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6篇
电工技术   4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136篇
化学工业   21篇
金属工艺   13篇
机械仪表   12篇
建筑科学   166篇
矿业工程   18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23篇
水利工程   4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24篇
冶金工业   31篇
自动化技术   2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Landscape design is an expression and repository of cultural values and beliefs, and in Aotearoa, New Zealand, the designed landscape faces particular challenges. Globalization is seen as a potential threat to landscape identity, which is even more significant for a country which has built its economy and self-image from its unique natural landscape. The potential for resistance is limited by the small size and youth of the profession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n New Zealand. While traditions of farming and gardening extend back to early European settlement in the mid nineteenth century, and beyond to indigenous Maori practices of land modification, professional landscape design is a relatively recent development (the first tertiary course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began at Lincoln College (now Lincoln University) in 1969). Landscape design in New Zealand draws its vocabulary from the power of the country's natural heritage landscapes, convinced that a naturalistic aesthetic exclusively represents environmental health. Some of the core values of New Zealand society are, however, overlooked by designers. The need to develop a critically informed design language which includes the farming landscape along with the natural one is argued. The invention of such a language, referred to as a complex ecological aesthetic, is seen as a potential source of design expression that is invigorated by the tension between mechanistic and natural landscape aesthetics. It therefore has the potential to promote environmental health, while being regionally grounded, and can help face the challenges that globilization poses to the landscape.  相似文献   
82.
本文从哲学的层面反思世界城市发展的经典理论与中国城市近30年来的发展事实之间的关系,认为世界城市发展存在多元的格局,因而也同样需要多元的城市化发展理论,西方经典城市化理论并不完全适合中国城市发展实际。中国30年的城市发展成就证明,中国需要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城市化理论以指导中国城市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3.
依托国际合作办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卓越工程师计划"要求参与学校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工程教育资源和高水平的工程教师,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国际交流。多年来,上海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与欧、美、澳等国多所高校建立合作办学关系,通过积极推进教学主体国际化、科研内容国际化及学生视野全球化的改革,推动了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提升了教学水平,改进了教学理念,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符合"卓越工程师"要求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84.
入世十年,中国城市的建筑日益国际化,建筑领域的国际劳动地域分工进一步深化扩散,北京等核心城市更具"世界城市"的"器质"。城市在国际化的进程中,地方文化虽受到挤压,但城市能动地加强应对,一方面通过合作方式助其扩散,另一方面以理念、技术反思和用户体验诉求等方式反作用于全球化。  相似文献   
85.
博普乐思是一个全球化的建筑设计和规划咨询企业,主要设计体育建筑和娱乐建筑.这些项目遍布世界各地,使得博普乐思与各地的建筑同僚紧密合作.在香港,博普乐思经常与合作伙伴共同面对客户,而在中国大陆则经常直接被客户指定为建筑师,负责项目的专业设计,当地的合作伙伴则负责项目的提交.博普乐思在中国参与过许多大型体育设施设计,对中国的建筑业和文化有深刻的体会和独特的见解.  相似文献   
86.
对全球化语境下中国住区景观设计风格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中国城市住区景观为对象,筒述了中国住区景观发展历程,对当代中国住区景观西化现象进行反思。通过探讨住区景观设计风格背后的问题,期望借此促进中国住区景观设计回归本土设计哲学。  相似文献   
87.
刘芳 《山西建筑》2009,35(25):21-22
在阐述全球化的背景下现代建筑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了文化因素对建筑创作的影响,追寻了地域主义建筑在当代社会的创新,并指出全球化发展的结果应该是文化的多元化和创新地域主义建筑的盛行。  相似文献   
88.
李婷婷 《山西建筑》2009,35(23):8-9
指出城市化是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分析全球城市化的现状,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演变过程,探讨我国城市化的特征和面临的挑战,探索集约化、多元化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型城市化模式。  相似文献   
89.
蔡丽芬 《山西建筑》2009,35(29):20-21
指出地域性是民族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中借鉴传统文化,强调地域性与民族风格也就是通达设计的世界性,就如何营造酒店的地域性作了分析与阐述,提出越有民族特色,越有地域性的酒店,就越有世界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90.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建筑史上发展最快、社会环境最好的时期,当代中国建筑师在建筑领域尤其是地域建筑创作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基础资料和实践成果。该文立足于对当代中国建筑师的成长背景及其地域建筑思想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以期为后学者提供参照范式,为当代中国建筑创作提供设计资料;对国内相关学术动态及研究内容进行了阐述,并指出研究的意义和期望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