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1篇
  免费   49篇
综合类   17篇
化学工业   21篇
机械仪表   1篇
轻工业   596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为了建立不同品种苦荞种子的正确分类方法,以11个不同品种的苦荞种子为研究材料,使用扫描仪获取种子彩色图像,通过图像处理软件提取每个种子的特征变量28个,建立了一个包含11个品种440个苦荞种子,12 320个数据的矩阵。通过逐步法筛选有效特征变量,并利用有效变量构建判别模型。结果表明,筛选出的18个变量中,颜色变量为苦荞品种判别的主要变量。颜色变量和形态变量相结合,构建的贝叶斯判别模型,回判正确率达到了96.8%,交互验证正确率达到了94.7%。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和现代统计方法,能有效地对苦荞种子的颜色与形态特征进行精确量化和快速分析,可作为不同品种苦荞种子分类鉴别的一种客观,准确、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2.
以苦荞籽粒为原料,分析了浸种和萌发温度及时间对苦荞籽粒总黄酮含量、γ-氨基丁酸(GABA)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率、发芽率及芽长的影响,并优化了其萌发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苦荞籽粒的最佳萌发条件为:浸种温度20℃、浸种时间8h、萌发温度26℃、萌发时间98h。该条件下,萌发苦荞的总黄酮含量为10.34mg/g,是对照组的2.27倍;GABA含量为2.86mg/g,是对照组的1.17倍。制茶后,萌发苦荞茶总黄酮质量浓度为7.678mg/100mL,是对照组的3.71倍;GABA质量浓度为13.142mg/100mL,是对照组的1.63倍;茶汤的颜色、透明度、香气、滋味、总分等感官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萌发处理可以提高苦荞茶的总黄酮含量、GABA含量及感官品质。  相似文献   
93.
研究不同比例荞麦日粮,对高胆固醇脂血症小鼠肠道胆固醇吸收和排出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小鼠分别饲喂AIN-93M标准饲料空白组,高胆固醇饲料模型组、高胆固醇饲料+荞麦低剂量组、高胆固醇饲料+荞麦高剂量组,饲喂12周。结果显示,不同比例荞麦日粮均能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修复小肠受损结构。相对于模型组,荞麦日粮组能提高小肠的ABCG5/ABCG8(ATP 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subfamily G members 5/8)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量,减少NPC1L1(Niemann-Pick type C 1 like 1)蛋白的mRNA表达量,进而减少小肠对胆固醇的吸收。不同比例的荞麦日粮可以极显著升高小鼠肠ABCA1、SR- B1基因表达,提升肠道中胆固醇的逆向转运。相比模型组,高比例荞麦日粮大幅度促进肠道菌群的丰度,而低比例荞麦日粮对肠道菌群的丰度有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94.
目的:筛选荞麦及其制品中总黄酮含量测定的可行性方法。方法:以芦丁和槲皮素为标准品,利用直接法、NaNO2-Al3+-NaOH法、AlCl3法三种比色法扫描标准品及样品的光谱图,并通过光谱重复性、精密度、稳定性、加标回收试验对所选方法进行评价。结果:直接法不适合甜荞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且受酚酸类物质干扰极大,使得该法检测结果不可靠:NaNO2-Al3+-NaOH法紫外区5个波长的吸光度值重复性较差,可见区的最大吸收波长易受酚酸类物质的干扰,该法检测结果偏高:AlCl3法基本不受酚酸类物质的影响,光谱重复性好、精密度高、稳定性好、平均回收率为90.1%,在0.0~0.5mg/mL范围内标准品浓度与吸光度值成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5,显色后2 h内吸光值稳定。结论:AlCl3法可行实用,适合作为测定荞麦及其制品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95.
96.
仇菊  朱宏  吴伟菁 《食品科学》2021,42(15):129-135
本研究采用苦荞麸皮粉中提取的膳食纤维对高脂/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小鼠进行干预,比较苦荞麸皮粉中的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和不可溶性膳食纤维(insoluble dietary fiber,IDF)的含量及作用差异,解析苦荞中SDF及IDF对调控糖尿病小鼠血糖及血脂代谢作用的贡献。结果:苦荞麸皮中IDF的质量分数((19.52±0.21)%)约为SDF((4.02±0.19)%)的5 倍;相同干预剂量下SDF比IDF能更有效地发挥降血糖作用,但当IDF干预剂量达到SDF的5 倍时,IDF降低血清中的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效果更显著(P<0.05),并且能够和SDF一样有效促进胰岛素分泌并改善糖耐量、降低肝脏中总胆固醇水平、促进短链脂肪酸的产生。结论:苦荞SDF和IDF均具有改善糖耐量、降低血清及肝脏中脂肪积累的功效,且都与盲肠中短链脂肪酸含量的增加密切相关;研究揭示了苦荞SDF及IDF在量效关系上的差异,为充分理解谷物中不同膳食纤维的糖脂调控功效提供了科学证据。  相似文献   
97.
以苦荞麦和黄豆为原料,制作一款低盐荞麦豆酱。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荞麦豆酱的模糊感官评分为响应值,采用Box- 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试验对低盐荞麦豆酱的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并对其产品质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低盐荞麦豆酱的最优发酵工艺为:发酵时间59 d、荞麦粉添加量30%、发酵温度38 ℃、食盐添加量8%。在此优化条件下,低盐荞麦豆酱的感官评分为(88.49±0.25)分,氨基酸态氮、水分含量分别为(0.78±0.02) g/100 g、(43.22±1.92) g/100 g,其理化和微生物指标均符合相关国标要求。该结果可为低盐荞麦豆酱的开发和生产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8.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荞麦冷面中芦丁含量的分析方法。采用甲醇-水(体积比1∶1,含0.1%硼砂保护剂)超声提取冷面中的芦丁,在Shimpack VP-ODS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上,以甲醇-1%冰乙酸(40∶60,体积比)为流动相分离,紫外检测器257 mm波长检测。采用外标法定量,该方法在0.25μg/mL~50.0μg/mL浓度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997,加标回收率均在95%以上,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2.4%,方法最低检出限为1.25 mg/kg。该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灵敏度高,样品前处理简便易行等优点,为荞麦冷面的生产加工和检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9.
冷藏条件下荞麦淀粉回生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荞麦食品一般在冷藏条件下贮藏,研究冷藏贮藏过程荞麦淀粉的回生规律有利于确定荞麦食品适宜的贮藏条件.本实验以荞麦淀粉为原料,研究淀粉乳浓度和冷藏时间对荞麦淀粉回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荞麦淀粉浓度为1%和10%时,0℃贮藏荞麦淀粉回生率较高,达到30%以上,5%、15%和20%浓度下2℃和6℃下贮藏淀粉回生率高.荞麦淀粉浓度高于5%时冷藏容易回生.电镜图片显示,荞麦淀粉呈现不规则块状,有凸起和凹陷截面,颗粒直径为1~10μm,部分颗粒表面有针扎状小孔.荞麦回生淀粉呈粘状结构.荞麦淀粉吸附碘后的最大可见吸收波长为564nm,而回生后荞麦淀粉没有最大可见吸收波长.  相似文献   
100.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苦荞多糖工艺,并探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应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对多糖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同时探究苦荞多糖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苦荞多糖的最优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15.69(g/mL)、超声波提取温度61.05℃、超声波提取时间65.5min,在此条件下多糖得率为4.41%。苦荞多糖对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清除作用明显,且具有一定的还原能力,是一种良好的天然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