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9篇
化学工业   26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1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369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利用自动热解析器热脱附和气质联用仪从栗蘑中鉴定出二十一种挥发性香味成分。其中醇类物质主要有2-丁基-1-辛醇、2-丙基-1-戊醇;醛类化合物中含量较高的癸醛、3,5,5-三甲基己醛有很强的果香味;酮类物质中的2,5-二苯基-2,5-环己二烯-1,4-二酮有着浓郁的植物芳香;其他一些化合物如呋喃类、烷烃类、酯类等在栗蘑风味中起着调和和互补的作用。栗蘑的香味不是单一化合物所能够体现出来的,而是组分相互作用、相互平衡的效果。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认识和了解食用菌的风味价值以及更有效地利用我国食用菌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2.
本研究以板栗加工的废弃物板栗壳为原材料,以期得到板栗壳中鞣质的最佳提取工艺,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考察。通过分析比较筛选出了板栗壳鞣质提取最佳溶剂为乙醇,较优提取方法为回流法,并在此基础上实施了乙醇浓度、料液比和提取时间三个单因素实验和以此为依据的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回流法提取板栗壳鞣质的最佳工艺条件为:25%乙醇为提取溶剂,提取时间为2 h,料液比为1∶10.5(g∶m L),在该条件下,板栗壳鞣质的提取量为14.617 mg/g;DPPH实验结果表明板栗壳鞣质粗提物具有较强的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可以作为一种天然抗氧化剂予以开发。   相似文献   
63.
优化半仿生提取(SBE)板栗花黄酮提取工艺,并研究板栗花黄酮的抑菌活性。利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优化工艺参数,以抑菌圈及最小抑制浓度(MIC)为指标来评价板栗花黄酮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SBE板栗花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10 min,提取温度80℃,料液比为1∶20(m∶V);在最佳工艺参数条件下,SBE板栗花黄酮的得率为6.76%±0.11%。三种供试菌株对提取的板栗花黄酮的敏感性从大到小依次为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和啤酒酵母菌,最小抑制浓度分别为2、5、6 mg/m L。   相似文献   
64.
荸荠皮膳食纤维酶化学法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α-淀粉酶与NaOH共同提取荸荠皮膳食纤维的工艺流程及要点。在确定了α-淀粉酶酶解工艺的基础上,以NaOH浓度、NaOH用量、碱解时间、碱解温度为4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正交实验,从而获得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酶化学法在α-淀粉酶用量为0.2mL/g、酶解时间1.5h、NaOH浓度为2%、NaOH用量20mL、碱解温度50℃、碱解时间1.5h的条件下,荸荠皮膳食纤维的得率为29.45%,产品纯度为93.30%,各项指标均优于化学法。   相似文献   
65.
肖玫  郭彤  李毅念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13):201-204
对鳕鱼、板栗复合饼的生产工艺及其配方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实验得到腌制鳕鱼肉馅配方为每500g鳕鱼用葱姜25g、白胡椒10g、料酒和味精少许、把鳕鱼肉切成颗粒、腌制20min;通过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得到鳕鱼饼的最佳配方为每250g面粉添加板栗30g﹑鸡蛋45g﹑腌制鳕鱼肉40g,在160℃下用电磁炉烤制15min。采用该配方和工艺生产出的鳕鱼饼营养丰富,口感酥松,具有独特的鳕鱼风味。   相似文献   
66.
为了提高黔南茶园夏、秋茶茶树鲜叶的利用率,以夏季都匀毛尖茶为原料,利用固态发酵的方法,旨在研发一款嫩栗香型都匀毛尖茶醋。结果表明:在32℃、85%恒温光照培养箱中,以6g茶叶发酵12d得到的茶醋品质最佳,色泽黄绿色,口感醇和,酸甜爽口,醋味中带有糯米香和嫩栗香,其中糖度为17.47%,酒精度为8.1%,pH为3.47,酸度为213.33Mv,ΔE值达到27.36;铜、锌、铁等理化指标及菌落总数、大肠菌数、霉菌和酵母等微生物限量均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67.

目的:获得易消化且具抗氧化作用的板栗蒸制品,促进板栗药食功能的开发与利用。方法:以黄精、陈皮、山楂提取液对板栗进行蒸制加工,总多糖含量、感官评价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L9(34),优选陈皮、山楂、黄精三种药食两用中药辅料用量;通过炭末推进法观察蒸制前后板栗对正常小鼠小肠运动的影响;通过D-半乳糖诱导小鼠产生氧化应激,分离小鼠血清,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过氧化氢酶(CAT)、血红素加氧酶(HO-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根据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结果,黄精、陈皮、山楂提取液蒸制板栗的配方为:91.95%板栗、陈皮3.45%、山楂2.30%、黄精2.30%,其总多糖含量为:97.10±0.16 mg/g;炭末推进实验结果显示蒸制板栗组小鼠小肠炭末推进率高于板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ELISA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血清中CAT、HO-1、SOD、GSH-Px 4种抗氧化酶活性水平均降低(P<0.05),且MDA含量增高(P<0.05);维生素C组、板栗组、组血清中CAT、HO-1、SOD、GSH-Px水平升高(P<0.05),MDA水平降低(P<0.05),其中蒸制板栗多糖组较板栗多糖组的CAT水平更显著升高(P<0.05)。结论:本研究提供一种药食两用板栗蒸制品,较正常板栗更易消化且抗氧化抗衰老活性更强。

  相似文献   
68.
板栗脱壳设备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艳华  党新安 《机械》2004,31(7):45-47
通过对现有板栗脱壳方法优缺点的对比,研究开发出了一种新型板栗脱壳设备,由真空爆壳机和机械剥壳机组成。  相似文献   
69.
A tannins-rich chestnut extract was used to enhance the antioxidant and antibacterial properties of chitosan-based film materials. The favourabl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novel material enable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preparation of the sachets that were used for packing and storage of filled fresh pasta. The fresh pasta ageing progressed in conventional refrigerated storage conditions of 8 °C with 60 ± 2% relative humidity in the absence of light for 60 days. The rapid moisture mobility between a starchy food and sachets during the first 9 days of storage induced retrogradation of the fresh pasta, whereby total phenolic content show dependency on moisture throughout the shelf life. Active components within the sachet prevented microbial growth on the food surface during the entire 60 days.  相似文献   
70.
以板栗基营养米消减值为指标,机筒温度、物料含水率、螺杆转速和模头孔数为影响因素,在单因素研究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经Design-Expert7.0.0软件处理,建立反映因素对指标影响的数值模型,并分析模型各因素之间交互作用对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机筒温度为74℃,物料含水率为30.66%,螺杆转速为230r/min,模头孔数为6的条件下,经多次试验消减值稳定在153cp左右,满足良种稻米对蒸煮米饭消减值小于300cp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