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205篇
  免费   6106篇
  国内免费   2749篇
电工技术   3606篇
技术理论   2篇
综合类   3368篇
化学工业   12917篇
金属工艺   1931篇
机械仪表   2377篇
建筑科学   3795篇
矿业工程   6025篇
能源动力   5722篇
轻工业   4857篇
水利工程   273篇
石油天然气   18212篇
武器工业   274篇
无线电   1370篇
一般工业技术   3442篇
冶金工业   3303篇
原子能技术   654篇
自动化技术   1932篇
  2025年   17篇
  2024年   970篇
  2023年   1100篇
  2022年   1816篇
  2021年   2378篇
  2020年   2511篇
  2019年   2124篇
  2018年   1797篇
  2017年   1896篇
  2016年   2385篇
  2015年   2251篇
  2014年   3993篇
  2013年   3828篇
  2012年   4942篇
  2011年   5061篇
  2010年   3390篇
  2009年   3311篇
  2008年   2823篇
  2007年   3565篇
  2006年   3832篇
  2005年   3169篇
  2004年   2727篇
  2003年   2412篇
  2002年   2061篇
  2001年   1879篇
  2000年   1598篇
  1999年   1268篇
  1998年   968篇
  1997年   841篇
  1996年   661篇
  1995年   549篇
  1994年   440篇
  1993年   317篇
  1992年   258篇
  1991年   203篇
  1990年   175篇
  1989年   159篇
  1988年   60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41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61篇
  1980年   35篇
  1979年   7篇
  1977年   4篇
  1973年   5篇
  1951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天然气流量环道检测装置能降低检定站对上游气源及排气通道压力、流量的依赖,拓宽天然气流量计量检定站检定能力,进一步完善天然气流量量值溯源体系。装置对工艺、控制等关键技术要求高,装置的测量不确定度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介绍了国内外气体流量计量环道装置技术指标,分析了国家石油天然气大流量计量站成都分站天然气流量环道检测装置,以及环道检测装置不确定度影响因素,提出了降低环道检测装置整体不确定度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992.
通过Peng-Robinson方程建立模型对LPG物性随温度、压力的变化规律进行求解,并通过配制丙烷和正戊烷的标准物质对所建模型的准确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可以很好地与工程实践经验公式Antoine法吻合,模型可靠准确;LPG的饱和蒸气压随温度的升高呈现出几何倍数的增加趋势;温度升高使气相组分密度升高,液相组分密度降低;在同一温度条件下,LPG液相组成恒定时的饱和蒸气压相同;在规定的双组分标准物质体系中,得到丙烷和正戊烷液相组成的拟合方程Y_1=-2.092 3E-5 X+1.002 5,Y_2=0.011 32e~(-X/2 256.62)+0.010 89(Y为液相中的质量分数,X为压力)。  相似文献   
993.
针对某LNG接收站天然气外输管线系统,应用HYSYS Dynamic流程模拟软件,建立了天然气管线放空系统的动态模型,通过模型计算得出紧急泄压所需孔板的喉径面积,并基于此模型研究了放空过程中系统压力、温度、流量等参数随时间的动态响应过程。结果表明,建立的动态模型可仿真模拟天然气管线的实际放空过程,较为准确地离线计算出天然气管线放空过程介质的最低温度和最大流量等参数,指导工程设计中放空系统孔板喉径面积和管线材质的选取。  相似文献   
994.
通过对克拉玛依炼厂氢资源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结合在改造中采用回收利用加氢等装置、尾气中低浓度氢的优化、氢气资源利用等措施,介绍了将不同来源、不同品质的氢气进行按质供应和优质优用以及清洁高效利用的实际运用状况,总结出炼厂氢气资源综合回收利用的经验。  相似文献   
995.
介绍了硫磺回收装置酸气带烃的现象以及酸性气带烃对装置产生的影响。对酸气中烃类的来源及控制方法进行了分析,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以减少酸气中的烃含量,保证装置长周期运行。  相似文献   
996.
为探究油水乳液体系瓦斯水合物分离特征,利用高压可视搅拌水合分离实验装置结合气相色谱仪,研究了2℃条件下油水体积比、驱动力对瓦斯水合物生长速率和CH4回收率的影响,计算了气体消耗量、水合物体积生成量、水的转化率。结果表明:油水乳液体系水合物浆液具有良好的流动性;相同温度压力条件下,油水体积比1∶1体系瓦斯水合物平均生长速率和CH4回收率均优于7∶3体系,但水合物浆液流动性不及7∶3体系;瓦斯水合物平均生长速率、气体消耗量、水合物体积生成量、水的转化率均随着驱动力的增大而增大;油水体积比1∶1条件下CH4回收率和分离因子随着驱动力的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驱动力为3.0 MPa(压力为7.78 MPa)时CH4回收率最大为24.36%。  相似文献   
997.
张吉雄  缪协兴  张强  张建国  闫浩 《煤炭学报》2016,41(7):1683-1693
在总结综合机械化固体充填采煤技术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实施  相似文献   
998.
不同含水状态下含瓦斯原煤加卸载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南川宏能煤业(原半溪矿)矿井西翼K1煤层为研究对象,利用自主研制的含瓦斯煤热流固耦合三轴伺服渗流实验装置,进行了不同含水状态下的含瓦斯煤加卸载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随含水率增加,加卸载煤样的承载强度、残余强度、变形模量都呈现降低趋势,而轴向应变、径向应变、体积应变及侧向膨胀率均呈增加趋势。(2)加卸载过程中煤样甲烷有效渗透率变化与煤样损伤变形演化相对应,但存在明显的滞后现象;煤样破坏前,含水率越高,甲烷有效渗透率越小;煤样破坏后,含水率越高,甲烷有效渗透率反而越大。(3)随含水率增加,加卸载煤样破坏程度增大,裂隙发育增多,形变量增大,煤样加卸载过程中的总能量和耗散能也增加,而弹性能却减小。  相似文献   
999.
常见食源性致病菌胞外代谢轮廓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寻找常见食源性致病菌间特征性代谢产物,是研发食品安全快速高效监控技术的基础。本文直接利用常见食源性致病菌发酵液冻干,经硅烷化试剂衍生,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GC-MS)对代谢产物进行分析,同时进行NIST11谱图库检索并分类,并对数据进行热图和主成分(PCA)分析。研究发现,发酵液中有大量有机酸、醇类和胺类等物质产生,且菌种间各代谢产物种类和相对含量差异显著;同时各菌间含有丰富的特有代谢产物,其中部分特有代谢产物在其他菌株中未见报道。通过热图和PCA分析各菌株胞外代谢轮廓可知,24 h时各菌株间能够明显区分,同时去除糖类和氨基酸后,PCA区分鉴定效果明显提高,尤其在24 h时最好。研究表明,胞外代谢轮廓分析可以用于寻找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生物标志物和菌种区分鉴定,同时部分菌种间特有的代谢产物有望成为常见食源性致病菌潜在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00.
热泵干燥对生咖啡豆活性物质和挥发性成分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以日晒干燥为对比,研究了热泵干燥对生咖啡豆活性物质和挥发性成分的影响,探索不同干燥温度(40℃、45℃、50℃、55℃和60℃)下生咖啡豆色泽、脂肪、主要活性成分咖啡因、葫芦巴碱及挥发性成分的变化规律,并采用一元方差分析(ANOVA)对不同处理下生咖啡豆的风味成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色泽明亮度随温度升高逐渐增大;温度为55℃时样品脂肪含量最高为9.21 g/100 g DW;咖啡因含量随温度的升高略有增大,而葫芦巴碱含量基本保持不变(0.81~0.89 g/100 g DW);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共定性出61种挥发性化合物,酸类、醛类和醇类为生咖啡豆中三类主要的挥发性化合物,其它类别化合物含量相对较低;其中在40℃处理下样品中酸类化合物含量最高为41.85%,醛类化合物在日晒干燥处理下含量最高为35.21%,而醇类化合物在60℃时样品含量最高为34.5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