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921篇
  免费   11257篇
  国内免费   6508篇
电工技术   8313篇
技术理论   6篇
综合类   7998篇
化学工业   14487篇
金属工艺   8526篇
机械仪表   7385篇
建筑科学   11162篇
矿业工程   7374篇
能源动力   3927篇
轻工业   7849篇
水利工程   3542篇
石油天然气   10413篇
武器工业   1247篇
无线电   7642篇
一般工业技术   9439篇
冶金工业   6727篇
原子能技术   1560篇
自动化技术   5089篇
  2024年   381篇
  2023年   1341篇
  2022年   2756篇
  2021年   3522篇
  2020年   3749篇
  2019年   3101篇
  2018年   2903篇
  2017年   3554篇
  2016年   3953篇
  2015年   4091篇
  2014年   6695篇
  2013年   6229篇
  2012年   8151篇
  2011年   8269篇
  2010年   5805篇
  2009年   5892篇
  2008年   5179篇
  2007年   6783篇
  2006年   6396篇
  2005年   5382篇
  2004年   4677篇
  2003年   4112篇
  2002年   3553篇
  2001年   3187篇
  2000年   2650篇
  1999年   2145篇
  1998年   1653篇
  1997年   1311篇
  1996年   1132篇
  1995年   917篇
  1994年   766篇
  1993年   475篇
  1992年   421篇
  1991年   336篇
  1990年   264篇
  1989年   210篇
  1988年   148篇
  1987年   113篇
  1986年   77篇
  1985年   77篇
  1984年   41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37篇
  1981年   34篇
  1980年   38篇
  1979年   24篇
  1976年   9篇
  1964年   14篇
  1963年   8篇
  1959年   2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在油气井的试油测试资料中,压力恢复曲线有时会出现下滑现象,常被认为是施工失误所致。本文以实际资料为例,分析了“下滑恢复”的压力响应特征和影响因素,认为只在低渗透地层有可能产生“下滑恢复”现象,并提出了避免“下滑恢复”的施工建议。  相似文献   
52.
综合高速效应的凝析气藏流入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井底压力低于露点压力时,凝析液在近井地带开始析出并不断聚集产生凝析油堵塞现象。因此,在制定凝析气井工作制度时,通常以控制生产压差为指导思想,往往忽略高速流动下凝析气液相变的非平衡特征。对于凝析气体系,当外界温压变化速度超过凝析气液的相平衡速度时,凝析气体系相变滞后,开始呈现非平衡特征,即凝析液的析出量随着压降速度的增加而减小。凝析气在向井筒流动的过程中,近井区高速流动使凝析气产生非平衡相变,凝析气在比较高的压降速度下流入井筒,使得凝析液来不及析出。在分析非平衡相变规律与近井地带凝析气渗流参数分布的基础上,评价凝析气液流动过程中的非平衡特征,给出了考虑非平衡相变的凝析液饱和度分布计算公式,并进行了产能预测结果对比。实例分析表明,可以通过适当放大生产压差,增加凝析气液相变非平衡特征,减小井筒附近的凝析液饱和度,提高气井产能与气藏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53.
中国石化北京燕山分公司(简称燕山分公司)为增产高附加值产品、提升效益,对炼油系统进行了流程协同优化。中压加氢裂化装置掺炼催化裂化柴油,由加氢裂化方案改为加氢改质方案运行,将改质柴油送入三号催化裂化装置(简称三催化装置)的提升管进行回炼;同时,将焦化蜡油改入加氢裂化装置进行加工,而蜡油加氢装置不再加工焦化蜡油以改善催化裂化原料。协同优化后,中压加氢改质装置的柴油产品十六烷值提高7个单位;三催化装置的液化气收率提高1.96百分点,汽油收率增加0.88百分点,总液体收率增加2.28百分点;高压加氢裂化装置喷气燃料产品的密度(20 ℃)降低至806 kg/m3,烟点为23.8 mm,尾油BMCI由11.8降低至10.8;蜡油加氢装置精制蜡油的饱和分质量分数提高4.68百分点,芳香分质量分数降低5.96百分点,氮质量分数降低0.06百分点,使催化裂化原料性质得以改善。通过将中压加氢改质装置的喷气燃料馏分抽出送催化裂化装置回炼,与回炼改质柴油相比,催化裂化汽油的研究法辛烷值(RON)增加1.0个单位,改质柴油十六烷值提高4.8个单位。通过全炼油板块系统性优化,燕山分公司车用柴油产品的十六烷值由53.5降低至51.5,解决了质量过剩问题。  相似文献   
54.
低渗低温低压水敏性储气层压裂改造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渗低温低压水敏性储气层因压裂液快速破胶困难、黏土膨胀水敏伤害严重和压后压裂液返排动力不足等因素,使得压裂增产面临诸多难题。针对上述难题进行了技术攻关,形成了弱交联、低温活化剂与超量破胶剂的低温储层快速破胶技术、有机盐与无机盐双元体系复合防膨技术以及高比例液氮全程助排的排液技术。该压裂增产改造技术使牛101井头屯河组首次获得工业油气流,扩展了三塘湖盆地勘探空间。  相似文献   
55.
李永胜 《石油仪器》2006,20(5):35-36
目前油田相当一部分产液井产液量相对较低,井下含水率高。这些特点给油井找水工作增加了很大难度,必然要求测试仪器具有适用于高含水率、低产液量的特点。取样式环空找水组合测井仪与常规过流式仪器相比,有着独特的优势,测量含水时不受井筒内流体的流速和抽油机冲程波动的影响。仪器含水测量精度可达到±5%以内,极大地提高了含水参数资料录取的准确性,对油田动态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6.
在压力高达1—3GPa、温度为400—700℃的条件下,在密闭体系中进行了褐煤加水的模拟实验。分析了实验产物中液态烃的变化规律,并讨论了压力、温度及恒温时间对有机质演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热模拟液态产物氯仿沥青“A”的有机碳含量为0.91%-2.55%,2GPa条件下其高峰值后移至700℃,说明高压抑制了液态烃的生成,同时压力升高有利于有机质降解产物的环化、聚合和芳构化。在400—600℃条件下,温度升高或恒温时间增长,OEP和Pr/Ph值均减小;而在700℃的恒温条件下,压力增高,OEP和Pr/Ph值均增大。说明有机质的成熟度与温度和加热时间成正相关,而压力增加抑制了有机质的成熟演化。在高压条件下,芳烃演化的主要趋势是甲基化作用,压力升高有利于甲基化反应和甲基重排。  相似文献   
57.
中压蒸汽管道作为工厂的公用管网的组成部分,在生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主要用于压缩机蒸汽透平等关键工艺单元,除了对材料有特殊要求外,还要求运行可靠、管内高度洁净,因此对焊接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结合齐鲁石化公司煤代油技术改造工程的中压蒸汽管道的施工,就焊接质量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焊接产生的气孔、夹渣、未焊透等缺陷产生的原因及采取的控制措施进行了分析,并就今后的焊接质量控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8.
高温高压下甲烷在油里的溶解度大,水包油乳化钻井液中存在油相,钻井作业中钻井液静置期间如起下钻、工具故障抢修等时间过长,储层中的甲烷气体会扩散到井眼里。在钻高含硫化氢及二氧化碳气井时,高温高压条件下天然气更有可能到达与油完全互溶的状态。文章将储层内的水平段井眼的气体扩散区域划分为4个区,外滤饼区、内滤饼区、滤液滞留区、滤液未污染区,根据外滤饼区、内滤饼区、滤液滞留区不同计算参数条件,计算预测了在使用水包油乳化钻井液情况下,储层中天然气通过扩散穿过3个区后,进入储层内井眼段环空导致的环空含气质量浓度变化,对环空内含气质量浓度随扩散时间、含油浓度因素的变化进行了定量计算。用伽略金有限元方法求解,计算表明,气体扩散量随钻井液静置时间延长而增加,水基钻井液加入油后与不加油的钻井液相比增大了气体扩散量。  相似文献   
59.
在充分调研阵列声波测井分波提取方法的基础上,针对阿特拉斯公司的交叉多极子阵列声波测井(XMACⅡ)提供的单极波形信息,研究纵波时差提取及高分辨率处理方法。首先利用相关-互功谱法高精度地提取纵波时差,然后针对XMACⅡ仪器的接收阵列,研究组合子阵列的方法,形成共发射子阵列和共接收子阵列,最后利用子阵列对提取的纵波时差做高分辨率处理。处理现场实际测井资料,并将高分辨率处理成果与引进的eXpress软件处理成果、实测的国产高分辨率声波(纵波)测井曲线及岩心纵波时差对比分析,表明该方法提取的纵波时差曲线的纵向分辨率有很大提高,时差计算准确可靠,提取的单极纵波时差与国产高分辨率声波时差及岩心纵波时差的平均相对误差均小于7%。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0.
营尔凹陷下白垩统油气勘探应避开高压水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营尔凹陷下白垩统(K1)存在下沟组和赤金堡组2套源岩,目前它们已到成熟阶段。凹陷东侧长沙岭构造在下白垩统下沟组和赤金堡组储层中也发现油藏,但主要分布在高压水层的顶部及下部,而高压水层段存在良好的储层,并未发现油气。文章根据高压水层段的储层荧光特征,通过储层烃与源岩的对比,分析了下白垩统高压水层对油气运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压水层段,储层荧光弱,储层抽提物特征既不同于赤赤金堡组源岩,也不同于下构组源岩,为就近捕获的产物;高压水层未发生大规模的油气运移,其形成时间早于油气运移的时间。建议该区油气勘探目标的选择应避开高压水层,选择凹陷附近的圈闭、高压水层以下的层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