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358篇
  免费   11883篇
  国内免费   6764篇
电工技术   2836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7627篇
化学工业   46566篇
金属工艺   7852篇
机械仪表   4493篇
建筑科学   3533篇
矿业工程   3214篇
能源动力   3191篇
轻工业   24687篇
水利工程   1222篇
石油天然气   6061篇
武器工业   663篇
无线电   939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3420篇
冶金工业   5078篇
原子能技术   1486篇
自动化技术   10680篇
  2024年   470篇
  2023年   2149篇
  2022年   3732篇
  2021年   5131篇
  2020年   4173篇
  2019年   3990篇
  2018年   3488篇
  2017年   4330篇
  2016年   4651篇
  2015年   4670篇
  2014年   6926篇
  2013年   7870篇
  2012年   9129篇
  2011年   10503篇
  2010年   7682篇
  2009年   8313篇
  2008年   7245篇
  2007年   8801篇
  2006年   8002篇
  2005年   6720篇
  2004年   5402篇
  2003年   4739篇
  2002年   3966篇
  2001年   3169篇
  2000年   3020篇
  1999年   2508篇
  1998年   2039篇
  1997年   1566篇
  1996年   1434篇
  1995年   1147篇
  1994年   1065篇
  1993年   842篇
  1992年   656篇
  1991年   536篇
  1990年   399篇
  1989年   294篇
  1988年   193篇
  1987年   198篇
  1986年   180篇
  1985年   132篇
  1984年   113篇
  1983年   77篇
  1982年   71篇
  1981年   44篇
  1980年   70篇
  1979年   40篇
  1978年   21篇
  1977年   26篇
  1976年   21篇
  1974年   2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In the presented work some properties of a recently developed Si3N4/SiC micro/nanocomposite have been investigated. The material was tested using a pin on disc configuration. Under unlubricated sliding conditions using Si3N4 pin at 50 % humidity, the friction coefficient was in the range of 0,6 ‐ 0,7. The reduction of humidity resulted in a lower coefficient of friction, in vacuum the coefficient of friction had a value of about 0,6. The wear resistance in vacuum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en that in air. The wear patterns on the Si3N4+SiC disc revealed that mechanical fracture was the wear controlling mechanism. Creep tests were realized in four point bending configuration in the temperature interval 1200‐1400 °C at stresses 50,100 and 150 MPa and the minimal creep deformation rate was established for each stress level. The activation energy, established from the minimal creep deformation had a value of about 360 kJ/mol and the stress exponent values were in the range of 0.8‐1.28. From the achieved stress exponents it can be assumed that under the studied load/temperature conditions the diffusion creep was the most probable creep controlling mechanism.  相似文献   
202.
用溶胶-凝胶技术在Bi(100)衬底上制备了单层和渐变型多层的BaxSr(1-X)TiO3薄膜,其膜层组分分别为:Ba0.7Sr0.3TiO3,Ba0.8Sr0.2TiO,Ba0.9Sr0.1TiO3,BaTiO3,对生长制备出的多层BaxSr(1-X)TiO3薄膜进行了变角度椭偏光谱测量,通过椭偏光谱解谱分析研究,首次得到了BaxSr(1-X)TiO3多层膜结构不同膜层的膜厚和光学常数,其结果显示:椭偏光谱分析得到的不同膜层的膜厚与卢瑟福背向散射测量得到的结果基本相符;渐变型多层膜中BaTiO3薄膜的折射率比单层BaTiO3薄膜折射率大许多,与体BaTiO3的折射率相接近,这说明渐变型多层膜中BaTiO3薄膜的光学性质与体材料的光学性质接近。  相似文献   
203.
谈有机膨胀剂的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军 《蓄电池》2003,40(3):127-128
作者认为关于木素磺酸钠的低温起动性能优于腐植酸的看法比较片面,文中详细地分析比较了普遍采用的这两种添加剂的优缺点,并认为腐植酸与木素磺酸钠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用的方法可以提高电池的充放电性能。  相似文献   
204.
砂岩酸化中水化硅沉淀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砂岩酸化中产生水化硅沉淀的反应机理。使高岭土与1.0%HF和多种配比的HCl HF在不同温度(20-90℃)反应不同时间(10-300分钟),用等离子吸收光谱法(ICP)测定酸液中可溶性硅的浓度(mg/L),取某时段测定值的减小量为该时段水化硅沉淀生成量,讨论了多种因素的影响,得到了如下结果和结论。反应温度越高,则高岭土与HF之间的反应越快,形成水化硅沉淀的时间越短,最终生成的沉淀量越大;在HF中加入HCl(使用土酸体系)、减小土酸中HF质量分数、加大土酸中HCl、HF质量分数比,均可使生成沉淀时间延后,使最终生成沉淀量减少。60℃时300分钟沉淀量,在1.0%HF、5.0%HCl 1.0%HF、9.0%HCl 1.0%HF中分别为482、321、201mg/L。提出了在酸化设计与施工中可以采取的6条简便易行的减少水化硅沉淀量的措施。图4表1参6。  相似文献   
205.
激光水下成像技术及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孔捷  张保民 《光电子技术》2006,26(2):129-132
介绍了近年发展起来的三种主要的激光水下成像方法,即常规水下激光成像、高分辨率水下激光三维成像和偏振激光成像,分析了它们各自的工作原理、特点以及各自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206.
史震环 《无线通信技术》2006,15(1):33-36,39
本文针对IS-2000规范关于W alsh Code的定义,发现IS-2000规范有关W alshCode的定义不合理,在前向RC 3下限制了最大数据用户数和最高数据速率;如按本文修改规范关于W alsh Code的定义,不但可以在前向RC 3下提高最大数据用户数,同时在理论上可以将最高数据速率提高一倍。  相似文献   
207.
采用凝胶成型法制备加氢催化剂载体,并进行了工业放大试验。通过BET、NH3-TPD、H2-TPR等表征手段及实际的加氢反应性能评价对凝胶成型法制备的载体及加氢催化剂与常规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凝胶成型法所制得的载体及催化剂均具有较高的孔体积和比表面积、较低的堆密度,其机械强度可满足工业要求,总酸量及中强酸酸量得到提升,催化剂活性组分与载体强结合力得到削弱,金属利用率提高,应用性能明显优于传统方法制备的加氢催化剂载体。通过该方法完成了加氢催化剂载体的工业生产,所生产的载体应用于天津院THDS-3加氢精制催化剂取得了良好的工业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08.
李萍 《现代电子技术》2006,29(19):147-148,151
提出了基于OpenGL技术的一种由面模型构造三维盒体的方法,以多边形组成一个面、以面为基本单元构造纸盒,并将其应用于三维包装纸盒设计系统的开发中,该系统不仅实现了纸盒结构的二维平面设计,而且能够仿真三维盒型,并采用贴图技术看到装潢设计的立体效果。  相似文献   
209.
研究了十二烷酸、十四烷酸、十六烷酸和十八烷酸在淡水中的集油能力。结果表明,这4种羧酸在淡水表面的表面膜压随其分子中碳数的增加而增大。其中后两者的表面膜压高达45~50mN/m,显著高于各类油膜膜压,满足集油剂对表面活性物质膜压的要求。4种脂肪羧酸在淡水中使柴油油膜的收缩率在1min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80.0%、81.8%、83.8%和88.2%。它们的己醇、正庚醇、正辛醇、仲辛醇溶液的集油持续性,总体上随羧酸分子碳数增加而增大。其中十六烷酸和十八烷酸集油能力非常接近,它们的正庚醇、正辛醇和仲辛醇溶液使柴油膜面积收缩率在120h后仍保持在66.0%~70.2%。该类集油剂毒性低,易为生物降解,有实际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10.
Decreasing carboxyl retention in deposits from the glow region of an acrylic acid plasma was measured by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and chemical derivatisation as the collection distance from the monomer vapour inlet was increased. Volatilisation of plasma polymerised acrylic acid was detected after trifluoroethanol derivatisation; this is correlated with evaporation of low molecular weight components observed previous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