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3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23篇
化学工业   65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3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864篇
水利工程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1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12篇
  1977年   10篇
  1976年   7篇
  1974年   18篇
  197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为制备一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糖肽并研究其结构及稳定性,选用嗜热链球菌和米根霉混合发酵青稞,单因素和响应面法优化发酵条件,凝胶色谱、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分离纯化,红外光谱和β-消除法分析其结构,考察ACE抑制糖肽物理化学和体外胃肠模拟消化稳定性。结果表明:料液比1:15.5(g/mL),接菌量为2.4%,嗜热链球菌:米根霉为1:1,发酵时间为6.4 d,ACE抑制率达65.79%;Sephadex G-15分离获得的A2组分ACE抑制活性最高(IC50 = 2.0 mg/mL);RP-HPLC分离得到的ACE抑制糖肽纯度达95.17%;ACE抑制糖肽具有糖和多肽的典型结构,糖苷键类型为O-糖肽键;高温、强碱、高NaCl含量及体外胃肠模拟消化显著影响ACE抑制糖肽活性。因此,青稞源ACE抑制糖肽有望用于开发降血压功能性食品。  相似文献   
962.
原料取青稞蛋白,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以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为主要测定指标,筛选最适蛋白酶及最佳工艺条件。采用超滤和Sephadex G-15凝胶层析技术对水解肽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液质联用获得具有较高降血糖活性的肽序列并对其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解最适蛋白酶为胰蛋白酶,最佳水解条件参数为加酶量为12 000 U/g、底物质量浓度为3 g/100mL、酶解时间为5 h。该条件下水解液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达70.96%。水解液经过超滤获得最佳组分E-4,Sephadex G-15凝胶层析得到最优组分E-43,其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半抑制浓度值(IC50)分别为0.26、6.74 mg/mL;其对ABTS+、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半抑制浓度值分别为2.62、4.23 mg/mL。经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测定,其氨基酸序列为Gly-Phe-Ser-Gly-Ser-Gly-Gly-Lys、Gly-Val-Gly-Ala-Gly-Ala-Ala-Arg,荷质比m/z为348.67、329.68,分子质量为695.32 u、657.36 u,具有降血糖和抗氧化活性的两条八肽中N端均为亲水氨基酸,C端均为碱性氨基酸,且均含亲水、疏水和碱性氨基酸。  相似文献   
963.
本文研究植物乳杆菌发酵大麦β-葡聚糖(LFBG)和未发酵大麦β-葡聚糖(RBG)对秀丽隐杆线虫脂肪沉积的影响。在建立秀丽线虫肥胖模型的基础上,分别以不同浓度的LFBG和RBG处理线虫,通过油红O染色和荧光定量PCR法分析线虫体内脂肪含量变化及可能机制。LFBG和RBG中的β-葡聚糖含量分别达到71.70%和72.60%,其重均分子量(Mw)分别为3.14×10~4和1.66×10~5。LFBG和RBG均能显著提高线虫的运动行为能力,从而增加线虫的能量消耗,以减少线虫体内脂肪沉积,且在相同剂量时LFBG的抑制效果优于RBG。当浓度为25μg/mL、50μg/mL和100μg/mL时,与模型组相比,LFBG组的脂肪含量分别减少了15.83%、22.32%和35.67%,RBG组线虫在浓度为25μg/mL时无显著性变化,在浓度为50μg/mL,100μg/mL时脂肪含量分别减少了16.28%和22.29%。此外,LFBG能显著下调daf-16 mRNA的表达量,而RBG可上调cpt-1 mRNA的表达量。由此可见,LFBG和RBG可能通过不同作用途径来抑制线虫的脂肪沉积。  相似文献   
964.
为评估铅(Pb2+)污染对大麦籽粒的影响。该研究应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代谢组学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等多元统计学方法,在正、负离子模式中,将Pb2+胁迫大麦籽粒(GS1600)与对照组(GSCK)中共筛选出50种差异代谢物。研究发现:Pb2+胁迫对大麦中的脂质和类脂分子、有机酸及衍生物、有机氧化合物、有机杂环化合物含量变化影响显著。并通过KEGG功能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出16条代谢通路,其中4条代谢通路(柠檬酸循环、谷胱甘肽代谢、糖氧化物和二羧酸代谢、苯丙烷代谢)为命中差异代谢物的关键代谢通路。结果表明,大麦受到胁迫后,Pb2+通过影响氨基酸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辅因子和维生素的代谢以及其他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对大麦中脂质和类脂分子、苯环型化合物及有机氧化合物等代谢物产生显著影响。说明Pb2+胁迫会对大麦籽粒的营养价值和风味品质造成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65.
966.
淀粉是青稞中的主要成分,其消化速率及程度直接影响餐后血糖反应。通过探究青稞及其制品体外淀粉消化特性,同时参照国际标准办法,招募12名健康志愿者,测定4种青稞制品的体内血糖生成指数(GI)。结果表明:青稞熟粉的淀粉消化速率显著低于小麦熟粉,蒸煮和挤压处理均可显著增加青稞及小麦中快消化淀粉(RDS)质量分数,降低抗性淀粉质量分数。青稞制品的GI值从大到小依次为青稞馒头(70±11)、青稞鲜湿面(60±13)、青稞挂面(51±11)、青稞炒面(33±14)。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GI值与RDS呈极显著正相关(R=0.733,P=0.007)。体内外实验均表明:不同加工方式可显著影响青稞制品的消化特性,消费者有必要根据自身的健康状况选择合适的产品。青稞挂面及青稞炒面属于低GI食品,有利于血糖控制人群或糖尿病病人食用。  相似文献   
967.
衰老过程中氧化应激的增加与骨骼肌质量与功能的显著降低存在密切关联。青稞富含多酚、类黄酮等生物活性成分,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研究表明,膳食中的天然抗氧化成分可以有效缓解骨骼肌增龄性萎缩。为探讨青稞水提物和醇提物是否对老年小鼠骨骼肌萎缩产生影响,测定了12周青稞提取物干预对老年小鼠骨骼肌年龄相关生理变化的影响,并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蛋白印记测定了肌萎缩标志基因、氧化应激相关基因的表达。实验结果表明:与衰老的对照小鼠相比,两种青稞提取物干预均有效抑制了衰老小鼠骨骼肌肌肉质量的减少,并增强了衰老小鼠的运动能力;青稞提取物在mRNA和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了肌肉环状指基因1和肌肉萎缩盒F基因的表达;青稞提取物激活了SIRT3蛋白的表达,并显著抑制了衰老小鼠骨骼肌中的氧化应激。研究结果表明,青稞提取物可以通过激活SIRT3信号的表达有效抑制衰老诱导的氧化应激,从而缓解衰老导致的骨骼肌萎缩。  相似文献   
968.
969.
作者以发芽前后青稞中β-葡聚糖、γ-氨基丁酸、游离氨基酸、总多酚等营养成分的质量分数以及β-葡聚糖酶、蛋白酶等酶活性为指标,并结合高血压大鼠收缩压、心率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研究萌发对青稞营养品质和其降血压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青稞β-葡聚糖、淀粉和蛋白质质量分数随萌发时间延长而降低,γ-氨基丁酸质量分数在萌发48 h达到最高,总多酚、总黄酮质量分数以及β-葡聚糖酶、淀粉酶和蛋白酶的活力随萌发时间延长而增加。总游离氨基酸质量分数尤其是必需氨基酸质量分数经萌发处理后显著升高(P<0.05),表明发芽能提高青稞营养价值。此外,与青稞相比,发芽青稞更利于降低高血压大鼠的收缩压、心率、血管紧张素Ⅱ和血管生成素(P<0.05),表明发芽青稞有更好的缓解高血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