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654篇
  免费   12280篇
  国内免费   6550篇
电工技术   16981篇
技术理论   16篇
综合类   7928篇
化学工业   13753篇
金属工艺   6281篇
机械仪表   5785篇
建筑科学   11936篇
矿业工程   3609篇
能源动力   17071篇
轻工业   7299篇
水利工程   2606篇
石油天然气   3974篇
武器工业   1265篇
无线电   1019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060篇
冶金工业   4951篇
原子能技术   1690篇
自动化技术   10083篇
  2024年   562篇
  2023年   2606篇
  2022年   3971篇
  2021年   4689篇
  2020年   4915篇
  2019年   4283篇
  2018年   3595篇
  2017年   4347篇
  2016年   4744篇
  2015年   4818篇
  2014年   8231篇
  2013年   7503篇
  2012年   8943篇
  2011年   9674篇
  2010年   7182篇
  2009年   7195篇
  2008年   6348篇
  2007年   7318篇
  2006年   6124篇
  2005年   4940篇
  2004年   4222篇
  2003年   3671篇
  2002年   3075篇
  2001年   2639篇
  2000年   2237篇
  1999年   1798篇
  1998年   1426篇
  1997年   1094篇
  1996年   983篇
  1995年   757篇
  1994年   665篇
  1993年   525篇
  1992年   446篇
  1991年   349篇
  1990年   276篇
  1989年   231篇
  1988年   201篇
  1987年   140篇
  1986年   111篇
  1985年   142篇
  1984年   112篇
  1983年   73篇
  1982年   87篇
  1981年   41篇
  1980年   51篇
  1979年   29篇
  1978年   18篇
  1977年   18篇
  1974年   12篇
  1951年   1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51.
TiO_2直接电解还原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SEM、EDS、XRD等方法对TiO2直接电化学还原产物进行分析,指出TiO2电极的还原是从外向内由高价到低价再到金属逐步进行的。对还原过程中电流、还原气相产物的分析结果表明:还原过程电流效率低,并且电流效率随电解时间延续而降低,阳极产物CO、CO2与阴极中间产物Ca发生副反应以及副反应产物炭黑造成电流短路是电流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提高电流效率的途径有两条:一是增大阴、阳极间距,减小副反应的发生;二是使电解池表面熔盐不断导出,或采取某一隔离措施,使副反应产生的炭黑在阴、阳极之间不造成电流短路。  相似文献   
952.
本文通过对液压夹轨装置结构和机理分析,指出原设计夹轨装置预留压紧量(Smax-S)不足是导致夹轨装置锁不紧的主要原因,并对相应间隙和零件进行了调整和改造,解决了拖车的锁紧问题。  相似文献   
953.
采用悬浮熔炼方法合成了FeSb合金,并研究了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发现,虽然FeSb的容量低于纯锑。但其循环稳定性要优于纯锑。本实验采用恒电流间隙滴定技术(GITT)测定了在嵌锂过程中锂离子的化学扩散系数,在30℃时,该值在10^-12cm^2s^-1~10^-10cm^2s^-1范围内。  相似文献   
954.
不同Co含量Mm(NiCoMnAl)5贮氢合金的低温放电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40℃条件下Co含量对AB5型贮氢合金的放电容量、氢化物分解的稳定性及氢在贮氢合金中的扩散系数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Co含量的增大,晶胞体积增大,氢化物分解的焓变增大,低温放电容量减小。氢扩散是影响贮氢合金的低温放电性能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55.
利用第一原理计算方法可分析和预测锂-金属氧化物电池正极材料在Li离子嵌入脱出过程中的电势和稳定性等性能。本文详细介绍了第一原理计算方法的理论背景以及目前LiCoO2正极材料计算研究的现状。利用此方法对LiNiO2及多组分材料掺杂进行研究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956.
基于多元素靶溅射的Andersen-Sigmund关系式,在分析了大量的二、三元素合金溅射稳定态靶表面化学成分的变化之后,发现各元素之间表面结合能之比几乎与靶体化学成分无关。只要给各元素之间设定适当的表面结合能比,就可以很容易地计算出三元合金靶稳定态表面化学成分,至少对于用2keV氩离子轰击的Ag-Pd-Au三元合金靶系来说,其计算结果都与实验值一致。所分析的实验数据是在常温下取得的,所以可不考虑离子轰击诱发的Gibbs偏析,其结论很可能是多元合金靶溅射的一般规律。此外,由Gaidikas等最近所提出的所谓择优溅射中的“基体效应”理论是无实验依据的。  相似文献   
957.
汽车和战车中用钛的动向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详细研究了通过机械合金化(MA)方法制备的Mg50Ni50-x-yMxNy(M,N=Al,Co和Si)系列非晶态贮氢合金的电化学特性。结果表明,该系列MA非晶合金的电化学活化容易,电化学容量高,其中Mg50Ni50合金的最大容量达500mA·h/g,约为晶态合金的10倍;但是它们的化学稳定性较差,容量的循环衰减速率达(10~60)mA·h/g·cycle。通过XRD分析,证实Mg-Ni基合金的性能衰退是由于其中的Mg在碱性溶液中被氧化所引起。  相似文献   
958.
介绍了镍-金属氢化物电池的特性和该类电池所用的稀土贮氢材料及其成份配制、制备工艺、合金添加剂对LaNi_5基合金电极综合性能的影响,以及该类电池的应用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959.
用XRD和SEM测试了稀土基低钻AB5型LaxMm1-x(NiMnSiAlFe)4.7Co0.2(x=0,1)贮氢合金的微观结构,并全面测试了合金在铸态及快淬态下的电化学性能。研究了La替代Mm对铸态及快淬态低钻贮氢合金微观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对合金的电化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La替代Mm使合金的放电容量提高,并使铸态合金的循环寿命由341次提高到370次;La替代Mm使得快淬态合金的循环寿命的增加幅度较小,主要原因是La替代Mm使快淬态合金的晶粒粗化。微观结构测试结果表明:La替代Mm使合金中的第二相消失,并使合金的晶格常数在a轴方向增加,在c轴方向略有减小,晶胞体积增大,这是La替代Mm使合金放电容量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60.
Ti40阻燃钛合金的高温蠕变行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计算了Ti40合金在不同应力、不同温度下的稳态蠕变速率、应力指数及在460℃-540℃范围内蠕变激活能Q=94.0kJ/mol,并以此基础上研究了其蠕变强化机制。实验结果表明:该合金在此温度范围内的蠕变受位错和扩散双重机制控制,晶界移动对蠕变也有一定的贡献。在目前实验条件下,Ti40合金在620℃蠕变性能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