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1篇
  免费   155篇
  国内免费   69篇
电工技术   130篇
综合类   278篇
化学工业   32篇
金属工艺   31篇
机械仪表   113篇
建筑科学   85篇
矿业工程   37篇
能源动力   12篇
轻工业   31篇
水利工程   26篇
石油天然气   27篇
武器工业   12篇
无线电   140篇
一般工业技术   354篇
冶金工业   35篇
原子能技术   4篇
自动化技术   59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丁宁  王钦雯  樊慧明 《包装工程》2021,42(7):125-130
目的 为了评价古籍化学品的综合效果,完善其除纸张性能外的墨迹的评价指标,探究不同有机相脱酸体系对老旧书页墨迹的影响.方法 制备胶印、中性笔墨样和书法用墨样,并对墨样进行人工老化处理.选择氢氧化钡的甲醇溶液(质量浓度为20 g/L)、氢氧化钡的二乙二醇溶液(质量浓度为17 g/L)和碳酸镁的甲醛溶液(质量浓度为10 g/L)分别对老旧书页以及人工老化的墨样进行脱酸处理.通过扫描仪高分辨率扫描墨样进行图像观察,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墨样色密度,对3种有机相脱酸剂处理后的墨迹效果进行主客观评价.结果 主客观评价结果显示,经氢氧化钡的甲醇溶液处理后的墨样变化轻微;经碳酸镁的甲醛溶液处理后,墨样表面覆有1层碳酸镁颗粒,墨迹颜色明显变浅,墨样色密度显著降低;经氢氧化钡的二乙二醇溶液处理后,墨迹颜色变深,墨样色密度和线宽均有所增加.结论 不同脱酸体系会对老化墨样字迹产生不同程度影响,研究从图文信息质量的角度为古籍脱酸化学品的综合效果与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2.
叶玲红  左昕彤 《包装工程》2020,41(4):230-236
目的基于儿童的阅读体验,探究立体书的形态语言、多元化的结构形式、图文的空间表现。方法通过分析立体童书的翻拉式、弹跳式、多重感官体验式三种空间构造形式,研究形态语言的结构形式和空间表现方法。结论基于立体书的多维度的构造形式研究,明确了儿童书籍“可动、互动、可玩”的特点。在翻拉式书籍的版面设计中,运用信息隐藏法使单向阅读变为交互阅读;在造型类书籍的版面设计中,运用弹跳式书籍设计呈现立体装置空间;在感官书籍的版式设计中,综合运用“视、听、触、味”的设计形式,达到多重感官参与体验的愉悦感,从而突出立体语言在儿童书籍中的视觉体验和阅读过程中的直观性与趣味性。在儿童书籍设计中结合“自由式”文本、“运动式”图像设计实现立体的空间表现。  相似文献   
63.
张建羽  易西多 《包装工程》2020,41(6):187-192
目的建立以\"事件\"为导向的模型分析方法,实现设计系统中图形语言的整合创新、开放认知与多维转换。方法以符号学和语言学为理论工具,解析图形语言的形义构成、生成原理,图形的两种样态特征,以及样态间的转换方式;以日常的事件类型为切入点,深化设计系统中图形语言的结构关系、认知与解释理论。结果图形语言以立体的开放系统为基础,在以事件为中心的维度转换中,生成具有\"流动三分层级\"的有机体。其结构转化为三组形义统一的表征序列,即实现\"理性-感性\"抽象图式的表达。结论日常事件产生多样的图形语言,包括异质的\"言语-意义-事件\"变元。模型分析方法为图形语言提供了有效的可操作、可解释、可观察的路径。结合实践案例,论证了其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64.
李超 《包装工程》2020,41(6):293-295
目的探索视觉与触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多元化呈现及应用路径。方法立足于平面设计中的审美与功能的双向视角,从视觉与触觉对平面设计的艺术潜力与价值进行挖掘,总结两者在平面设计中必须遵循的秩序性、冲击感和功能性三大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深度探寻应用领域,总结两者共同作用下的平面设计在合理构图、色彩搭配、材质升级、强化交互等方面的创新与突破,展示其中的典型案例,总结更高层面的审美价值的表达与创作。结论良好的触觉感知及视觉冲击在平面设计的发展壮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有效提升平面设计水平的基础上,深度挖掘出平面设计本身的情趣,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也找到了彼此融合与发展的共促路径。  相似文献   
65.
叶玲红  朱凯莉 《包装工程》2020,41(10):284-290
目的探讨影响中西方小学标志图形设计不同的根源及其产生的影响力和传播效果,吸收西方小学标志设计的理念,并提出中国小学标志图形设计的提升建议。方法以案例搜集、分类整理、对比分析为手段,从小学标志图形设计的外形、图形表意内容和文化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阐述。结论通过对中西方六百多所学校标志设计案例的对比分析得出,历史文化、社会价值观、校园特色文化的差异性是影响中西方小学标志图形设计不同的主要因素。以此为基础,针对我国小学标志设计的不足,吸收西方小学标志图形设计的表现方法,进一步从丰富标志外形形态、提高图形表意的准确性、拓展编排方法的多样化、体现文化传承等方面为我国的小学标志设计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启发。  相似文献   
66.
于洁 《包装工程》2019,40(8):76-80
目的探究汉代肖形印的图形构建规律和特征,及其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策略与路径,为传统经典图形的现代设计、转化和继承提供思路。方法在分析总结汉代肖形印的中式极简主义、多样化适形以及工艺美的内在表现这3大图形构建特征的基础上,分别结合具体案例探究这些特征在平面设计领域的应用转化方式。结论对汉代肖形印图形构建特征的研究和实践,将目光从传统的视觉表象转至对内在逻辑与核心规律的关注,这种由表及里的研究视角,反而能更有效地帮助现代平面设计在汉代肖形印印纹图形中找到设计启示与转化可能。中式极简主义的符号学释义、多样化适形的当代转化、工艺美的数字继承无疑都是平面设计对汉代肖形印这种传统经典进行传承转化的全新视角。  相似文献   
67.
吴国荣  濮暄芸 《包装工程》2019,40(4):263-265
目的 探寻平面设计的主要发展方向及其对视觉符号的借鉴与应用方式。方法 沿着人类认识世界的轨迹,引申出视觉符号的重要作用,分析视觉符号的基本内涵,总结其在平面设计中体现的简明性、时代性和民族性特点,接着从其在平面设计中的功能着手,探析其交流、表达、实现和编码功能,最后分别将目光聚焦在包装设计、海报设计和标志设计等方面,就这些平面设计领域在设计过程中对视觉符号的创造性借鉴进行论证,多方探寻其应用路径与方法。结论 视觉符号在平面设计中的合理利用与创新,能够体现平面设计的文化性特质,适应文化产业发展的客观经济性要求,进而更好地传达设计师所要传递的信息,吸引人们的注意,获得理想的视觉传达效果。  相似文献   
68.
薛文峰  陈烨  樊雪蓉 《包装工程》2018,39(8):261-264
目的探究平面设计中图形、文字、色彩等形式语言的特点及其在包装、招贴、标志设计中的多种应用模式。方法结合平面设计形式语言的视觉元素和审美特性,从包装、招贴及标志3大平面设计领域入手,以具体案例为点深入分析平面设计中环保理念、怀旧情怀、图形文字、城市旅游及企业标识等各自不同的形式语言表达方式。结论随着社会文化水平和人们对生活、精神需求的不断提升,平面设计的形式语言呈现多样化的动态发展趋势。提炼具有鲜明主题、深刻内涵、简洁生动的形式语言是平面设计成败的关键,对其形式语言的合理运用可在丰富设计作品内容和视觉张力的基础上实现视觉传达的有效传播,从而能更广泛地吸引大众的注意力,并能更快捷地得到受众群的认同。  相似文献   
69.
朱立  皮永生 《包装工程》2018,39(10):231-236
目的本研究以符号学为视角,分析了包装图文设计的3个层面,也即是作为功能的表达层面、图文编排的审美层面以及图文的叙事互动层面,而这3个层面的划分是为了研究的方便,在设计实践中3者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而不可分割和切分。方法产品包装需要向消费者传达产品的准确信息,一是让消费者了解产品的目的,这些信息主要包括:产品商标、品名、图像、生产日期、安全信息等;二是以图案的形式对企业和产品进行推广。结论包装上的图案以一种形象直观化的视觉语言来告知包装内的产品以及强化产品形象,而文字则是包装传达产品信息有效地传递给消费者两者的结合是包装设计一个永恒的研究课题,在此基础上,应用符号学解决问题的相关方式与方法提出了进行包装图文设计的具体过程,为包装图文设计提供新思路与新方法。  相似文献   
70.
刘变琴  刘卓 《包装工程》2018,39(10):260-262
探究和分析平面设计中意境的营造方式,认识意境营造对于平面作品内涵和艺术形象的重要意义。基于意境的内涵分析其在平面设计中的界定及作用,结合实例探讨其在标志设计、招贴设计、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总结出标志设计中\"艺术夸张、融汇传统、空间构成\"的意境营造方式;招贴设计中\"整体环境的协调、象征寓意的创新、空白空间的营造\"的意境营造方式和书籍设计中\"封面和封底的寓意、插图和内页的互补、材料和风格的统一\"的意境营造方式。因此,在平面设计中进行合理的意境营造,能够为设计作品增添文化寓意,凸显精神内涵,提升整体的艺术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