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篇
综合类   25篇
化学工业   185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22篇
矿业工程   5篇
能源动力   6篇
轻工业   18篇
水利工程   5篇
石油天然气   8篇
武器工业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12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为了探究絮凝剂强化微电解法对印染废水的处理效果,以罗丹明B模拟废水为处理对象进行试验研究。通过间歇式和连续式的处理方式进行试验,分析停留时间、废水初始pH值、填料配比、絮凝剂投加量等单因子对降解罗丹明B废水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研究各因素对该法处理罗丹明B模拟废水的效应。结果表明,絮凝剂与微电解法结合在处理罗丹明B模拟废水时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溶液初始pH值=3,铁炭比(Fe∶C)=1∶1,混凝剂投加量=10mL,初始浓度=100mg·L-1等条件下处理效果较好,连续式处理停留时间为70min。通过正交试验分析得出,5个因素对系统色度去除率影响主次顺序为:模拟废水初始浓度>停留时间>混凝剂投加量>模拟废水pH值>填料配比;5个因素影响COD去除率的主次关系为:模拟废水初始浓度>模拟废水pH值>填料配比>混凝剂投加量>停留时间。  相似文献   
82.
刘淑蓉 《广东化工》2014,(13):212-214
采用铁炭微电解-Fenton氧化-生化法联合工艺处理含铬电镀废水,在一系列静态试验的基础上,运用正交试验确定各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确定最佳的运行参数;从理论上论证铁炭微电解法和Fenton试剂氧化法联合的可能性,确定各影响因素的最佳值。最后通过生化法处理废水时,考察废水停留时间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废水经铁炭微电解-Fenton氧化-生化法连续处理后,出水中Cr6+,Cu2+和COD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05,0.08和50 mg/L,其去除率分别为99%,99.7%和86%,出水水质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0-2008)表三标准的要求,且不存在二次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83.
微波技术在油田采出废水处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廖建波  卜龙利  张爱涛 《化工学报》2010,61(4):1033-1039
The process of microwave flocculation and Fe/C micro-electrolysis was used to treat several oilfield production wastewater, and the effects of microwave on flocculation, disinfection, de-oiling and decrease of the corrosion rate we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icrowave coagulation could reduce 20% dosage for PAC and 30% for PAM, and the settling time of microwave flocculation was only 1/4 of normal flocculation, and total removal efficiency of COD for the wastewater reached 96%.Microwave could effectively kill total growth bacteria (TGB) and sulfate-reducing bacteria (SRB) in the wastewater, and the removal of bacteria reached 99%.Microwave accelerated oil-water separation and promoted emulsion-breaking simutaneously, and the average removal efficiency of oil was 95%.Microwave also played an active role in the reduction of corrosion rate, and the average corrosion reduction reached 90% in the microwave assisted process, which was 10 points higher than that in normal process.  相似文献   
84.
采用微电解法对碱法麦草制浆的中段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实验研究铁炭比、pH、用铁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为3.5、铁炭比为1.4、用铁量为700mg·L-1、反应时间为35min条件下处理效果最好,处理水不但可以满足新的排放标准(GB3544-2008),而且完全达到回用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85.
采用混凝强化微电解工艺深度处理造纸中段废水,通过考察废水CODCr、色度的去除效果,得到其最佳工艺条件:常温下,pH值4.0,用铁量40g·L-1,活性炭用量8g·L-1,反应时间60min,PAC用量120mg·L-1,PAM用量1mg·L-1。结果表明:出水色度36倍,去除率90%;CODCr96mg·L-1,去除率66%,达到造纸行业废水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86.
铁炭微电解-Fenton试剂预处理纤维素发酵废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铁炭微电解-Fenton试剂对高化学需氧量、高色度及高盐度的纤维素发酵废水进行了预处理研究。研究表明,铁炭微电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值为4~5,铁屑用量150 g/L,铁炭质量比为1∶2,反应时间1 h,曝气量30 mL/min;Fenton反应最佳条件为:pH值为5,H2O2投加量为4.5 mL/L,反应时间60 min,在此反应条件下,废水COD总去除率接近40%,色度去除率达81%,有效地去除了废水中影响乙醇发酵的4种抑制剂,改善了后续生化处理条件,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  相似文献   
87.
针对戊唑醇废水的COD浓度高、成分复杂、难生物降解等特点,首先回收废水中的N-甲基吡咯烷酮,再采用铁碳微电解与臭氧催化氧化法处理废水。经过预处理后,废水中N-甲基吡咯烷酮的回收率为82%,废水的COD去除率达到95%。处理后废水的BOD5/COD由0.19提高到0.45。  相似文献   
88.
采用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微电解-MBR-RO组合工艺深度处理印染废水并回用于生产.实际运行情况表明,该工艺处理效果较好,运行稳定.RO系统出水CODCr<10 mg/L,并无悬浮物,无色;浓水CODCr、SS、色度分别为125 mg/L、17 mg/L、8倍,浓水出水水质远优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三级标准,直接接入城市污水管网.  相似文献   
89.
曝气/铁炭微电解预处理制膜废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浙江某制膜公司的生产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曝气微电解对含DMF、DMAC等强有机溶剂的制膜废水进行预处理.结果表明,曝气微电解最佳pH为2~3,最佳停留时间为120 min,其COD去除率较普通微电解工艺至少提高5%.串联曝气微电解反应器处理中COD去除率存在二次跃迁曲线.历时30 d的稳定运行结果表明,当进水COD为10 000~20 000 mg/L时,COD去除率达52%以上,可以使原水B/C由0.22提高到0.45以上.  相似文献   
90.
铁炭微电解/Fenton预处理对叔丁酚甲醛树脂合成废水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铁炭微电解/Fenton试剂法联合工艺预处理对叔丁酚甲醛树脂合成废水,考察了pH、反应时间及H_2O_2投量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原水COD为12 300~17 600 mg/L时,在控制原水pH值为2.0、反应时间为120 min的条件下,铁炭微电解对COD的去除率>50%;向铁炭微电解出水中再投加2.4 mL/L的H_2O_2(30%)进行Fenton反应,在常温(20~30℃)下反应60min对COD的总去除率>83%,废水的B/C值从最初的0.034提高到0.35左右.对预处理出水(调节pH并稀释)进行后续的生化处理,出水水质能够稳定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二级排放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