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24篇
  免费   397篇
  国内免费   285篇
电工技术   471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281篇
化学工业   612篇
金属工艺   1088篇
机械仪表   375篇
建筑科学   145篇
矿业工程   89篇
能源动力   285篇
轻工业   143篇
水利工程   27篇
石油天然气   110篇
武器工业   30篇
无线电   652篇
一般工业技术   744篇
冶金工业   388篇
原子能技术   58篇
自动化技术   507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178篇
  2021年   200篇
  2020年   174篇
  2019年   172篇
  2018年   144篇
  2017年   205篇
  2016年   201篇
  2015年   225篇
  2014年   295篇
  2013年   305篇
  2012年   329篇
  2011年   351篇
  2010年   270篇
  2009年   352篇
  2008年   327篇
  2007年   322篇
  2006年   294篇
  2005年   195篇
  2004年   188篇
  2003年   176篇
  2002年   166篇
  2001年   152篇
  2000年   145篇
  1999年   103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针对当前基于双目视觉的道路环境分析实时性差、检测不准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V视差法的道路区域检测算法。该算法首先对原始图片进行车道线检测确定道路消失点,从而确定图像的感兴趣区域。然后,使用极大最小值约束获取V视差图中的斜线,从而提取道路区域。实验结果表明,由于该方法在确定感兴趣区域后计算原始视差图,因此,速度提高了29.71%,且相对于传统V视差法,算法更好地实现了路面分割;同时,障碍物检测的精确率和召回率两个指标分别提高了2.165%和4.837%。基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实时性,能有效识别道路中的障碍物,因此,可以为车辆提供可行驶区域以及为驾驶员提供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992.
提出一种红外图像多传感器超分辨率重建算法。 算法存在两个关键点:一是有效利用两类图像的相关性;二是针对红外图像的特点利用其自 身信息 构造正则化模型。采用相位一致性算法提取可见光图像边缘,利用此边缘信息对正则化模型 加权,以 充分利用可见光和红外图像的相关性;将一阶梯度锐化算子引入总广义变分模型,构成针对 红外 图像特点的正则化模型;最后采用一阶主-对偶优化算法求得加权后模型的最优解。实验表 明,本文算法可获得边缘清晰的重建结果,并且有效抑制噪声,在主观视觉效果和客观评价 指标方面均优于其他算法。  相似文献   
993.
挖掘机等工程机械需要对施工现场的视觉盲区进行视频监控,确保作业安全.为了满足安全需求,研制了基于i.MX35的挖掘机视频监控系统,使用i.MX35作为视频主处理器、ADV7180作为NTSC/PAL摄像头输出视频的解码芯片、eMMC或PATA接口固态硬盘作为视频存储介质,实现对挖掘机等工程机械作业现场的视频监控、记录与回放等功能,能够显著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作业安全,可以广泛应用于挖掘机等工程机械的控制系统中.  相似文献   
994.
A method for the evaluation of p–n junction cell temperature in PV modules operating in the maximum power point (MPP) mode has been proposed. The method does not require specialized equipment and (for the concentrator modules) the data on the open circuit (OC) voltag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s measured under pulse illumination. It consists of measuring several open circuit voltage magnitudes together with temperature measurements on the external module surface near one of the cells. In this procedure, a fast transition from MPP to OC operational mode is carried out, during which a time‐dependent voltage measurement is carried out with the help of a memory oscilloscope. A “reference” OC voltage magnitude in a “cold” module (a condition, as if the cells are kept at ambient temperature) is obtained by calculations, so that there is no necessity in a fast mechanical shuttering of the module aperture area. In the case of the concentrator modules, the module OC voltag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can be measured, if heat sinking process is artificially modified during outdoor measurements. Copyright © 2015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995.
We have realized a tandem solar cell design that combines a pin‐junction with a photovoltaic intersubband absorber. This concept allows harvesting light in the visible range and the near‐ and mid‐infrared at the same time, and theoretically, energy conversion efficiencies beyond the Shockley–Queisser‐limit could be achieved. A test structure was grown, and the operation of this concept could be confirmed, in principal with an optical two‐beam experiment.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ice can be explained with an equivalent circuit design that consists of three individual cells, and we find an obvious analogy to the concept of the intermediate band solar cell with noteworthy advantages at some points. Our results show, that for a working device it is crucial to adjust the properties of the photovoltaic intersubband absorber for optimal charge separating performance at the working point of the solar cell. Copyright © 2015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996.
张伟平  沈楚玉 《微波学报》1995,11(3):207-214
本文对微波场效应管Ⅰ—Ⅴ特性模型进行了研究,分析比较了八种常用模型的优缺点,它可为微波电路的设计提供一个实用的参考依据.在模型参数提取中,我们采用了一种新算法,先应用一个基于主成份灵敏度分析的空间坐标变换,然后采用Levenberg-Marquardt算法进行优化拟合.实际计算表明,此法能够快速、精确地提取模型参数.  相似文献   
997.
以氧化石墨、碳纳米管、三异丙氧基氧化钒为原料,采用化学刻蚀法、水热法、真空抽滤法制备一种具有三维离子扩散通道和整体导电网络结构的致密多孔石墨烯/碳纳米管@五氧化二钒(PGNs/CNT@V2O5)复合薄膜材料。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1 mol/L LiNO3水系条件中,电流密度为1 A/g时,比容量高达187 F/g,在100 mV/s扫描速度下,循环5000次后,容量保持率仍为83.4%。  相似文献   
998.
马秀丽  滕凯 《材料导报》2016,30(Z1):177-179, 190
针对机械切削性能差、难加工的Ti-6Al-4V合金,运用正交试验法进行了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工艺试验研究。探讨了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的规律和特性,分析了脉冲宽度、脉冲间隔、功放管数和运丝速度等工艺参数对Ti-6Al-4V加工质量的影响,得到了线切割加工最优化参数组合。借助L-M优化算法的BP神经网络搭建了线切割加工工艺网络预测模型,该模型预测精度较高,可为钛合金高质量切割提供可靠的工艺参数预测,对Ti-6Al-4V的实际生产加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99.
随着矿井深度的增加,对锚杆支护强韧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应对这一情况,需要研发出更高强度的锚杆钢。利用锚杆钢研究了轧制工艺、冷却工艺与珠光体、铁素体相比例,析出相析出行为及力学性能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中轧后、精轧前采用适当水冷+回复段处理的复合工艺可使晶粒更细小、组织更均匀。对超高强度锚杆钢进行热压缩变形试验,由热模拟试验结果确定相转变温度为Ac1=737 ℃、Ac3=886 ℃。最终筛选出入精轧温度为810 ℃、回复段温度为800 ℃时,可获得的晶粒尺寸达4 μm,珠光体体积分数为66.8%,铁素体体积分数为33.2%,珠光体片层间距达200 nm;另外调整V、Cr、N等析出以提高锚杆钢的强韧性,较低的回复温度有利于细小、弥散、V(C/N)析出相的析出,V(C/N)的析出可进一步改善锚杆钢的力学性能。由该控轧控冷工艺轧制的锚杆钢屈服强度为780 MPa、抗拉强度为930 MPa、硬度为291HV、伸长率为20%。  相似文献   
1000.
为了在保留传统肖特基二极管正向压降低、电流密度大优点的基础上,使其反向击穿电压提高到了300 v以上,我们采用硅材料做为衬底,肖特基结区采用蜂房结构,终端采用两道场限环结构加一道切断环结构,所制备的肖特基二极管在正向电流10A时,正向压降仅为0.79 V;同时在施加300 V反向电压时,反向漏电流在5μA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