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7篇
  免费   192篇
  国内免费   173篇
电工技术   47篇
综合类   165篇
化学工业   86篇
金属工艺   39篇
机械仪表   345篇
建筑科学   19篇
矿业工程   6篇
能源动力   20篇
轻工业   410篇
水利工程   5篇
石油天然气   34篇
武器工业   14篇
无线电   803篇
一般工业技术   249篇
冶金工业   10篇
原子能技术   46篇
自动化技术   18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The detection of single binding has been a recent trend in sensor research introducing various sensor designs where the active sensing elements are nanoscopic in size. Currently, transport and collection of airborne analytes for gas sensors is either diffusion based or non‐localized and it becomes increasingly unlikely for analytes to interact with sensing structures where the active area is shrunk, trading an increased sensitivity with a slow response time. This report introduces a corona discharge based analyte charging method and an electrodynamic nanolens based analyte concentration concept to effectively transport airborne analytes to sensing points to improve the response time of existing gas sensor designs. Localized collection of analytes over a wide range, including microscopic particles, nanoparticles, and small molecules, is demonstrated. In all cases, the collection rate is several orders of magnitudes higher than in the case where the collection is driven by diffusion. The collection scheme is integrated on an existing SERS (surface‐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 based sensor. In terms of response time, the process is able to detect analytes at 9 ppm (parts per million) within 1 s. As a comparison, 1 h is required to reach the same signal level when diffusion‐only‐transport is used.  相似文献   
92.
为满足电视超窄边框的需求,解决传统电视中遥控红外接收器印制电路板与显示面板竖直方向并列所占用边框宽度尺寸大的缺点,在将印制电路板移至面板的后面,使其不占用电视地侧空间的前提下,设计了可远距离多角度有效接收遥控信号的红外接收透镜,可在电视地侧也实现超窄边框。根据几何光学全反射原理与折射定律,利用Tracepro软件对所设计的透镜进行仿真与分析,检查透镜设计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再对透镜结构轮廓线进行调整与修改,得到最优化的透镜结构。结果表明,当红外印制电路板与透镜外观非直接相对时,改变透镜局部结构,红外接收器仍可接收到有效光通效率,符合且超过电视遥控测试标准。优化设计实现了电视地侧边框的极窄化或及外观的复杂多样化的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93.
李久喜  王鹏飞  谢爽 《激光与红外》2018,48(11):1376-1381
对半导体二极管泵浦电光调Q激光器在实验过程中的光轴漂移现象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CFDesign模拟了激光晶体在不同散热状态下的温度分布。测量了晶体在不同的散热结构和泵浦结构下输出激光的光轴漂移量,指出了光轴漂移现象产生的原因。实验及模拟结果对于有光轴漂移量要求的激光器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4.
高斯光束整形为均匀平顶光束在激光加工、激光驱动核聚变等方面有着重要应用。以平顶洛伦兹函数作为输出光束强度分布,采用非球面透镜组整形方案,通过分析平顶洛伦兹函数阶数和半高宽对整形效果的影响,使用最小二乘法拟合非球面面型,最后透镜组由ZEMAX软件进行光学仿真,结果表明,选用阶数为25,半高宽增大时,整形效果越好,在中心一定区域能达到理想的平顶光束输出。  相似文献   
95.
为了提高太赫兹辐射强度, 设计了带THz扼流圈的偶极天线阵列.模拟结果表明, 增加直线阵的阵元数对平均匹配效率影响很小, 却能线性增加相干辐射强度.加入THz扼流圈可减小进入到传输线的交流分量, 进而减小共振频率的偏移, 使平均匹配效率提升了两倍.相比于网格排列的平面阵, 交错排列的阵元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更小的耦合, THz发射谱更窄.通过使用聚酰亚胺透镜代替硅透镜, 可有效提高输入电阻, 并将总效率由25%提高到35%.  相似文献   
96.
基于多模大芯径光纤的端面出射光场可视为高斯分布,光纤束耦合LD各纤芯出射的光束互不相干;对光纤束耦合LD输出光束通过空间耦合光学系统后的光强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模拟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的规律基本吻合。结果表明,用单个薄凸透镜组成耦合系统时,耦合后的光束在焦平面上中心光强最大,光斑尺寸最小;随着薄透镜焦距的增大,焦平面上的光斑尺寸呈线性增大,而中心光强急剧减小。  相似文献   
97.
浸没式光刻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浸没式光刻技术是将某种液体充满投影物镜最后一个透镜的下表面与硅片之间来增加系统的数值孔径,可以将193nm光刻延伸到45nm节点以下。阐述了浸没式光刻技术的原理,讨论了液体浸没带来的问题,最后介绍了浸没式光刻机的研发进展。  相似文献   
98.
牛磺酸对半乳糖性白内障大鼠晶状体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牛磺酸在实验性半乳糖性白内障发生发展过程中对晶状体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应用冷冻复型,超薄切片透射电镜技术对半乳糖性人障大鼠晶状体及给予牛磺酸后大鼠晶状体超微结构的改变进行了观察。结果:半乳糖性白内障大鼠晶状体纤维表面光滑,膜内颗粒减少,未见典型缝管连接,晶状体纤维细胞间隙协大,细胞质内充满大小不等的空泡状结构,牛磺酸投药后晶状依纤维细胞膜内颗粒增多,可见典型缝管连接,晶状体纤维细胞胞质  相似文献   
99.
对连续位相型菲涅尔透镜的设计,采用简单的线性面形代替复杂的抛物面面形有可能降低控制面形的难度,文中分析了这两种面形的差异,通过数值模拟,发现采用线性面形时光学函数和点扩散函数十分接近理想函数,从而在理论上论证了这种代替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0.
本文研究短程透镜的焦点位于端面外的球差特性。对焦点位于波导外部(包括端面)的情况给出了一种精确测量焦距新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测量精度取决于读数显微镜的读数精度(0.01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