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178篇 |
免费 | 1450篇 |
国内免费 | 975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620篇 |
技术理论 | 1篇 |
综合类 | 952篇 |
化学工业 | 453篇 |
金属工艺 | 237篇 |
机械仪表 | 1164篇 |
建筑科学 | 1531篇 |
矿业工程 | 244篇 |
能源动力 | 171篇 |
轻工业 | 378篇 |
水利工程 | 204篇 |
石油天然气 | 302篇 |
武器工业 | 75篇 |
无线电 | 1514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747篇 |
冶金工业 | 318篇 |
原子能技术 | 198篇 |
自动化技术 | 349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8篇 |
2023年 | 207篇 |
2022年 | 372篇 |
2021年 | 456篇 |
2020年 | 429篇 |
2019年 | 309篇 |
2018年 | 304篇 |
2017年 | 378篇 |
2016年 | 431篇 |
2015年 | 479篇 |
2014年 | 726篇 |
2013年 | 628篇 |
2012年 | 803篇 |
2011年 | 845篇 |
2010年 | 708篇 |
2009年 | 705篇 |
2008年 | 600篇 |
2007年 | 689篇 |
2006年 | 615篇 |
2005年 | 529篇 |
2004年 | 390篇 |
2003年 | 356篇 |
2002年 | 308篇 |
2001年 | 212篇 |
2000年 | 168篇 |
1999年 | 135篇 |
1998年 | 115篇 |
1997年 | 95篇 |
1996年 | 98篇 |
1995年 | 93篇 |
1994年 | 80篇 |
1993年 | 73篇 |
1992年 | 47篇 |
1991年 | 32篇 |
1990年 | 23篇 |
1989年 | 21篇 |
1988年 | 18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5篇 |
1981年 | 4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1971年 | 1篇 |
1959年 | 3篇 |
1957年 | 1篇 |
195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为了提高人脸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算法中残差补偿步骤的效果,提出一种通用的基于内容相似图像块线性组合逼近的残差补偿框架,不经过搜索步骤,使用训练集人脸图像同一内容的图像块来进行运算。所提框架中的全局重建步骤,可以使用不同的重建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这种框架下的残差补偿方法,相比经典的邻域嵌入残差补偿方法,可以更好地恢复出初步重建的人脸图像细节信息。因为这是一种通用的残差补偿方法,从而可以推测凡使用邻域残差补偿的算法,均可借助本算法框架将重建结果进一步的提升。 相似文献
52.
NURBS曲面重构与点云-曲面误差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通过对某汽车零件进行光栅扫描、解相和去包裹处理,获取物体三维点云数据,对点云数据进行降噪、精简和网格化处理。然后根据点云曲率分布云图将点云数据分割成11块区域,首先对A区域点云数据进行曲面拟合,生成4×4阶均匀曲面,然后对其余分块点云数据分别进行曲面拟合,最后通过曲面延伸、拼接、倒角、修剪等处理,获取物体NURBS自由曲面,总体点云-曲面误差为0.2645 mm,并且曲面间符合G1相切连续和法向曲率连续,解决了在曲率较大的地方拟合误差较大的问题,提高了曲面的重构精度。 相似文献
53.
在对信号稀疏性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将具有稀疏描述能力的拉普拉斯分布用于描述信号的先验分布,基于贝叶斯法,利用信号采样值、拉普拉斯先验分布和高斯似然模型,推导信号的后验概率密度估计;最后将最大后验概率(MAP)估计过程转化为加权迭代L1范数的最小化问题。在求解过程中,与非加权的L1范数法进行对比表明,信号重构性能明显提高;通过实验计算,详细讨论了其中一些参数的取值原则和范围;针对稀疏度不同的信号,随着信号非零点数的增加,本文算法重构结果明显优于基追踪(BP)和(OMP)法;与同类的IRL1算法相比较,本文算法更具普遍性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54.
55.
测控通信系统的资源重组将是飞行器测控通信系统的发展方向。在中频实现测控终端重组的基础上,通过对射频重组构架的分析,得出了射频交换网络的性能和射频远距离传输的性能直接影响射频重组的可行性,提出了一种可行的全系统资源重组的测控体系构架,即采用微光电子射频交换网络与射频光波传输技术实现射频信号大规模交换及远距离传输,再结合中频重组以实现全系统资源重组,并对相关性能进行了分析。所提出的设计思路可供测控通信系统实现全体系的资源重组借鉴及参考。 相似文献
56.
针对视频人脸识别中由于人脸畸变、表情变化等非刚性变化导致无法精确配准和重建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级自由变形配准的超分辨率重建算法。首先,利用低分辨率FFD网格全局配准,引入边缘配准度量到差平方总和准则;然后,将全局配准后的图像和基准图像划分成一系列对应子图对,使用高分辨率FFD网格对相关系数小的子图对进行局部配准;最后,采用凸集投影算法对多帧低分辨率图像重建SR人脸图像,并利用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完成人脸识别。在标准视频库Choke Point和自己搜集的人脸视频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在人脸畸变和表情变化很大的情况下,本文算法也能够精确配准和重建人脸图像,相比其它几种视频人脸识别算法,本文算法取得了更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57.
图像重建算法是电容层析成像系统研究的关键技术,寻找一种重建图像速度和重建图像质量都能满足工业应用要求的图像重建算法是十分必要的。基于信赖域方法的共轭梯度算法是在普通共轭梯度算法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的图像重建算法,提高了图像重建的质量与速度。 相似文献
58.
59.
夏平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1,23(3):113-114
针对影像专业学生的特点,将信息处理、图像重建的理论与X线-CT成像,核磁共振成像的实际应用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努力提高学生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60.
Wen Zhang Fangyuan Cheng Meng Wang Jia Xu Yuyu Li Shixiong Sun Yue Xu Liang Wang Leimin Xu Qing Li Chun Fang Yuhao Lu Jiantao Han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2023,33(42):2304008
Rapidly increasing demand for energy density in consumer electronics is eager for developing high-voltage LiCoO2 (LCO). However, some great challenges such as severe phase transition and surface instability negate the cycle life of LCO operated at high-voltages (≥4.6 V). Herein, a chemical reconstruction strategy is proposed to form a collective surface of LCO through an interdiffusion reaction of MgHPO4·3H2O (MP) so as to extend the cycle life of high-voltage LCO. The collective surface renders a three-layer configuration that demonstrates an amorphous Li3PO4 outmost layer, a spinel-like layer beneath, and a Mg diffusion layer within LCO bulk. MP with relatively low hardness enables the uniform precoating via mechanical mixing, followed by a sintering process to undergo an interdiffusion reaction. Li3PO4 is an intrinsic electrochemical stabilizer against interfacial side reactions. The spinel-like compounds build a high-voltage-stable surface against irreversible O2 release. In addition, Mg diffuses into the bulk lattice to suppress irreversible phase transition during the deep delithiation of LCO. Therefore, such modified LCO with a collective surface exhibits ultralong life with capacity retention of 82% after 1000 cycles at 1 C within 3.0–4.6 V and stable operating at 4.7 V or elevated temperature (45 °C).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