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4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8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41篇
化学工业   101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404篇
水利工程   1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2篇
原子能技术   10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产柚苷酶菌株的初步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柚苷酶作为沙田柚和柑桔果实中主要苦味物质的分解酶有望在深加工生产中得到应用。本研究在沙田柚树林下土壤和沙田柚皮腐烂液中分离了多株产柚苷酶菌株,其中A09产酶最高,摇瓶产酶达263U/mL,初步确定为黑曲霉。研究发现菌株A09的产酶过程需要柚苷诱导,该菌株具有较好的选育潜力。  相似文献   
72.
烟曲霉生物吸附剂对活性艳红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具有高效吸附作用的真菌烟曲霉制成生物吸附剂后用于偶氮染料活性艳红X-3B的吸附,研究了初始pH值、金属离子、盐度和脲对吸附容量的影响,并比较了生物吸附剂和粉状活性炭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pH值对生物吸附剂吸附活性艳红X-3B的影响较大,吸附容量随pH值升高而降低;二价金属离子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不大于1mg/L)对生物吸附剂的吸附性能具有一定的协同促进作用;NaCl对生物吸附剂的吸附性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相同条件下,生物吸附剂对X-3B的吸附容量较粉状活性炭高。  相似文献   
73.
试验对分离得到的霉菌进行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活性鉴定,获得了一株同时具有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活性的新霉菌。经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初步认定其为一株未被报道过的米根霉,将其命名为Rhizopusoryzae TZY1。Rhizopus oryzae TZY1与保藏酿酒酵母进行餐厨垃圾共发酵,在没有外加任何酶类的条件下,发酵后大部分的淀粉及纤维素被利用,发酵乙醇产率与糖化发酵结果大致相等。发酵后经检测,淀粉的利用率在88%以上,纤维素的利用率在84%左右,较之同步糖化发酵,该方法可以部分避免由于酶失活而使乙醇产率降低的问题,并且不需外加糖化酶类,节约了成本,具有良好的产业化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4.
在米根霉发酵产L- 乳酸过程中,采用CaCO3 作为中和剂会造成下游分离过程中膜堵塞和环保压力,因此以NH3·H2O 和NaOH 替代CaCO3 作中和剂,对米根霉发酵产L- 乳酸的工艺条件和发酵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添加CaCO3 后L- 乳酸产量平均提高7.3 倍;NaOH、NH3·H2O 作为中和剂的最佳浓度及质量分数分别为10mol/L、25%,以该条件进行发酵72h 得菌丝体小球直径分别为0.2~1.2mm 和1.2~2.2mm,残糖含量分别为2.58g/L 和1.37g/L,L- 乳酸产量分别为74.34g/L 和80.61g/L。  相似文献   
75.
研究玉米芯作为部分替代碳源及载体固定化米根霉R-1发酵L-乳酸的工艺条件,考察玉米芯作为替代碳源的利用率及作为载体的添加比例和最佳粉碎粒度。研究表明:米根霉R-1以玉米芯为碳源,其利用率达14.9%;玉米芯作为部分替代碳源与葡萄糖混合发酵时最佳比例为1:4,此比例下葡萄糖对L-乳酸的转化率高达82.5%,较纯葡萄糖发酵提高了14.6%;玉米芯载体的最佳粉碎粒度为40目,此条件下米根霉R-1发酵混合碳源产酸达到34.68g/L,并形成直径为0.5~1.0mm具有连续发酵能力的固定化菌丝球,连续发酵6批,葡萄糖对L-乳酸的平均转化率为83.1%。由此得出,玉米芯可以作为良好的载体及原料直接发酵产L-乳酸。  相似文献   
76.
以培养基配方(糖化液、蛋白胨、酵母膏、麦芽粉添加量)和培养条件(培养温度、pH、培养时间、接种量)的单因素试验结果为 依据,选取糖化液质量分数、培养时间、pH和培养温度4因素,以发酵液中L-乳酸含量为评价指标,基于Box-Behnken试验设计响应面 法优化了米根霉发酵木薯淀粉产L-乳酸的发酵工艺参数。 结果表明,最优发酵工艺参数为糖化液26%、蛋白胨6 g/L、酵母浸膏4 g/L、 麦芽粉10 g/L、KH2PO4 0.3 g/L、MgSO·4 7H2O 0.4 g/L、ZnSO4·7H2O 0.3 g/L、CaCO3 45 g/L、培养时间80 h、培养温度29 ℃、初始pH 5.5、接 种量6%。 该优化条件下,发酵液中L-乳酸的含量可达84.33 g/L,发酵液中葡萄糖对L-乳酸的转化率为71.34%,其光学纯度为75.62%, 比旋光度为+2.12。  相似文献   
77.
米曲霉是发酵酱油的主要菌种,为了更加具体了解米曲霉发酵酱油过程中典型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形成,该研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仪对沪酿3.042米曲霉单菌种发酵高盐稀态酱油在不同发酵阶段的酱醪进行挥发性风味物质检测,并与12种市售高盐稀态酱油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酱醪发酵0~6个月的过程中,醇酚类、酸类物质、酯类物质、含氮化合物含量逐渐增加,挥发性风味物质之间组成比例更加协调,典型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包括乙醇、乙酸、3-甲基丁酸、苯乙酸乙酯、十六酸乙酯、2,5-二甲基吡嗪、2,3,5-三甲基吡嗪、苯甲醛、苯乙醛,与市售酱油中典型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相同,这些物质保证了酱油风味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78.
吴娱  王开萍  唐正江  汤飞  刘国庆 《食品科学》2016,37(17):185-189
研究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 As-W.6对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的降解作用。经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检测,不同初始质量浓度的DON经菌株As-W.6发酵7 d后,降解率均在35%以上;发酵14 d后,降解率均在90%以上;同时该菌株中提取的降解酶对不同初始质量浓度DON的降解率均达70%以上。对降解产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ass spectrometry,HPLC-MS)分析检测,结果显示DON经该降解菌降解后,相对分子质量从原来的295.1变为281.2,减少了13.9,说明DON确实被该菌降解成为另一种物质。  相似文献   
79.
八公山腐乳酿制过程中毛霉和根霉的前期发酵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公山腐乳前期发酵工艺对其总体风味具有重要影响,围绕腐乳酿制中常用的总状毛霉(Mucorracemosus)和米根霉(Rhizopus oryzae)开展工艺探索具有重要意义。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和接种量为影响因子,以蛋白酶活力为评价指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总状毛霉和米根霉发酵腐乳的前期发酵条件,比较最优条件下二者前期发酵分泌酶系和氨基酸。研究结果表明总状毛霉的前期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60 h、发酵温度24 ℃、接种量1.0×105 CFU/mL,此时分泌产蛋白酶活力为42.79 μg/mL;米根霉的前期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50 h、发酵温度32 ℃、接种量1.0×105 CFU/mL,此时分泌产蛋白酶活力为33.51 μg/mL。通过对二者前期发酵的情况比较分析可知:总状毛霉发酵前期产物中蛋白酶活力高于米根霉,而淀粉酶、糖化酶、脂肪酶活力低于米根霉。总状毛霉发酵产物的氨基酸总量高于米根霉,但其中呈味氨基酸和疏水氨基酸差别不大。两种菌的前期发酵互有优势,为协同作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0.
对米曲霉菌株Aspergillus oryzae Cs007产酯水解酶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单因子实验确定最佳碳源为橄榄油、最佳氮源为蛋白胨、最佳表面活性剂为阿拉伯胶;再利用Plackett-Burman设计筛选出具有显著效应的3个因素:蛋白胨、KH2PO4、阿拉伯胶;然后通过最陡爬坡实验和响应面法(RSM)分析确定了显著因素的最优水平;最后通过单因子实验确定最佳摇床转速和培养时间。优化后的产酶条件为:橄榄油1%(体积分数),蛋白胨1.76%(质量浓度),KH2PO40.11%(质量浓度),MgSO40.05%(质量浓度),NaCl 0.05%(质量浓度),阿拉伯胶0.37%(质量浓度),起始pH值5,培养温度30℃,摇床转速200r.min-1,培养时间48h。优化条件下所产酯水解酶酶活达6.49U.mL-1,比初始酶活2.8U.mL-1提高了1.32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