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4篇
  免费   195篇
  国内免费   50篇
电工技术   14篇
综合类   109篇
化学工业   476篇
金属工艺   37篇
机械仪表   167篇
建筑科学   39篇
矿业工程   7篇
能源动力   26篇
轻工业   1844篇
水利工程   28篇
石油天然气   12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59篇
一般工业技术   96篇
冶金工业   19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21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127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167篇
  2012年   200篇
  2011年   218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173篇
  2006年   201篇
  2005年   176篇
  2004年   148篇
  2003年   119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汪晓  于曰伟  周长城  赵雷雷 《计算机仿真》2020,37(4):107-112,214
为了有效提高渐变刚度钢板弹簧式轻型卡车的乘坐舒适性,根据弹簧受力与刚度和变形之间的关系,利用等频原理,建立了渐变刚度钢板弹簧力学特性解析计算模型,并利用钢板弹簧加载-卸载试验对所建立的模型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基于1/2车辆行驶振动模型,利用MATLAB的Simulink工具箱,建立了考虑渐变刚度钢板弹簧力学特性的轻卡行驶振动仿真分析模型。最后,以人体振动舒适性最佳为目标,利用多岛遗传算法,建立了轻卡悬架系统阻尼参数仿真设计方法,并利用实车试验对所建立的轻卡悬架系统阻尼参数仿真设计方法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上述研究为渐变刚度钢板弹簧式轻卡悬架系统参数的设计提供了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52.
Mulberry leaf extracts were generated using four concentrations of ethanol (50%, 60%, 70%, and 95% v/v). A 60% ethanolic mulberry leaf extract (60E) yielded a high total phenolic content (TPC)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using 1, 1‐diphenyl‐2‐picrylhydrazyl (DPPH) radical scavenging and a ferric reducing antioxidant power (FRAP) assay. Coating materials were derived using a combination of soy protein isolates (SPI) and low methoxyl (LM) pectin in a 1:1 ratio. The effect of various parameters on microencapsulation, such as pH (3.5, 4.0, and 4.5)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coating materials (2.5, 5.0 and 7.5% w/v), was studied. Microcapsules produced using 60E as a core material at pH 4.0 with 7.5% of coating material showed a high encapsulation yield, encapsulation efficiency, TPC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相似文献   
53.
54.
55.
刘先铝  杨林江  曹静娜  向庆  陈芳 《广州化工》2011,39(11):24-26,32
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的LYP方法,在3-21G和6-311G基组水平上,研究了荷叶中有机酸类、醇类的分子结构及电子结构,并用Fukui指数分析了活性位.结果表明:分子都有较大的能隙和较小的硬度,反应活性部位主要集中在分子的杂原子氧上,并且羰基氧原子比羟基氧原子的活性大,有共轭作用的双键或环也对反应有贡献.认为分子通过共轭...  相似文献   
56.
水韭属是濒危的孑遗植物,是研究古生态及其物种演化的活化石。本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中华水韭叶片的结构特征,首次报道了:(1)通气道横隔细胞在同一平面以5~7个放射状短臂相互连接,且细胞表面有数百个微纤毛;(2)叶表皮为复表皮;(3)光合细胞以5~7个短臂在3D空间相互连接;(4)叶脉不分支,管胞的环纹与初生壁间另有连接结构,管胞周围有薄壁细胞紧密包围;(5)舌足与叶肉嵌合处各有表皮;(6)自气孔下室观察了气孔器的内侧结构,为气孔研究拓展了视野。认为水韭属叶片的超微3D结构具有稳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与近源的石松科及卷柏科相差甚远,证明水韭有孤立的演化路线。  相似文献   
57.
通过动电位极化曲线法、电化学阻抗法、失重法和扫描电镜法研究了茄叶提取液在1mol·L-1 HCl中对碳钢的缓蚀性能和机理。结果表明:茄叶提取液的最佳提取条件为盐酸浓度3.0mol·L-1、温度55.0℃、时间62h;在最佳条件下提取的茄叶提取液缓蚀性能优异,当茄叶提取液质量浓度为1 800mg·L-1时,失重缓蚀率达92%以上;茄叶提取液在碳钢表面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茄叶缓蚀剂可显著抑制碳钢的腐蚀。  相似文献   
58.
以离合器盖总成中的传力片作为研究对象,借助Deform-3D仿真软件模拟了传力片冲裁过程中的凸模磨损情况,依据正交仿真试验的数据以及BP人工神经网络对传力片冲裁凸模的磨损量进行仿真预测。将冲裁间隙、凹模刃口圆角半径与冲裁速度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层,将冲裁凸模的最大磨损深度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出层,建立3-12-1的3层BP神经网络。BP神经网络通过训练之后,仿真预测的最大误差为1.14%。基于正交试验的仿真数据对BP神经网络的性能进行检验,BP神经网络的仿真预测值与数值模拟值之间的误差为2.09%,并利用冲压级进模对BP神经网络的仿真预测值进行试验验证,两者之间的相对误差为8.25%,验证了BP人工神经网络应用于传力片冲裁凸模磨损仿真预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9.
模芯钴含量对仿荷叶PDMS制件表面疏水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董彦灼  蒋炳炎  强军 《表面技术》2019,48(4):182-188
目的在采用电铸镍钴合金提高模芯硬度的基础上,研究模芯钴含量对仿荷叶PDMS制件表面质量与疏水性的影响,探明镍钴合金模芯用于模板法制备仿荷叶超疏水表面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电铸-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二次复制模板法先后制备荷叶母模、镍钴合金电铸模芯与仿荷叶疏水表面PDMS制件。采用数字式显微硬度仪、超景深三维显微镜、Image-Pro Plus图像处理软件、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分析模芯钴含量对模芯硬度与PDMS制件表面微结构、粗糙度及疏水性的影响。最后采用接触角测量仪进一步测量与分析PDMS制件表面的疏水性能。结果当镍钴合金模芯钴含量(质量分数计)达到22.4%以上时,模芯硬度较纯镍模芯由244.1HV提升至450HV以上。当模芯钴含量从0增加到51.5%时,仿荷叶PDMS制件表面微结构深宽比先从2.12减小至1.72,再增加至2.38;微结构面积占比从19.15%减小至15.03%;表面粗糙度Ra值从59.01μm增加至74.93μm;静态接触角从166.22°线性减小至149°左右,疏水性降低。结论相比微结构深宽比与面积占比,表面粗糙度对PDMS制件疏水性的影响占主导作用。镍钴合金模芯硬度显著提高的同时,随钴含量的增大,仿荷叶PDMS制件的静态接触角从166.22°减小至149°左右,但仍具有良好的疏水性。  相似文献   
60.
为了实现护顶措施控制下采场的结构参数优化,采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康家湾矿深部典型采场顶板的稳定性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根据结果对当前采矿方案提出修正和调整建议,以便更清楚地掌握深部地压发展变化规律,有效进行地压管理,实现深部顶板不稳固矿体的安全开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