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358篇 |
免费 | 333篇 |
国内免费 | 294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49篇 |
综合类 | 210篇 |
化学工业 | 1166篇 |
金属工艺 | 624篇 |
机械仪表 | 104篇 |
建筑科学 | 90篇 |
矿业工程 | 79篇 |
能源动力 | 150篇 |
轻工业 | 177篇 |
水利工程 | 5篇 |
石油天然气 | 180篇 |
武器工业 | 18篇 |
无线电 | 124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524篇 |
冶金工业 | 265篇 |
原子能技术 | 98篇 |
自动化技术 | 2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7篇 |
2023年 | 116篇 |
2022年 | 147篇 |
2021年 | 131篇 |
2020年 | 125篇 |
2019年 | 88篇 |
2018年 | 97篇 |
2017年 | 143篇 |
2016年 | 122篇 |
2015年 | 95篇 |
2014年 | 171篇 |
2013年 | 193篇 |
2012年 | 220篇 |
2011年 | 255篇 |
2010年 | 203篇 |
2009年 | 211篇 |
2008年 | 149篇 |
2007年 | 187篇 |
2006年 | 209篇 |
2005年 | 175篇 |
2004年 | 133篇 |
2003年 | 108篇 |
2002年 | 92篇 |
2001年 | 83篇 |
2000年 | 72篇 |
1999年 | 43篇 |
1998年 | 37篇 |
1997年 | 43篇 |
1996年 | 62篇 |
1995年 | 49篇 |
1994年 | 37篇 |
1993年 | 25篇 |
1992年 | 28篇 |
1991年 | 13篇 |
1990年 | 20篇 |
1989年 | 22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3篇 |
1977年 | 1篇 |
1974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195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9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喷射成形技术的应用及产业化发展趋势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对喷射成形技术的特点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综合评述,分析了如何选择合适的应用对象来确定具体的产品形式及合金体系,并探讨了将其产业化的典型对象. 相似文献
42.
43.
44.
45.
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数字化高温大曲和传统高温大曲进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解析;同时根据微生物物种信息和理化特性进行相关性分析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两种高温大曲在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均有显著变化。发酵结束时,两种高温大曲的细菌都以克罗彭斯特菌属(Kroppenstedtia)、糖多孢菌属(Saccharopolyspora)、芽孢杆菌属(Bacillus)、魏斯氏菌属(Weissella)和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为主要优势菌属,真菌以嗜热子囊菌属(Thermoascus)、嗜热真菌属(Thermomyces)和曲霉菌属(Aspergillus)为主。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和层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相同时间时两种大曲的微生物组成大体相似。 相似文献
46.
该研究从高温大曲中分离筛选产四甲基吡嗪(TTMP)芽孢杆菌,采用细胞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高产四甲基吡嗪菌株进行鉴定,并优化四甲基吡嗪产量最高菌株的发酵条件。结果表明,经初筛从高温大曲中分离出20株产四甲基吡嗪芽孢杆菌(编号为WH1~WH20),经过复筛得到四甲基吡嗪产量较高的菌株WH7、WH10和WH20。其中菌株WH7和WH20被鉴定为副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paramycoides),菌株WH10被鉴定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菌株WH10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前发酵温度37℃、前发酵时间72 h,后发酵温度60℃,后发酵时间20 h,初始pH值6.5,铵盐添加量4 g/L。在此优化条件下,四甲基吡嗪产量为728.38 mg/L,比优化前提高了167%。 相似文献
47.
一株芝麻香型白酒高温大曲细菌Q2B1的鉴定及其产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曲细菌关系到白酒酿造的品质,其中酶的含量与活性与白酒的风味紧密关联。以芝麻香型白酒高温大曲优势细菌代表菌株Q2B1为研究对象,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分类学地位进行研究,并通过全基因组研究技术对产酶相关功能基因与代谢通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菌株Q2B1被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利用传统的培养技术定性定量地检测其酶活力,发现菌株Q2B1可产淀粉酶和蛋白酶,活力分别为5.852 U/mL和26.770 U/mL;其产酶相关功能基因组长度为3 475 602 bp,包括蛋白酶编码基因以及淀粉酶编码基因,在基因水平上初步揭示了Q2B1菌株合成蛋白酶和淀粉酶的分子机理,为进一步合理开发白酒大曲微生物奠定理论基础,为提高白酒品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8.
49.
运用传统的微生物培养技术与气相色谱分析技术相结合,对扳倒井芝麻香高温堆积过程中微生物与香味成分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为深入揭示高温堆积在芝麻香型白酒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0.
该试验从高温大曲中筛选产吡嗪芽孢杆菌(Bacillus),通过形态观察及磷脂脂肪酸(PLFA)分析对其进行鉴定,并采用发酵试验分析其代谢产物。共筛选出3株芽孢杆菌,即菌株B1、B2、B3。经分析鉴定后得出:菌株B1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菌株B2和B3为萎缩芽孢杆菌(Bacillus atrophaeus)。3株菌发酵产物分析结果表明,在液态发酵条件下3株菌发酵产吡嗪,其中菌株B2和B3发酵产物中吡嗪相对含量较高,均>60%;固态发酵条件下生成吡嗪前体物质3-羟基-2-丁酮,且发酵产物中相对含量均>75%。表明这3株芽孢杆菌对酱香型白酒风味物质的产生有着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