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0篇 |
免费 | 6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综合类 | 6篇 |
化学工业 | 19篇 |
金属工艺 | 2篇 |
建筑科学 | 4篇 |
矿业工程 | 2篇 |
能源动力 | 1篇 |
轻工业 | 16篇 |
水利工程 | 3篇 |
石油天然气 | 1篇 |
无线电 | 1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6篇 |
冶金工业 | 6篇 |
自动化技术 | 2篇 |
出版年
2022年 | 1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1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1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9篇 |
2011年 | 3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3篇 |
2008年 | 1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2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绿化树种对大气氯、氟污染物的吸滞能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叶片内大气污染物含量既可反映大气污染的水平又可反映植物对大气污染的修复吸滞能力.研究结果表明:绿化树种对大气污染具有很强的吸滞能力,并依污染气体和树种的不同具有明显差异.吸滞大气氯污染能力强的有:榆树、京桃、枫杨、皂角、卫矛、美青杨、桂香柳;吸滞大气氟污染能力强的有:榆树、花曲柳、刺槐、旱柳。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基于光谱吸收的瓦斯体积分数相关测量法,采用吸收气室作为传感头,通过调制参考气室内的纯甲烷气体压力来检测瓦斯体积分数。这种方案体积分数的检测分辨力可达1%,响应时间小于10m s,并从理论上对此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掺杂不同稀土氧化物对Ni-Zn铁氧体/泡沫铝材料吸波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掺杂不同的稀土氧化物对Ni-Zn铁氧体/泡沫铝材料吸波性能,在泡沫铝表面涂覆了单一Ni-Zn铁氧体和掺杂质量分数为1%的不同稀土氧化物(三氧化二镝、氧化铈、三氧化镧)及其三者混合粉的Ni-Zn铁氧体复合粉,利用GJB 2038-94"雷达吸波材料反射率测试方法"中的雷迭截面(RCS)法对材料微波反射率进行了测量,扫描电镜(SEM))对吸波剂的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12~18GHz和26.5~40GHz频段内,各样品的吸收量均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增加,添加稀土氧化物后的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明显提高;因此,泡沫铝表面涂覆添加稀土氧化物的Ni-Zn铁氧体的复合粉,可以进一步改善其吸波性能. 相似文献
14.
采用离子交换树脂、离子交换纤维处理含氰废水。研究了两种不同材料对含氰废水中游离CN-、铜氰配合物、锌氰配合物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和离子交换树脂相比,强碱性离子交换纤维对含氰废水中的主要成分铜氰配合物、锌氰配合物具有快的吸附速度和大的吸附容量,是一种有发展潜力的含氰废水处理材料。 相似文献
15.
16.
PVA基活性碳纤维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索了由民用大丝束聚乙烯醇纤维(PVAF)试制活性碳纤维(ACF)的可能性,以开辟新的原料路线,降低产品成本。PVAF首先用脱水剂处理,脱水剂浓度为10%(质量),然后在200—300℃进行热处理,处理后的纤维再经预氧化和碳化活化转化为ACF,ACF的收率为37.7%,比表面积为1050m~2/g。此外,还探索了用O_3处理PVAF。用差热、热失重和红外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推论了相应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经适当处理的PVAF可制得具有较好吸附性能的ACF。 相似文献
17.
18.
两种市售补钙制剂对生长期大鼠生物利用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售补钙制剂种类繁多,良萎不齐,各种评价方法评价结果不尽一致,本文采用该吸收平台效应下剂量为实验剂量,利用表观吸收率等指标有效检验了两种市售复合补钙制剂.本文以生长期Wister大鼠为模型,用原子吸收测量了钙平衡后钙及其他元素的吸收率,并测量了股骨骨密度.结果显示在相同钙摄入量下,碳酸钙制剂吸收率低于氨基酸螯合钙(p<0.05),Zn、Mg、Pb的吸收量及吸收率均高于碳酸钙组(p<0.01或p<0.05),骨密度两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复合氨基酸螯合钙制剂钙生物利用率优于复合碳酸钙制剂,但其重金属和微量元素也有较高的吸收率. 相似文献
19.
以大豆分离蛋白为对照,研究碱法和酶法提取茶叶籽粕蛋白的功能特性。结果表明:酶法提取茶叶籽粕蛋白的溶解性、吸油性、乳化能力和乳化稳定性、起泡性、凝胶脆度优于碱法提取茶叶籽粕蛋白,而后者的吸水性、泡沫稳定性则优于前者,两者所形成蛋白凝胶的黏性和硬度相当。碱法和酶法提取的茶叶籽粕蛋白的乳化能力和乳化稳定性稍优于大豆分离蛋白,但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则不及大豆分离蛋白,溶解性与大豆分离蛋白相当,它们形成凝胶的最低质量分数分别为13%和15%,凝胶的黏性和硬度低于大豆分离蛋白。pH值、蛋白质量分数、NaCl浓度等因素对茶叶籽粕蛋白功能特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