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9篇
  免费   182篇
  国内免费   42篇
电工技术   109篇
综合类   147篇
化学工业   543篇
金属工艺   321篇
机械仪表   248篇
建筑科学   41篇
矿业工程   152篇
能源动力   60篇
轻工业   583篇
水利工程   46篇
石油天然气   48篇
武器工业   32篇
无线电   15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31篇
冶金工业   290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98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78篇
  2013年   167篇
  2012年   173篇
  2011年   192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34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178篇
  2006年   144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125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Suction feeding is the most common form of prey capture across aquatic feeding vertebrates and many adaptations that enhance efficiency and performance are expected. Many suction feeders have mechanisms that allow the mouth to form a planar and near-circular opening that is believed to have beneficial hydrodynamic effects. We explore the effects of the flattened and circular mouth opening through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simulations that allow comparisons with other mouth profiles. Compared to mouths with lateral notches, we find that the planar mouth opening results in higher flow rates into the mouth and a region of highest flow that is positioned at the centre of the mouth aperture. Planar mouths provide not only for better total fluid flow rates through the mouth but also through the centre of the mouth near where suction feeders position their prey. Circular mouths are shown to provide the quickest capture times for spherical and elliptical prey because they expose the prey item to a large region of high flow. Planar and circular mouths result in higher flow velocities with peak flow located at the centre of the mouth opening and they maximize the capacity of the suction feeders to exert hydrodynamic forces on the prey.  相似文献   
122.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new design of cyclone, named triple cyclone, created by adding two more cylinders to the conventional cyclon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triple cyclone was evaluated systematically together with the previously reported double cyclone. The tests showed that the collection efficiencies of double and triple cyclones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ventional cyclone with the same body diameter and identical gas inlet and outlet size. Of the three designs, the collection efficiency of the triple cyclone was the lowest. Accordingly, the highest pressure drop was observed for the conventional cyclone, and the pressure drop for the triple cyclone was the lowest. These results are probably attributed to the relatively weak vortices formed within triple and double cyclones.  相似文献   
123.
壳牌煤气化装置低压投煤开车技术要求开工烧嘴在较低热负荷情况下的运行时间尽可能短,且气化炉压力在0.1~0.5 MPa(原设计为0.8~1.0 MPa)时就投用煤烧嘴,并通过煤烧嘴的运行来为气化炉升温升压,直至装置满负荷运行。分析了壳牌煤气化装置采用高压投煤开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对比了高压投煤和低压投煤的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124.
针对回转窑下料管经常发生开裂和烧损的现象,本文分析了下料管开裂和烧损的原因,提出将原使用的自循环工业水改为软化水和改进冷却循环系统的进出水管。改进后延长了下料管的使用寿命,同时达到了有效利用余热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5.
126.
127.
在实现非接触给电的微细电火花加工的基础上,分别研究了圆柱电极和削边电极的主轴转速对材料去除率及电极损耗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圆柱电极还是削边电极,随着主轴转速的提高,材料去除率增加,电极损耗率降低;且在削边电极的情况下,主轴转速的提高对于材料去除率和电极损耗率的改善更明显。  相似文献   
128.
多工位冲压生产线自动送料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高大型多工位压力机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提出了一种基于PLC和运动控制器共同控制的三次元送料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方案。对送料机械手的整体结构、工作流程、伺服系统组成进行了研究和分析,阐述了控制系统的硬件结构设计,详细介绍了PLC以及运动控制器的软件功能设计,并采用触摸屏设计了友好的人机界面。在轨迹控制方面,采用电子凸轮实现机械手在X、Y、Z方向及8个伺服轴的联动。根据机械手的实际运行状况,通过反复实践整定伺服增益参数,得到了理想的响应特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机械手操作方便、运行稳定,当移送负载为120 kg时,机械手的工作速度可达25次·min~(-1)。  相似文献   
129.
低油价形势下改善稠油热采开发效果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胜利油田边底水能量强、原油黏度高、油层厚度薄、储层物性差、强水敏等油藏特征,以及稠油油藏热采开发成本高的特点,分析了当前低油价形势下稠油热采无效直井的治理对策。通过研究,提出了强边水油藏一线井提液二线井调剖、优化注汽参数、组合吞吐、分层注汽和氮气补充地层能量等技术措施,有针对性地解决了高含水井、无效益井的问题。现场应用表明,该系列技术对策有效提高了热采直井的开发效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0.
异种钛合金协同送丝等离子增材制造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双丝协同等离子增材系统实现了TC4-TA2异种钛合金的增材成形,期望制备的增材构件具有良好的沉积形貌及优异的力学性能. 采用了体视显微镜、扫描电镜、EDS、XRD、拉伸及硬度等测试方法分析其组织及性能. 结果表明,增材构件中存在两种微观组织形态,即分布在沉积层交界处的α相集束组织和分布在沉积层中心的α + β相片层组织. 构件在竖直和水平方向上的抗拉强度分别为998和1 037 MPa,断后伸长率为9.2%和5.7%,断裂呈现为脆性解理断裂. 试验结果证明,等离子增材制造技术能够实现异种钛合金协同增材成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