |
建筑科学 | 150篇 |
矿业工程 | 61篇 |
能源动力 | 30篇 |
轻工业 | 6541篇 |
水利工程 | 116篇 |
石油天然气 | 531篇 |
武器工业 | 8篇 |
无线电 | 53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33篇 |
冶金工业 | 86篇 |
原子能技术 | 12篇 |
自动化技术 | 9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215篇 |
2023年 | 337篇 |
2022年 | 479篇 |
2021年 | 415篇 |
2020年 | 360篇 |
2019年 | 301篇 |
2018年 | 172篇 |
2017年 | 234篇 |
2016年 | 253篇 |
2015年 | 277篇 |
2014年 | 476篇 |
2013年 | 411篇 |
2012年 | 477篇 |
2011年 | 479篇 |
2010年 | 490篇 |
2009年 | 442篇 |
2008年 | 524篇 |
2007年 | 388篇 |
2006年 | 379篇 |
2005年 | 379篇 |
2004年 | 367篇 |
2003年 | 278篇 |
2002年 | 193篇 |
2001年 | 162篇 |
2000年 | 138篇 |
1999年 | 119篇 |
1998年 | 112篇 |
1997年 | 90篇 |
1996年 | 86篇 |
1995年 | 78篇 |
1994年 | 74篇 |
1993年 | 67篇 |
1992年 | 91篇 |
1991年 | 54篇 |
1990年 | 44篇 |
1989年 | 47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15篇 |
1986年 | 12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11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10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5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63.
研究了葡萄糖酸-δ-内酯(GDL)、葡萄糖(GLC)、接种量以及发酵温度等环境因子对干酪乳杆菌产酸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葡萄糖酸-δ-内酯的添加量为0.848647%、葡萄糖的添加量为0.366162%、接种量为8.063693%和发酵温度31.595266℃时,干酪乳杆菌产酸量最大,pH值为4.232400. 相似文献
64.
乳杆菌电转化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乳杆菌的遗传转化是限制对其遗传操作的关键因素之一.本实验用广宿主质粒pHY300PLK电转化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B0080,并优化了转化条件.系统地考察了细胞的生长时期、生长培养基组分、质粒浓度、电击时电场强度、复苏培养基组分等因素对转化效率的影响.选择含5.13%甘氨酸和0.54mol/L蔗糖的MRS培养基制备乳杆菌受体细胞,加入500ng质粒DNA,在电场强度7.41kV/cm电击转化,以含有0.3mol/L蔗糖的MRS培养基复苏培养,获得最佳转化率为3.6×104CFU/μg DNA,比使用初始方法得到的转化率提高了40倍.采用优化后条件,同样实现了pHY300PLK、pBBR1MCS-5对L.amylovoru s B0112和L.acidophilus B0068的高效转化,为进一步对这些菌株进行基因工程改造奠定了有利的方法学基础. 相似文献
65.
响应面法优化干酪乳杆菌LC2W合成胞外多糖的培养条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响应面法(RSM)对影响干酪乳杆菌LC2W合成胞外多糖的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以胞外多糖产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初步得到干酪乳杆菌LC2W合成胞外多糖的培养条件,再根据Box—Benhnken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建立了胞外多糖产量与各影响因子的回归方程,并得到以胞外多糖产量为响应值的响应面图和等高线图,进而得出干酪乳杆菌LC2W合成胞外多糖的优化培养条件:接种量4%,发酵温度31.5℃,发酵时间32h。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此条件下胞外多糖的产量可达157.46mg/L,比优化前产量提高了30.81%。 相似文献
66.
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对影响花粉乳酸菌饮料的几种因素进行分析.确定花粉乳酸菌饮料的最佳工艺配方为:发酵乳的添加量为35%,花粉溶液添加量为2%,白砂糖添加量10%,柠檬酸添加量0.10%,黄原胶、明胶、CMC-Na的用量分别为0.15%、0.10%、0.10%. 相似文献
67.
68.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4种奶啤主要风味成分及有机酸,并结合各物质的香气活性值(OAV)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和香气轮分析。结果表明,奶啤中共鉴定出58种风味成分,其中醇类11种、酯类23种、酸类6种、醛和酮7种、其他类物质共11种。其中天润奶啤中醇类物质相对含量较高,达到34.92%,酯类和酸类含量最低,分别为11.32%和28.41%,金河、西域春、海伦司奶啤中三种酯类和酸类含量最高,酯类含量分别为25.39%、23.61%、30.62%,酸类含量分别为43.62%、43.91%、40.59%。主要挥发性物质为乙醇、苯乙醇、乙酸苯乙酯、正癸酸。奶啤中含草酸、柠檬酸、苹果酸、富马酸和乳酸5种有机酸,柠檬酸含量最高,且柠檬酸和乳酸为主要呈香物质。 相似文献
69.
聚乙二醇修饰对牛乳β-乳球蛋白抗原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修饰反应物质的量比、修饰反应时间、pH值,用单甲氧基聚乙二醇琥珀酰亚胺酯(SC-mPEG)对牛乳β-乳球蛋白(β-LG)进行修饰,研究其抗原性的变化。利用间接竞争ELISA检测结合产物的抗原性,结果显示不同条件下PEG修饰后的β-乳球蛋白的抗原性最高降低率,反应8h时为70.2%。三硝基苯磺酸(TNBS)法测定不同条件反应后样品修饰度,反应8h时最高修饰度为39.1%。结果表明修饰反应时间为SC-mPEG修饰β-LG后其抗原性降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0.
乳苣多酚提取工艺及抗氧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正交试验研究不同因素对乳苣多酚得率的影响,探讨了乳苣多酚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多酚得率的影响为:固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正交试验得到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40min,提取温度35℃,固液比1∶25,乙醇浓度55%vol.在此条件下,多酚得率为36.95%.RSD为1.99%.体外抗氧化试验表明,乳苣多酚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DPPH自由基均具有一定的清除效果,且清除作用随浓度增大而增强.研究表明,乳苣多酚有望进一步开发成天然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