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07篇 |
免费 | 110篇 |
国内免费 | 28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7篇 |
综合类 | 87篇 |
化学工业 | 443篇 |
金属工艺 | 19篇 |
机械仪表 | 16篇 |
建筑科学 | 48篇 |
矿业工程 | 26篇 |
能源动力 | 7篇 |
轻工业 | 961篇 |
水利工程 | 27篇 |
石油天然气 | 19篇 |
武器工业 | 1篇 |
无线电 | 64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54篇 |
冶金工业 | 38篇 |
原子能技术 | 5篇 |
自动化技术 | 1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21篇 |
2022年 | 43篇 |
2021年 | 58篇 |
2020年 | 71篇 |
2019年 | 47篇 |
2018年 | 35篇 |
2017年 | 55篇 |
2016年 | 50篇 |
2015年 | 63篇 |
2014年 | 95篇 |
2013年 | 98篇 |
2012年 | 135篇 |
2011年 | 131篇 |
2010年 | 67篇 |
2009年 | 90篇 |
2008年 | 50篇 |
2007年 | 116篇 |
2006年 | 105篇 |
2005年 | 100篇 |
2004年 | 68篇 |
2003年 | 62篇 |
2002年 | 73篇 |
2001年 | 59篇 |
2000年 | 39篇 |
1999年 | 31篇 |
1998年 | 15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试论绍兴黄酒工艺的成型年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绍兴黄酒用麦曲的时间推断,绍兴黄酒工艺成型于南宋。随着麦作物在南方的推广,南方制曲原料由单一的大米发展为大米和小麦。南宋初期,大批北方人流寓南方,将北方制曲酿酒技术传播到南方。绍兴黄酒融合了南北酿酒技术之精华,创造出北方麦曲加南方米曲酿酒的独特的绍兴黄酒工艺。 相似文献
93.
重视黄酒肽类物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酒是我国的民族特产,与啤酒、葡萄酒并称为世界三大古酒,享有“国酒”之美誉。黄酒中肽的含量是各种酿造酒中最高的,且其他酒无可比拟。研究表明,许多肽具有促进钙吸收、降血压、降胆固醇、镇静神经、免疫调节、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癌等功能。重视黄酒保健养生功能的研究与宣传,可推动黄酒消费.促进黄酒行业的发展。(孙悟) 相似文献
94.
95.
酒药制作过程微生物的变化和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黄酒酒药中微生物以拟内孢霉酵母最多,酒药表面白粉中更多。其次为细菌(包括乳酸球菌、乳酸杆菌、醋酸菌等),再次为霉菌(包括犁头霉、毛霉、红曲霉、念珠霉等)。经研究发现,淋饭酒母搭窝糖化期的主要糖化菌、分解菌为拟内孢霉酵母、念殊霉菌、乳酸球菌、糖化酵母等,而根霉、犁头霉等起次要作用。(丹妮) 相似文献
96.
传统黄酒淋饭酒母制作过程微生物的变化和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搭窝糖化期:乳酸球菌以肠球菌属、明串珠菌属、片球菌属、乳球菌属、酒球菌属等属的菌株为主,且有极少量乳酸杆菌。静止期:升酸幅度较大,酵母增殖迅速。搅拌期:酵母快速产酒精,乳酸球菌数迅速下降,乳酸杆菌数大量增加达到高峰期,醪液pH值又降至最低;是酵母、乳酸菌(乳酸球菌、乳酸杆菌)变化最剧烈的时期;此期间拟内孢霉酵母的作用已小。淋饭酒母制作过程中乳酸球菌、乳酸杆菌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把酒药、曲、熟地上接入的酵母和乳酸杆菌顺利培养成酒母。乳酸球菌、乳酸杆菌是保障淋饭酒母制作正常进行、顺利完成的关键菌。影响淋饭酒母制作的主要因素:气温、曲、操作手法、水。淋饭酒母中主要微生物来源于酒药、曲和生产场地。淋饭酒母的作用:接种、作掺醅、冲缸、淋饭酒、家酿酒、分离酵母菌和乳酸杆菌等。(孙悟) 相似文献
97.
为探讨黄心乌品质劣变机理,研究了黄心乌20 ℃贮藏期间不同部位(外叶、内叶、茎)品质及生理生化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黄心乌采后存在失水、黄化、腐烂和老化现象,货架期4 d;叶绿素含量和黄化指数呈负相关关系(外叶r=-0.9614**,内叶r=-0.9347**,p<0.05),表明叶绿素降解与黄化显著相关;黄心乌叶片的营养价值高于茎,采后外叶营养成分含量下降最快,内叶次之,茎最小;贮藏期间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丙二醛含量、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持续增高,过氧化氢酶活性不断下降,且外叶黄化指数、腐烂率、膜脂过氧化程度和抗氧化酶活性始终最大,茎最小,表明黄心乌衰老速度外叶 > 内叶 > 茎。水分散失、自由基积累和氧化伤害可能是加速黄心乌品质劣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8.
选用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酸性蛋白酶、胰蛋白酶和菠萝蛋白酶对金带细鲹鱼蛋白质进行水解,以蛋白质的水解度为指标,筛选出酶解效果最好的酶类。通过响应面法对影响酶解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并确定金带细鲹的最适酶解工艺。结果表明:对金带细鲹鱼酶解效果最好的方法是采用胰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进行双酶酶解,双酶最适酶解条件为:先加入胰蛋白酶,在45℃,p H8.0,加酶量2.0%(g/g),固液比1∶5(g/g)条件下酶解5h后,再加入木瓜蛋白酶,其加酶量1.6%(g/g)、温度60.76℃,p H 6.27,时间3.52h,在此条件下,实际测得蛋白质水解度可达43.23%。比胰蛋白酶单酶水解蛋白质水解度提高了12.72%。利用双酶法水解金带细鲹鱼蛋白质,能缩短生产周期,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99.
白姑鱼和小黄鱼肉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新型固相萃取整体捕集剂(Mono-Trap)结合气相色谱-质谱-嗅闻技术对白姑鱼和小黄鱼肉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鉴定,分别得到42 种和49 种挥发性成分。进一步通过芳香萃取物稀释分析法分别从白姑鱼和小黄鱼肉挥发物中筛选出12 种和6 种挥发物,其中9 种挥发物经质谱和线性保留指数鉴定。进一步结合校准频率(modified frequency,MF)法,各筛选出2 种鱼肉中排名前10的气味物质。白姑鱼中香气稀释(flavor dilution,FD)因子最高为40的化合物为三甲胺、2-辛烯-1-醇、壬醛及金属味未知化合物。结合MF排名,得到三甲胺和2-辛烯-1-醇对白姑鱼贡献较大;小黄鱼中FD因子最高为40的化合物为己醛和2-辛烯-1-醇,但结合MF排名,对其气味贡献较大的是三甲胺和未知烧烤味化合物。6-甲基-5-庚烯-2-酮为2 种鱼中均鉴定出的一种带金属味或血腥味成分,根据MF排名,该化合物对白姑鱼影响更大。2,3-戊二酮、1-戊烯-3-醇为小黄鱼中MF较靠前的物质,结合三甲胺和未知烧烤味化合物以及白姑鱼中未鉴定到的二甲基二硫醚,这些挥发物可能是造成其与白姑鱼气味感知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0.
研究了天然红花黄对丝绸织物的染色性能。通过改变染色条件,采用直接染色和媒染染色对丝绸进行染色,通过正交试验或单因素分析而获得优化的染色最佳工艺。实验结果表明,红花黄对丝绸织物可以直接进行染色,染料的提升性能较好,对红花黄染色结果影响最大的是pH值。红花黄媒染时适合采用后媒染色。媒染后织物颜色与直接染色后相比没有明显变化。染色后除了日晒牢度在3级以下外,其它各项牢度基本都在4级以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