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70篇
  免费   379篇
  国内免费   66篇
电工技术   16篇
综合类   262篇
化学工业   3937篇
金属工艺   30篇
机械仪表   13篇
建筑科学   35篇
矿业工程   8篇
能源动力   25篇
轻工业   344篇
石油天然气   242篇
武器工业   5篇
无线电   30篇
一般工业技术   622篇
冶金工业   23篇
原子能技术   104篇
自动化技术   1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123篇
  2016年   120篇
  2015年   126篇
  2014年   175篇
  2013年   233篇
  2012年   291篇
  2011年   259篇
  2010年   263篇
  2009年   275篇
  2008年   246篇
  2007年   356篇
  2006年   409篇
  2005年   346篇
  2004年   279篇
  2003年   274篇
  2002年   220篇
  2001年   218篇
  2000年   214篇
  1999年   201篇
  1998年   151篇
  1997年   131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采用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BMIM]BF4)为溶剂,进行了丙烯腈(AN)、丙烯酸甲酯(MA)、衣康酸(ITA)的自由基三元共聚反应的研究。讨论了总单体浓度、引发剂含量、聚合时间、MA含量、ITA含量对共聚物相对分子质量和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离子液体[BMIM]BF4为溶剂,AN、MA和ITA可发生三元共聚,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可达10万以上;且MA的含量可以很低直至为0,对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影响不大;以离子液体为溶剂的共聚物的化学结构与以NaSCN水溶液为溶剂的聚合物的结构相似。  相似文献   
942.
聚丙烯熔融挤出接枝马来酸酐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通过双螺杆挤出机聚丙烯熔融挤出接枝马来酸酐制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的工艺,包括单体马来酸酐(MAH)、引发剂DCP的用量及熔融反应温度和时间对聚丙烯(PP)熔融接枝MAH的接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DCP、MAH的用量对PP—g—MAH接枝率影响比较明显,其最佳配比为DCP0.15份、MAH2份;最佳工艺条件为挤出螺杆转速40r/min,反应温度195-200℃。  相似文献   
943.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的方法、机理,并重点介绍了溶液法和共单体熔融法影响接枝率的因素。  相似文献   
944.
耿同谋 《精细化工》2007,24(9):914-918
采取前加碱二元胶束共聚-后水解法合成了三元疏水缔合水溶性聚合物聚(丙烯酰胺/丙烯酸钠/N,N-双烯丙基十六胺)[P(AM/NaAA/DiAC16)],研究了其水溶液的黏度行为。当x(DiAC16)=0.10%~0.40%时,在30℃、1 mol/LNaCl水溶液中,P(AM/NaAA/DiAC16)的特性黏数[η]、Huggins常数KH、黏均相对分子质量Mη分别为22.59~19.62 dL/g、0.144~0.294和12.49×106~10.47×106g/mol;KH小于0.8,表明其分子内缔合作用较弱。P(AM/NaAA/DiAC16)在矿化度为19 334μg/g盐水溶液中的表观黏度随疏水单体用量的增加而增加,随温度、剪切速率的增加而降低。在NaCl、CaCl2的离子强度分别为1.26×10-3~4.88×10-3mol/kg、1.07×10-4~5.28×10-4mol/kg的水溶液中,P(AM/NaAA/DiAC16)出现盐增黏现象,疏水单体用量越高,盐增黏效应越显著。当ρ(SDS)=0~0.07 g/dL时,P(AM/NaAA/DiAC16)水溶液的表观黏度有明显增加,表明P(AM/NaAA/DiAC16)/SDS分子缔合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945.
李仲谨  穆瑞花  李源明  全晓 《精细化工》2007,24(10):1018-1021,1025
研究了凤眼莲与单体丙烯酸(AA)和丙烯酰胺(AM)接枝共聚反应中,凤眼莲与AA和AM质量比、AA与AM质量比、(NH4)2S2O8-NaHSO3用量、K2S2O8用量、AA单体浓度、AA中和度、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用量、反应温度等因素对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探讨了硼酸浓度对树脂吸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凤眼莲与双单体AA、AM质量比为1∶6,AA和AM质量比为3∶1,AA单体浓度为1.6 mol/L,AA中和度为40%,m〔(NH4)2S2O8-NaHSO3〕/m(AA)=0.006 6,m(K2S2O8)/m(AA)=0.011 6,m(MBA)/m(AA)=0.016 6,反应温度为75℃时,制备的高吸水性树脂(SAR)具有良好的吸水性能;硼酸浓度为100μmol/L时SAR具有良好的吸水效果。接枝效率为50.5%,单体转化率为86%,吸水率为450 g/g,吸盐水率为120 g/g;SAR吸水速率快,大约30 min左右即可达到饱和;SAR保水性能好,抑蒸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46.
王茂元  仇立干 《化学世界》2007,48(7):402-405
以硝酸铈铵(CAN)为引发剂,使壳聚糖与丙烯酸甲酯(M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二种乙烯类混和单体接枝共聚,用红外和综合热重法对其结构和热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引发剂含量以及壳聚糖和单体的用量对接枝率的影响,确定了合成高接枝率产物的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接枝率随上述实验条件的增加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当反应温度为80°C,反应时间为120 min,壳聚糖、硝酸铈以及单体(VMA∶VMMA=2∶3)的用量分别为0.80 g0、.08 g和5 mL时,接枝率最高。  相似文献   
947.
主要综述了提高聚乳酸(PLA)熔体强度的4种方法:共聚技术、反应挤出技术、射线辐照技术以及纳米技术。研究表明,共聚技术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共聚单体价格很高、反应过程比较难控制等;反应挤出技术目前常用的支化剂主要是包括带有3个或多个官能团的异氰酸酯、酸酐、环氧化合物、有机过氧化合物等,这种方法关键在于支化剂的选取和用量的控制;射线辐照技术目前使用最多的是电子辐射和γ射线,交联剂一般选用含有两个或多个双键的低分子化合物,其中具有丙烯酸类交联助剂最为有效;通过纳米技术制备 PLA 纳米复合材料在剪切流动中表现出流凝性,在拉伸中呈现应力硬化性质,具有高熔体强度,可制备高倍率挤出发泡片材。  相似文献   
948.
HDPE-g-MAH改性氢氧化铝阻燃PP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液相中用马来酸酐接枝高密度聚乙烯(HDPE-g-MAH)表面改性Al(OH)_3以改善其在高分子基相中的分散性。形态观察表明,用适量HDPE-g-MAH处理Al(OH)_3可改善Al(OH)_3在聚丙烯(PP)中的分散性,从而提高体系的力学性能;HDPE-g-MAH用量过多造成的Al(OH)_3粒子间桥联,该现象经熔融混合后依然存在,导致力学性能降低。偏光显微镜观察显示,适量HDPE-g-MAH处理Al(OH)_3可改善PP的结晶形态。  相似文献   
949.
以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DMAEMA)、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和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为共聚单体,采用自由基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化学交联的三元共聚水凝胶,并对水凝胶在不同温度和不同离子强度及不同pH介质中的溶胀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不同离子强度(I)的水溶液中,随着I的增大,水凝胶的平衡溶胀比ESR不断降低;但当I>0.2后,对凝胶ESR的影响不显著;当外界环境酸度较大(pH<2)时,凝胶ESR较大,但pH值稍有增大,凝胶ESR迅速下降;温度升高,凝胶ESR减少。  相似文献   
950.
Jing Zhang 《Polymer》2007,48(5):1269-1275
A copolymer, poly(aniline-co-m-aminophenol), was synthesized chemically. The monomer concentration ratio strongly affects the copolymerization rate and the properties of the copolymer. A solution consisting 0.34 M aniline, 0.012 M m-aminophenol, 0.47 M ammonium peroxydisulfate and 2 M H2SO4 was found to be an optimum mixture for the chemical copolymerization. The visible spectra show that a high concentration ratio of m-aminophenol/aniline in the mixture inhibits the chain growth of the copolymer. The spectra of IR and 1H NMR demonstrate that m-aminophenol units are included in the copolymer chain, which play a key role in extending usable pH region of the copolymer. The result of cyclic voltammograms in a wide potential region of −0.20-0.80 V (vs. SCE) indicates that the copolymer prepared under the optimum condition still held 52.7% of the electrochemical activity when the copolymer electrode was transferred from a solution of pH 4.0 to a solution of pH 11.0, which is much better than that of polyaniline. The X-ray diffraction spectra and images of the copolymers reveal a fact that the changes in the crystal structure and morphology of the copolymers are as a function of the monomer ratio in the mixture. The conductivity of the copolymer prepared under the optimum condition is 2.3 S cm−1 and slightly depends on the pH valu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