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465篇 |
免费 | 578篇 |
国内免费 | 160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08篇 |
综合类 | 414篇 |
化学工业 | 562篇 |
金属工艺 | 157篇 |
机械仪表 | 955篇 |
建筑科学 | 474篇 |
矿业工程 | 2084篇 |
能源动力 | 93篇 |
轻工业 | 215篇 |
水利工程 | 103篇 |
石油天然气 | 772篇 |
武器工业 | 20篇 |
无线电 | 276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89篇 |
冶金工业 | 418篇 |
原子能技术 | 21篇 |
自动化技术 | 24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29篇 |
2022年 | 144篇 |
2021年 | 191篇 |
2020年 | 222篇 |
2019年 | 86篇 |
2018年 | 119篇 |
2017年 | 100篇 |
2016年 | 145篇 |
2015年 | 186篇 |
2014年 | 418篇 |
2013年 | 395篇 |
2012年 | 629篇 |
2011年 | 601篇 |
2010年 | 404篇 |
2009年 | 346篇 |
2008年 | 361篇 |
2007年 | 441篇 |
2006年 | 391篇 |
2005年 | 313篇 |
2004年 | 286篇 |
2003年 | 266篇 |
2002年 | 227篇 |
2001年 | 181篇 |
2000年 | 172篇 |
1999年 | 116篇 |
1998年 | 86篇 |
1997年 | 87篇 |
1996年 | 53篇 |
1995年 | 53篇 |
1994年 | 41篇 |
1993年 | 22篇 |
1992年 | 18篇 |
1991年 | 21篇 |
1990年 | 15篇 |
1989年 | 12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4篇 |
1985年 | 1篇 |
1980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LI SongLin LAI XiaoLing LIU BaoFeng WANG ZhiSuo HE JiaYong & SUN Yi Geophysical Prospecting Center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Zhengzhou China Seismological Bureau of Henan Province Zhengzhou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英文版)》2011,(6)
A 2-D model of lithospheric velocity structures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was obtained using data from the Zhucheng-Yichuan deep seismic sounding profile.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great differences in lithospheric structures between two sides of Taihang Mountain.In the eastern region,the lithosphere is thinner,with a thickness of about 70-80 km,while in the western region,the thickness is 85-120 km.There is a jump of the lithospheric thickness across Taihang Mountain gravity anomaly b... 相似文献
12.
四川盆地龙门山北段隐伏构造带特征及其油气勘探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4年以来,四川盆地西北部(以下简称川西北)龙门山山前带双鱼石地区上古生界天然气勘探获得重大发现,先后在中二叠统栖霞组、中泥盆统观雾山组钻获多口工业气井。随着勘探工作的稳步推进,深入开展龙门山逆冲推覆构造前锋带—山前带构造特征研究,是认识该区上古生界气藏特征、拓展油气勘探领域的重要前提。为此,基于新部署的线束三维地震、重磁电资料以及ST9等井的实钻成果,解剖了龙门山逆冲推覆构造前锋带—山前带的构造特征,进而分析了该区隐伏构造带的构造特征、天然气成藏条件和勘探前景。结果表明:(1)龙门山逆冲推覆构造前锋带(1)号隐伏断裂之下发育大型隐伏构造带,其地层受挤压褶皱变形,发育下三叠统嘉陵江组以下的海相地层;(2)由南到北(1)号断裂底部滑脱层位由浅变深,从南部的寒武系滑脱,向北部逐渐转换为基底卷入,古生界及其以上地层整体抬升,越向北抬升幅度越大,断裂上下盘之间的位移距离、褶皱幅度也越大,北部相对南部上古生界构造整体抬升约1 500 m;(3)在剑阁以西—广元地区,(1)号断裂东侧整体表现出"三级台阶"的构造格局。结论认为:龙门山逆冲推覆构造前锋带(1)号断裂下盘隐伏构造带面积达1 800 km2,具有优越的天然气成藏条件,其中观雾山组和栖霞组储集条件、保存条件好,是川西北深层海相层系天然气勘探拓展寻找新突破的重要领域,具有现实的油气勘探意义。 相似文献
13.
14.
15.
Ayachi Mohsen 《Analog Integrated Circuits and Signal Processing》2003,36(3):199-206
This paper describes a new transimpedance amplifier for fast current pulses delivered by high energy particle detectors. The choice of a bipolar technology allowed a 100 low input impedance and a rise time down to 1 nS. The fully differential current mode architecture provides an excellent linearity and a large versatility as for its transimpedance, bandwidth and power consumption. 相似文献
16.
17.
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M OCC II(多端输出第二代电流传输器)的单输入三输出二阶滤波器电路模型,由该模型可得出几种不同的滤波器电路,每种滤波器电路都由四个M OCC II、两个接地电容和电阻组成。不但能同时实现二阶高通滤波、低通滤波和带通滤波功能,还可以通过对输出端的直接组合,实现带阻和全通滤波功能及其他任意形式的二阶信号传输功能。滤波器的角频率和品质因数独立可调,应用非常灵活。与同类滤波电路相比较,该电路不但结构简单,而且使用灵活,有利于集成。同时,对其中一种滤波器的滤波特性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滤波器的滤波性能良好,电路模型完全正确。 相似文献
18.
浅层油气运聚理论与渤海大油田群的发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渤海油区年产原油3 000×10~4t,约占中国海洋石油产量的70%。渤海油区位于渤海湾新生代陆内裂谷盆地的中东部,勘探面积约4.5×104km2。渤海油区具有鲜明的石油地质特征:著名的郯庐大断裂纵贯渤海,新近纪断裂活动强烈,促进石油的纵向运移,但不利于油藏的保存;中新世—上新世发育河湖相沉积,上部储-盖组合广泛分布,为浅层石油富集创造了条件;古近系生油岩埋藏深,新近系储-盖层较浅,石油垂向运移距离远,运移途径复杂。针对渤海复杂的石油地质条件,经过20年认识—实践—再认识的探索,提出1大断裂-砂体"中转站"模式运移能力强、2小断层及走滑断裂运移油气能力弱、3地层—断层组合关系控制油气富集部位、4临界盖层控制断裂活动带油田形成、5圈闭汇油面积大小决定油田规模、6主力油田展布可分为凸起与凹陷富集型、7小凸起上的披覆背斜利于形成大油田7项创新学术思想,构成了浅层油气运聚理论并指导勘探,渤海勘探团队在短期内高效发现了7个大油田、17个中型油田,共27×10~8 m~3地质储量,奠定了中国第二大油区的储量基础。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了强力输送带横向断裂预报的重要性及其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找出了皮带图象模糊的原因,提出了图象补偿方法,并由硬件和软件来实现,达到了实时、直观、准确、快速地全面监视皮带内钢绳芯的状况。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