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925篇
  免费   4067篇
  国内免费   2070篇
电工技术   1790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2552篇
化学工业   12793篇
金属工艺   976篇
机械仪表   2608篇
建筑科学   766篇
矿业工程   868篇
能源动力   2144篇
轻工业   10682篇
水利工程   266篇
石油天然气   19485篇
武器工业   65篇
无线电   31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48篇
冶金工业   813篇
原子能技术   52篇
自动化技术   643篇
  2024年   213篇
  2023年   629篇
  2022年   1253篇
  2021年   1590篇
  2020年   1667篇
  2019年   1703篇
  2018年   1409篇
  2017年   1773篇
  2016年   1932篇
  2015年   1757篇
  2014年   2854篇
  2013年   3192篇
  2012年   3490篇
  2011年   3625篇
  2010年   2579篇
  2009年   2402篇
  2008年   2134篇
  2007年   2780篇
  2006年   3019篇
  2005年   2664篇
  2004年   2365篇
  2003年   2206篇
  2002年   1934篇
  2001年   1622篇
  2000年   1446篇
  1999年   1201篇
  1998年   976篇
  1997年   836篇
  1996年   659篇
  1995年   510篇
  1994年   396篇
  1993年   258篇
  1992年   238篇
  1991年   189篇
  1990年   131篇
  1989年   90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61篇
  1984年   55篇
  1983年   39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4篇
  1951年   5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132.
The first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of bitumen and oil sands using the recently developed n.m.r. spingrouping technique are presented. The n.m.r. relaxation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on bitumen, and on natural and dried oil sands sample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pin-grouping can resolve and quantify several components of the samples studied. The bitumen and bitumen fraction of the oil sands are resolved according to their spin-spin relaxation times into three major groups: solid-like (rigid), solid-like (mobile) and semi-liquid. The water in the oil sands exists in two different environments. Tentatively one environment is assigned to be the bridges between the sand grains, while the other is assigned to be the clay surface. One can conclude that with spin grouping of complex mixtures the decomposition (in which components are resolved according to their dynamic state) is possible. The accuracy of such resolution is of the order of a few per cent.  相似文献   
133.
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硝酸酯助燃降污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柴油发动机台架试验证明 ,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硝酸酯用作柴油添加剂 ,既可提高柴油的燃烧性能 ,又可降低排放尾气中的一氧化碳 (CO)、未燃碳氢化合物 (HC)、氮氧化物 (NOx)含量及烟度等多种功能 ,是一种良好的多功能柴油助燃消烟添加剂。  相似文献   
134.
A process of physical refining wheat germ oil using the technique of molecular distillation (MD) is presented in this work. Wheat germ oil was obtained from the germ by solvent extraction using hexane and also by cold pressing. The oil extracted with hexane was degummed and bleached before deacidification in order to modify the parameters of phosphorus and color. The goal in carrying out the stage of physical refining by MD was to preserve the maximum amount of original antioxidative potential obtained from extraction of the crude oil. The effect of evaporation temperature of one‐stage MD on the efficiency of free fatty acid elimination was studied. The antioxidant portion was followed by means of analytic determination of tocopherols by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Tocopherol retention up to 98% was achieved in the oil extracted by pressing, and yields of up to 96% were achieved in the oil extracted with hexane. Copyright © 2007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135.
从施工环境、施工现场、管理对象等方面简要介绍了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安全工作特点,并针对工程建设安全工作的特点提出了通过合同明确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和经营单位的安全责任、建立安全管理机构、强化安全教育及培训等对策。  相似文献   
136.
应用PIMS选油模型实施进口原油优化选购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应用AspenTech公司PIMS软件,模拟炼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综合考虑原油成本、产品价格以及长岭分公司炼油厂加工流程特点和产品质量等要求,建立了适用于该厂的原油选购模型。利用该模型对该企业2002年第三季度进口原油品种进行优化选择,对综合效益好的原油实施采购。实际生产数据表明,该模型比较准确。  相似文献   
137.
新疆油田微生物开采稠油技术研究及矿场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室内筛选复壮,选育出对克拉玛依稠油具有显著降粘作用的微生物菌种.室内降粘实验结果表明,菌种对稠油的降粘率可达70%,同时菌种可以改善稠油的流体性质.原油族组分分析结果表明,菌种能够降解稠油中的非烃和长链饱和烃.首次在克拉玛依油田进行了6口井的微生物吞吐开采稠油矿场试验,累计增油865t.  相似文献   
138.
对极端海况进行了环境荷载的联合概率分析。引入了整体不确定性和敏感性分析理论,利用非正态过程、具有不同相关性的多变量随机模拟技术,求解结构的失效概率。提出结构失效分析的新方法,并利用DNV提供的历史数据,对结构失效的后果做了适当分析。以埕北12-C井组平台为实例,对平台甲板高程(Air Gap)失效分析进行了实例计算。结果表明,使用多维联合极值分布理论及相应的求解方法,是离岸工程结构物风险评估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9.
王亭 《石油仪器》2005,19(5):29-31
文章通过对五口井的现场应用介绍,阐述了快速色谱分析技术在油气层识别和解释方面的准确性,探讨了该技术在薄油气层的发现和评价、快速钻进条件下油气层的发现、对油气层全烃组份变化的统一、水平井的地质导向以及排除钻井液添加荆对油气显示的影响五个方面的优势,从而论证了快速色谱分析技术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0.
松辽盆地南部岩性圈闭识别技术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寻找隐蔽油气藏一直是油气勘探中的难题,我国东部吉林油田的中浅层已进入高成熟勘探阶段,油气勘探已由早期的构造圈闭勘探转变为现今的以隐蔽圈闭勘探为主的阶段。本文针对松辽盆地南部的西部前缘带三维连片工区及伊通地堑岔路河断陷,综合应用构造精细解释、声波曲线重构波阻抗反演、层序地层学、地震相及沉积(微)相分析、模型正演、地震属性分析、频谱分解及三维可视化等技术手段,所提供的多口探井获得工业油气流或有良好的油气显示,取得了较好的解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