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20篇
化学工业   28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35篇
建筑科学   37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6篇
轻工业   385篇
水利工程   6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1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7,(11):202-206
以蒸煮高粱产生的蒸汽为研究对象,采用浸入式固相微萃取(direct immersion-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DI-SPME)结合气相色谱-嗅闻/质谱(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ry detection portmass spectrometric,GCODP/MS)联用技术进行分析,确定了高粱蒸煮香气的主要贡献物质。研究发现,茅台酒酿造用高粱的蒸煮香气主要呈现花香和甜香的风味特征,香气物质以芳香族化合物为主。其中苯乙醛对甜香和花香的贡献最大;愈创木酚和γ-壬内酯是高粱蒸煮香气中粮食蒸煮香味的主要成因物质;1-辛醇、2-戊基呋喃和壬醛赋予了高粱蒸煮香气青草香的特征。  相似文献   
72.
高粱子粒理化特性与清香型大曲白酒酿造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粱作为清香型大曲白酒生产中的原料,其子粒的理化特性对于白酒品质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试验选用粳高粱品种(晋杂22号、晋杂12号、晋杂34号、晋杂23号)与糯高粱品种(晋糯4号、晋糯5号)进行了清香型大曲白酒酿造试验,通过分析理化特性与白酒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较低的脂肪含量(≤4%)和一定的单宁含量(0.5%~1.5%)有助于提升白酒的品质。如果要酿造优质白酒,需要脂肪和单宁有一定比例关系(2.5∶1左右),并且含量相对较高(脂肪4.0%左右、单宁1.6%左右)。糯高粱比粳高粱出酒率高3个百分点左右,并且有突出的绵甜口感。  相似文献   
73.
氨基甲酸乙酯(EC)是一种致癌物质,广泛存在于乙醇饮料中。为明确高粱原料对白酒固态发酵过程中EC形成的影响,从而为降低白酒中EC含量提供理论指导,通过模拟白酒固态发酵,分析了不同品种高粱原料发酵过程中EC及其前体物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固态发酵过程中糯高粱S3对应的最终EC产量(4.27 mg/kg)高于粳高粱S1(4.06 mg/kg)和S2(4.21 mg/kg),且其EC平均形成速率是粳高粱S1(0.22 mg/kg/d)和S2(0.24 mg/kg/d)的1.6倍。对EC前体物质研究发现,瓜氨酸和尿素是高粱固态发酵过程中EC形成的主要前体物质,其中瓜氨酸可能对S1和S2发酵产EC的贡献较大,而尿素则对S3发酵产EC的贡献较大。此外,在整个固态发酵过程中,氰化物并未参与EC的形成。研究表明,不同品种高粱原料对固态发酵过程中产EC的影响差异显著,选择合适的高粱品种,控制高粱原料所带入的EC前体物质的含量,可有效控制白酒固态发酵过程中的EC含量。  相似文献   
74.
杂草管理是高粱种植者最关注的问题之一。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教授日前开发出了抗除草剂高粱品系。该高粱品系对含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剂的除草剂具有抗性。  相似文献   
75.
汾阳市位于吕梁山东麓,总面积1179km2,总人口为4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为33万人;耕地面积为4.53万hm2,人均耕地面积0.108hm2,是"中国小米之乡"、"酿酒高粱之乡"和山西省"一县一业"小杂粮示范基地。境内山地、丘陵、平原各占1/3,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形成了适宜小杂粮种植的独特环境,是典型的小杂粮产区,2011年谷子种植面积为0.4万hm2,高粱种植面积为0.67万hm2。汾阳高粱以出酒率高、酒质好在酿酒行业享有盛誉,已有2000多年的种植历史。近年来,汾酒集团提出"百亿产值"的发展战略目标,为汾阳市酿酒高粱规模化种植、产业化发展、工业化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76.
高粱是我国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达到了粮田总面积的22%,产量约占粮食总产量的27%。高粱也是山西省传统种植作物,年总种植面积在6.67万hm2左右。近年来,随着白酒和醋业的发展,高粱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高粱的机械化收获在山西省乃至全国仍属于空白,已成为推进高粱生产发展的一大瓶颈。为了给山西省白酒和醋业的发展提供坚强的原料保证,必须大力发展高粱生产机械化,首先解决高粱联合收获  相似文献   
77.
高梁红色素萃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索氏萃取法、微波萃取法、超声波萃取法三种方法对比研究了影响提取高粱红色素的各种因素:即溶液的酸碱性、提取温度、时间、功率、液固比。实验结果表明:索氏萃取法的最佳条件为70%体积分数、pH3左右的酸性乙醇,萃取温度75℃,液固比100:1(ml/g),萃取时间240min:微波萃取法溶剂的最佳条件为体积分数70%乙醇,pH2,液固比45:1(ml/g),功率720W,萃取时间1.5min。超声波萃取法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温度65℃,功率80W,液固比45:1(ml/g),时间60min。索氏萃取法、微波萃取法、超声波萃取法高粱红色素的产率分别为16.5%、15.03%和13.38%。虽索氏萃取法产率略高于微波萃取法,但综合考虑能耗、萃取时间及操作流程,微波法有省时、快速、节能和节省溶剂等优点。  相似文献   
78.
本研究以引进的7个高粱品种为供试材料,以"两糯一号"为对照(ck),进行品种比较鉴定试验,结果表明:供试品种中"泸糯8号"产量最高,达453.9kg/667m2,比对照"两糯一号"增产85.5%。其主要性状表现为:生育期122天,株高184.3cm,千粒重25.6g,穗粒重64.8g,穗粒数2535粒,该品种属中熟品种,穗大,粒多,株高和千粒重都适中,抗性较好。经检测,总淀粉含量达71.7%,符合酿造名优白酒的要求,可以在重庆地区进一步试验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79.
李艳  易翠平  李梦婷  杨阳 《食品与机械》2015,31(5):243-245,269
为改善高粱的食用品质和营养品质,将高粱发芽后,与籽粒苋及籼米互配,以蛋白质和膳食纤维为营养指标,经软件设计配方后,采用挤压成型+辊筒压片的方法制备发芽高粱重组营养片。结果表明,两个重组营养片的配方为:1发芽红高粱17.3%+籽粒苋18.1%+籼米64.6%,经加工后的重组营养片中蛋白质和膳食纤维含量分别可达8.8%,7.3%;2发芽白高粱22.2%+籽粒苋22.2%+籼米55.6%,经加工后的重组营养片中蛋白质和膳食纤维含量分别可达9.5%,6.6%。感官评定的结果表明,该产品口感较好。  相似文献   
80.
高粱的综合利用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粱(又称乌禾、蜀黍)是禾本科高粱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已有五六千年的种植历史,是我国古老的粮食作物之一。公元三世纪的《广雅》里说:"乌禾,塞北最多,农家种之,以备他谷不熟为粮耳"。明代《本草纲目》记述:"蜀林,北地种之,以备缺粮,余及牛马,盖栽培已有四千九百年"。《齐民要术》专门叙述了高粱的栽培技术。高粱具有一定的药用疗效功能,中医认为高粱性味甘平、微寒,有和胃。健脾、消积的功效。如用高粱籽粒加水煎汤喝,可治食积;用高粱米加葱、盐、羊肉汤煮粥吃,可治阳虚自汗等。高粱米糠内含有大量的钱酸及较酸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