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9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28篇
电工技术   14篇
综合类   24篇
化学工业   71篇
金属工艺   6篇
机械仪表   6篇
建筑科学   28篇
矿业工程   6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21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4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8篇
自动化技术   7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31.
可膨胀石墨改性APP/PER/EN防火涂料热降解行为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可膨胀石墨 (EG) 对APP/PER/EN防火体系进行改性,制备成一种新型EG改性APP/PER/EN防火涂料。运用示差热分析 (DTA) 、热重分析 (TG) 、扫描电镜分析 (SEM) 、能谱分析 (EDS) 和隔热性能试验分析研究APP/PER/EN防火涂料和EG改性防火涂料的热降解行为、残余炭体元素含量、成炭率和隔热性能。EG改性防火涂料的APP-PER-EN之间的化学反应膨胀过程与可膨胀石墨物理膨胀过程作用温度范围接近,能产生很好的协同配合作用。膨胀石墨提高了APP/PER/EN防火涂料炭质层的成炭率、抗氧化性和热稳定性。EG添加量过高 (≥15%) 会造成燃烧后期炭质层脱离基材。10% EG (质量分数) 添加量能有效提高APP/PER/EN防火涂料的隔热防火性能。   相似文献   
332.
苗玉志  陈翠平  李维  葛方兰 《食品科学》2014,35(16):255-160
考察食品级添加剂柠檬酸(citric acid,CTA)、氯化钠(NaCl)和苹果多酚(apple polyphenols,APP)浸泡处理对鲜块菌微生物数量、感官品质和货架期的影响。在45 ℃条件下,分别采用不同水平的CTA、NaCl和APP单独或复合浸泡鲜块菌30 min,测定不同处理的细菌总数、霉菌数和酵母菌数并评定感官品质,然后对处理的鲜块菌真空包装后贮藏于4 ℃条件下进行货架期评估。结果表明,采用不同质量分数的CTA、NaCl和APP单独浸泡能明显降低鲜块菌的细菌总数、酵母数和霉菌数;采用两两复合处理时,CTA、NaCl和APP之间都表现出了较好的协同抗菌效应,同单独处理相比效果明显提高;以感官评价可接受的32 分为限,单独处理时CTA、NaCl和APP的最佳使用水平分别为2.5%、5.0%和2.0%;两两组合时以5.0% NaCl+2.0% CTA、2.0% APP+2.5% CTA和2.0% APP+5.0% NaCl的复合处理最佳。基于两两组合实验结果,获得了这3 种添加剂的最佳组合为2.0% CTA+5% NaCl+2.0% APP;利用该组合浸泡处理鲜块菌,在真空包装后于4 ℃贮藏,其货架期延长到49 d。  相似文献   
333.
综述了Ⅱ型长链聚磷酸铵(聚合度≥1 000)制备与表征的近期研究进展,给出了核磁共振法适用的聚磷酸铵聚合度计算公式。指出工艺安全的无酐聚合法、晶型转化法取代磷酐聚合法将是发展的趋势;新型反应器的开发与应用以及不同表征方法的联用将成为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334.
膨胀型阻燃剂在涤纶织物涂层中的应用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聚磷酸铵为酸源、季戊四醇为炭源、三聚氰胺为气源,聚丙烯酸酯为粘合剂,将膨胀型阻燃剂应用于织物阻燃中,并加盖水性聚氨酯,研究了不同配比对织物阻燃性能的影响。三组分在合适比例下,形成致密完整、膨胀光滑的发层。对炭层用扫描电镜(SEM)和能谱仪(EDS)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炭层磷含量远远超过阻燃涂层中原始含量,磷、硅、炭等阻燃成分富集于炭层表面,起到关键的隔热隔氧阻燃作用。膨胀型阻燃涂层应用于织物,可获得良好手感和较小色差,低烟少毒,但水洗后阻燃性能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335.
5G SA网络规模不断壮大,5G用户主要使用终端APP进行各类业务交互,本文通过对不同网络环境下的APP应用感知进行分析与研究,聚焦用户真实使用感知,优化APP体验,挖掘网络风险,提升用户网络使用满意度.  相似文献   
336.
移动应用(APP)软件的版本更新速度正在加快,对软件缺陷的有效分析可以帮助开发人员理解和及时修复软件缺陷。然而,现有研究的分析对象大多较为单一,存在信息孤立、零散、质量差等问题,并且没有充分考虑数据验证及版本失配问题,分析结果存在较大误差,导致无效的软件演化。为了提供更有效的缺陷分析结果,提出一种面向版本演化的APP软件缺陷跟踪分析方法(ASD-TAOVE),首先从多源、异构的APP软件数据中抽取APP软件缺陷内容并挖掘缺陷事件的因果关系,接着设计了一种APP软件缺陷内容验证方法,基于信息熵结合文本特征和结构特征定量分析缺陷怀疑度用于缺陷内容验证并构建APP软件缺陷内容异构图。此外,为考虑版本演化带来的影响,设计了一个APP软件缺陷跟踪分析方法用于在版本演化中分析缺陷的演化关系,并将其转化为缺陷/演化元路径,最后通过一个基于深度学习的异构信息网络完成APP软件缺陷分析。针对4个研究问题(RQ)的实验结果证实了ASD-TAOVE方法在面向版本演化过程中对缺陷内容验证与跟踪分析的有效性,缺陷识别准确率分别提升约9.9%及5%(平均7.5%)。相较于同类基线方法,ASD-TAOVE方法可分析丰富的APP软件数据,提供有效的缺陷信息。  相似文献   
337.
CS/h-BN/APP层层自组装涂层阻燃杨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杨木的阻燃性能,利用带正电性的壳聚糖/六方氮化硼(CS/h-BN)聚电解质溶液,以及带负电性的聚磷酸铵(APP)溶液,基于层层自组装(LBL)技术,通过两聚电解质溶液之间的静电吸附作用,在木材表面成功制备出具有良好阻燃性能的CS/h-BN/APP薄膜涂层.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涂层均匀分布在木材表面,且具有良好的附着力;涂层阻燃木材试件的热释放速率、烟释放速率显著降低,第2放热峰出现时间晚于未处理木材试件,且在燃烧过程中的残余物质量始终高于未处理木材试件,完全燃尽时间则比未处理木材试件多出约100s,阻燃效果随着自组装涂层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强;涂层阻燃木材试件的CO、CO_2气体生成量明显降低,表明阻燃涂层能有效降低木材烟气及毒性气体释放;涂层阻燃木材试件较未处理木材试件更好地保持了木材本身的结构,显示出了良好的抵抗火灾能力.  相似文献   
338.
In this paper morphology of APP modified bitu-men(APP MB)and SBS modified bitumen(SBS MB)wasstudied by scanning elecron microscopy(SEM) and the mor-phology property relationship of these two modified bitumen(MB)was discussed.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APP MBsystem is in a homogeneous phase structure and the SBS MBsystem is in a heterogeneous phase structure.Improvement ofbituminous physical properties by APP and SBS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microstructure of APP and SBS MB.  相似文献   
339.
脊柱侧弯在青少年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健康,如何矫正青少年不良姿态的问题迫切需要解决。为帮助脊柱侧弯的青少年得到更好的治疗,开展了基于分布式触觉传感技术的智能脊柱矫形装置研究。针对现有的支具治疗法在日常监督和提醒方面的不足,提出了将分布式触觉传感器用于矫形支具上,以提高其治疗效率。研究包括分布式触觉传感系统设计、支具设计和APP软件设计,采用模糊算法控制提醒强度,并对该算法进行实验验证。实验证明,该系统能在用户产生不良姿态时实时提醒,并能对用户的恢复情况进行检测,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将分布式触觉传感技术应用在矫形支具上,可大大提高其智能化,为治疗青少年的脊柱侧弯问题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40.
孙玉明  毛如意 《包装工程》2024,45(14):403-411
目的 引入认知发展理论,基于儿童的认知能力和接受特点,归纳儿童科普类APP的界面交互设计原则,并通过设计实践加以验证,以改善儿童的使用体验,使儿童科普类APP更好地发挥科学启蒙的教育功能。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法结合问卷调查法对儿童科普类APP的发展与使用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儿童在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痛点,结合儿童的认知能力与接受特点提出儿童科普类APP的界面设计策略并应用于设计实践,最后通过访谈法对设计效果加以验证和分析。结论 通过设计实践及其设计评价可以看出,将认知发展理论融入儿童科普类APP的界面交互设计中,对改善相关设计问题和增强儿童的使用效果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儿童的不适感以及误操作的概率,同时还能够提高儿童的参与感和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