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9篇 |
免费 | 20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6篇 |
综合类 | 14篇 |
化学工业 | 3篇 |
机械仪表 | 2篇 |
建筑科学 | 33篇 |
能源动力 | 2篇 |
轻工业 | 6篇 |
水利工程 | 27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3篇 |
自动化技术 | 4篇 |
出版年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13篇 |
2012年 | 10篇 |
2011年 | 4篇 |
2010年 | 5篇 |
2009年 | 6篇 |
2008年 | 3篇 |
2007年 | 9篇 |
2006年 | 4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2篇 |
199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富硒土地的价值在于其能开发出天然富硒农产品,为当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精准扶贫做出积极贡献。文章系统总结了关中地区39 500 km~2范围内土壤硒的含量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发现,研究区有富硒土地8245. 12 km~2,主要分布在渭河两岸。深层土壤以低硒为主要分布特征,占全区面积的88. 23%。表层土壤硒含量相对于深层土壤明显富集,继承成土母质(深层土壤)程度较弱,进一步研究显示,风沙土、潮土和水稻土的深、表层土壤硒存在弱相关,黄绵土、褐土、新积土等表层土壤硒的富集作用与深层土壤硒含量没有显著关联。土壤类型是影响关中地区土壤硒含量的主要因素,不同类型土壤中有机质对硒具有明显的富集作用,p H值对硒的约束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13.
全球一体化作为当代文化的强势语境,己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对全球各地的地域建筑文化产生了,中击。作为城市和建筑个性的地域文化面临着逐渐衰落和消亡的危险。那么,在这种语境下如何保护、继承和发展地域建筑文化成为当代建筑师的历史使命。该文以关中传统民居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了关中传统民居的地域特色,结合本人所参与的相关工程实践创作提出了对其现代传承的有效策略,进而对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做出相关的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4.
15.
依据关中盆地内487组水质检测数据,在深入分析关中盆地地下水流场、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和地下水环境状况的基础上,对研究区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地下水环境单元划分,运用迭代标准差法和计算分布函数法,求取了关中盆地潜水主要常量组分K~++Na~+、Ca~(2+)、Mg~(2+)、Cl~-、SO_4~(2-)、HCO_3~-、TDS的环境背景值,分析了各组分背景值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形成因素。结果表明:地下水补、径、排条件和水文地球化学作用对区内主要常量组分背景值的空间分布起主要控制作用,其中区内阴离子以HCO_3~-为主,阳离子渭河北岸以K~++Na~+为主,渭河南岸以Ca~(2+)为主;在渭河以北地区水文地球化学作用主要以矿化和蒸发浓缩作用为主,渭河以南地区以溶滤作用为主。其结果为关中盆地地下水污染评价、水资源开发与保护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关中盆地降水量变化趋势的Mann-Kendall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关中盆地1959—2006年的气象资料,应用Mann-Kendall检验方法分析了关中盆地降水量的年季变化趋势和突变情况。结果表明:关中盆地降水量总体呈减少趋势;春、秋季节降水量呈下降趋势,夏、冬两季降水量均呈上升趋势;年降水量的突变发生在1992年,之后降水量总体开始下降,到21世纪依旧呈减少趋势;春季降水量在1994年发生突变,降水量明显下降;夏季降水量突变于1978年,之后降水量开始上升;秋季突变于1973年,之后降水量转变为下降趋势;冬季降水量总体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7.
18.
陕西"关中"地区,素有"八百里秦川"的美誉。作为中华民族十三朝古都和五千年文化的发祥地,它承载了一个民族所走过的兴衰起落的全部记忆,这种记忆贯穿了这个地域乃至整个华夏民族的精神和文化,作为一名中国的设计师应立足于现实,深刻审视华夏民族的历史和的文化,同时,结合当地的地域特征和文化传统,做出符合地域性人文关怀的作品。在历史积淀气魄雄浑的关中地区,室内设计作品也应体现出历史记忆的延续性。文章结合实例探讨了延续记忆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城市群的概念和内涵、城市群发展的必然性及国内外发展简况,探讨了陕西关中城市群建设的重要性、目标和思路,进一步提出了关中城市群建设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20.
提出“十一五”期间,中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平台是通过推进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的发展,逐步形成以潼关为中心,以渭南、三门峡、运城为“三角”的黄河中下游内三角经济区和以潼关为中心,以西安、郑州、太原为“三角”的黄河中下游外三角经济区;结合当前中西部经济发展实际,指出了构建中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平台的难点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