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1篇
  免费   470篇
  国内免费   203篇
电工技术   30篇
综合类   229篇
化学工业   116篇
金属工艺   8篇
机械仪表   14篇
建筑科学   129篇
矿业工程   97篇
能源动力   28篇
轻工业   897篇
水利工程   93篇
石油天然气   2514篇
无线电   39篇
一般工业技术   42篇
冶金工业   46篇
原子能技术   6篇
自动化技术   96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165篇
  2021年   189篇
  2020年   220篇
  2019年   184篇
  2018年   176篇
  2017年   158篇
  2016年   207篇
  2015年   188篇
  2014年   201篇
  2013年   212篇
  2012年   269篇
  2011年   312篇
  2010年   194篇
  2009年   142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146篇
  2006年   173篇
  2005年   161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干旱灾害频发严重制约着四川省的农业发展,为合理分析四川省干旱情况,干旱指数的选择尤为重要。本文基于四川省39个气象站点1960年-2013年的气象资料,分别计算1961年、1994年、2006年和2009年-2010年各站点相对湿润指数M、气象干旱综合指数CI、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和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利用Arcgis反距离插值法进行空间插值,并与中国气象灾害大典记录的四川省典型年干旱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进而评价四种干旱指数在四川省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对于1961年夏旱,M指数和CI指数均表现出无旱或轻旱,SPI指数结果较实际情况偏小,SPEI指数监测出了干旱的重灾区,效果在四个干旱指标中最好;1994年夏伏旱,M指数监测结果偏小;CI指数出现了空报,对川东地区和川西高原的监测结果偏小,SPEI指数在达县、巴中一带结果偏小,而SPI指数在成都、绵阳一带的结果偏小。2006年伏旱,M指数监测结果偏小;CI指数比M指数效果稍好,但结果仍然偏小;SPI指数和SPEI指数监测出的干旱特征与实际一致;2009年-2010年的冬春连旱,SPEI指数效果最好,M指数次之,SPI指数效果最差。SPEI指数最能反映四川省典型干旱年干旱的空间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222.
目的 对泡菜发酵初期魏斯氏菌进行分离鉴定,并探究其安全特性和益生特性。方法 采用平板对细菌进行分离,进行分离菌株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DNA测序鉴定,检测其代谢产物毒性,抗生素敏感性,耐药基因,评价细菌的耐酸、耐胆盐、耐人工肠液、黏附能力、对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降解能力、抗氧化能力以及抑菌能力。结果 共筛选出3株魏斯氏菌,命名为融合魏斯氏菌C13、食窦魏斯氏菌G232和W212; 3株菌代谢产物无毒性,对14类21种抗生素表现出不同程度耐药,耐药基因检测C13携带四环素类耐药基因(tetM), G232和W212携带磺胺类耐药基因(sulⅡ); 3株菌能耐受pH 2~4和3.0 g/L以下的胆盐,在人工肠液中3 h后存活率超过76.80%; 3株菌的黏附能力好,疏水性为60.47%~62.69%,自凝聚率为43.76%~52.55%,共凝聚率为43.20%~61.58%;对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降解主要在前15 h;表现出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苦肼自由基清除率较高(清除率25.69%~58.12%),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相对较低(10.08%~35.29%); ...  相似文献   
223.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阴极发光和地球化学分析等方法,对川西南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白云岩特征及成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研究区栖霞组基质白云岩主要是细—中晶白云岩,其次为粉—细晶白云岩,并伴生少量粗晶鞍形白云石。②研究区细—中晶白云岩与同期颗粒灰岩方解石胶结物的稀土配型模式一致,具有现代海水典型稀土配分特征,为半局限水体动荡环境下沉积的颗粒灰岩交代而成;粉—细晶白云岩具有∑REE含量较高、Ce微弱正异常、LREE整体抬升的平坦稀土配型形态特征,为半局限水体安静环境下沉积的泥晶灰岩或粒泥灰岩交代而成。不同类型白云石Fe,Mn元素含量随云化程度加深表现出协同性升高,表明其具有相同成因。③研究区沿坡折带发育的生屑滩滩间存在局部蒸发受限环境,形成浓缩咸化海水,发生准同生期回流渗透白云石化作用,主要形成粉—细晶白云岩;早成岩—浅埋藏期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岩浆活动提供异常高热,高温孔隙水与先期白云岩进一步进行水岩作用,形成细—中晶白云岩,具“雾心亮边”特征;埋藏期深部热液沿裂缝运移,在裂缝和围岩中沉淀出鞍形白云石。生屑滩导致的半局限环境与热源叠加是研究区白云岩形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224.
蚕豆辣酱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蚕豆和辣酱为主要原料,利用米曲霉AS3.042、黑曲霉AS3.350、根霉Q303等多种菌种的协同作用,在温度先高后低的条件下固态发酵,所得产品与单一菌种发酵相比,酱香、酯香浓郁,鲜味有明显的提高,氨基酸氮提高了30.2%、全氮提高了11.2%。  相似文献   
225.
论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前景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冉隆辉 《天然气工业》2006,26(12):42-44
中石油及其前身已在四川盆地从事天然气勘探开发工作50余年,截至2005年底累计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逾8400×108m3,累计生产天然气超过2300×108m3,年产量现已超过120×108m3,已成为国内目前最大的产气区。对于该盆地进一步勘探前景如何的命题,从以下4个方面给予了论证:一是资源丰富、勘探成果持久不衰,近期仍有大发现;二是要辩证地认识盆地油气地质的复杂性,探索新规律,解放新领域;三是寻求地质认识和勘探技术进步是勘探突破的关键;四是继续以盆地两大地质体系(海相古隆起体系及陆相前陆盆地体系)和8套裂缝-孔隙性储集层(中上寒武统白云岩、石炭系白云岩、上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白云岩、下三叠统飞仙关组鲕状白云岩、下三叠统嘉陵江组粒屑白云岩、中三叠统雷口坡组藻粒白云岩、上三叠统须家河组长石岩屑石英砂岩和中上侏罗统红层砂岩)为对象获取更多的天然气资源量及优质储量。据此得出结论: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前景是广阔的,但勘探难度会逐步加大。  相似文献   
226.
页岩气作为一种典型的连续性油气藏,其形成和富集均发生在页岩中,因此页岩中天然气的形成、运移、聚集等过程是页岩气有效富集成藏的关键。以钻井及露头剖面为基础,采用有机地球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实验手段相结合,发现四川盆地龙马溪组页岩具有优异的地球化学参数和储层微观特征。以PY1井埋藏史为例,结合盆地区域构造演化史及龙马溪组页岩中有机质热演化史特征,通过与Barnett页岩对比发现,四川盆地龙马溪组页岩埋深相对较深,且后期构造运动导致其保存条件处于一个相对"开放"的状态,不利于页岩中游离气的赋存;同时龙马溪组页岩干酪根类型以Ⅰ或Ⅱ型干酪根为主,页岩在前期热演化过程中形成的烃类主要以石油的形式大范围排出页岩,仅晚期形成的过成熟气和滞留的油裂解气未脱离页岩系统,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页岩气的有效富集成藏。  相似文献   
227.
四川盆地安岳气田磨溪区块下寒武统龙王庙组气藏是我国近年发现的一个特大型整装复杂碳酸盐岩气藏,该气藏具有储层孔隙度低、裂缝孔洞发育、气水关系复杂、中含硫化氢、气井单井产量高和储量规模大等特点,国内尚无类似气藏开发先例可资借鉴。为此,基于CC和IHS数据库,通过多指标的对比分析,筛选出法国的拉克和麦隆两个相似气田并进行了开发规律剖析,同时结合大量相关数据统计分析,形成了该类气藏在战略定位、前期评价、开发技术政策制定、动态分析和风险管理策略方面的6点经验启示:①大型主力气藏保护性开发,适当降低采气速度可以确保长期安全稳定生产;②试采周期越长,对气藏特征的认识越清楚,可为高效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③多种方法量化描述裂缝,综合评价裂缝对气田开发的影响;④依据气藏特点,确定合理的单井配产;⑤生产井集中部署在构造高部位,射孔层位尽量远离气水界面,部署观察井监测水体动态;⑥高度重视储量风险评估,采取滚动勘探开发和弹性指标策略降低开发风险。上述经验启示对于龙王庙组及类似气藏的高效开发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28.
采用地震地质综合预测技术,对川东北地区开江-梁平海槽东侧上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沉积相特征、主控因素和礁相油气藏进行了研究。通过单井沉积相研究,查明该区生物礁纵向发育有两期,长兴组沉积期的古地貌对生物礁发育及迁移具有控制作用,坡度越大生物礁越厚。早期古地貌控制了生物礁的发育,在北部陡坡沉积区发育早期生物礁且成条带状,在南部缓坡沉积区发育晚期生物礁且成块状;晚期古地貌控制了生物礁向台地方向迁移,发育第二排生物礁。针对不同区域沉积环境的差异,采用针对性的预测技术。在中部沉积陡缓转折带,优选台缘带内长兴组顶部振幅属性预测生物礁厚度;在南部缓坡沉积区,采用基于地震沉积学的分频解释技术预测生物礁。预测成果经实钻证实,多口井获得高产气流。  相似文献   
229.
针对传统方法滤除高密度椒盐噪声出现模糊和图像细节丢失的问题,提出基于BP神经网络噪声检测的反距离加权插值法(IDWF)滤除椒盐噪声。该算法共分为两步。第一步,使用有监督学习的BP神经网络检测出被椒盐噪声污染的像素点并标记。第二步,使用反距离加权插值法对标记后的噪声图像进行重建。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要优于传统的滤波方法,修复后的图像能够保留更多的细节,拥有更高的峰值信噪比和结构相似性指数,特别是对高密度噪声图像的修复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30.
朱明  杨利杰  吕金燕  王梦飞 《包装工程》2018,39(19):190-196
目的对于由多种因素所导致的印刷图像退化问题,文中提出一种针对椒盐噪声、高斯噪声和模糊退化等多重退化因素的图像复原方法。方法首先针对印刷图像椒盐噪声密度不高的特点,设计一种基于灰度范围准则和局部差别准则的椒盐噪声二级检测和滤除方法,并通过评价实验得出合适的阈值参数设置。在去除高斯噪声和图像模糊的过程中,利用边缘保持平滑滤波的原理和特性,将双边滤波器和引导滤波器应用于图像复原中,又在此基础上设计和应用图像细节增强的二次引导滤波器。结果在椒盐噪声去除方面,新方法对大部分图像都能取得较好的复原效果,尤其对细微边缘不多的图像效果最佳,复原后的PSNR值能达到40以上。二次引导滤波器对高斯噪声和图像模糊的复原效果最好。结论通过对不同图像复原方法的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验证了文中方法的性能,为今后图像复原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