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2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23篇
电工技术   13篇
综合类   118篇
化学工业   266篇
金属工艺   17篇
机械仪表   13篇
建筑科学   57篇
矿业工程   39篇
能源动力   20篇
轻工业   818篇
水利工程   24篇
石油天然气   89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31篇
冶金工业   35篇
原子能技术   5篇
自动化技术   2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A study of the effect of pulsed electric fields (PEF) on the inactivation of Listeria monocytogenes STCC 5672 and Staphylococcus aureus STCC 4459 in McIlvaine buffer covering a range from pH 3.5 to 7.0 was conducted. Mathematical models based on the Weibull distribution were developed to describe the influence of the electric field strength, treatment time and pH of the treatment medium on the lethality of both Gram positive pathogenic bacteria after PEF treatments. Both microorganisms were more sensitive to PEF in media of low pH, although the influence of the pH on the PEF resistance was more significant in S. aureus. In the best cases scenario, the highest inactivation levels achieved were 3.3 and 6.1 log10 cycles for L. monocytogenes and S. aureus respectively in pH 3.5 after 500 μs of 35 kV/cm. Based on these results and those observed in literature, L. monocytogenes STCC 5672 at any pH investigated has been shown as one of the most PEF resistant microorganism. Therefore, this microorganism should be considered as a possible target microorganism to define process criterion for PEF pasteurization.  相似文献   
62.
固定化过程中试剂对微生物活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海藻酸钙、PVA、聚丙烯酰胺三种不同载体包埋固定过程中各种固定化试剂对微生物(Candida tropicalis)活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aCl_2,BIS、丙烯酰胺(ACAM)、四甲基乙二胺(TEMED)、H_3BO_3对微生物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K_2S_2O_(?)则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63.
中国浓香型白酒窖池中原核微生物的特性及系统发育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利用PBS缓冲液富集窖池酒醅中的微生物菌体,研究窖池中微生物区系分布及相互关系。在分子分类水平上,运用PCR扩增技术和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等方法测定窖池中原核微生物的16S rRNA基因全序列,根据与基因数据库中相似菌群16S rDNA序列的同源性比较建立系统发育树图。结果发现:当浓香型窖池中酒醅发酵60d后,窖池中心部位仅有细菌分布且主要分为4个菌群,高G C(mol)%革兰氏阳性放线菌群、低G C(mol)%革兰氏阳性乳酸细菌群、梭杆菌群、革兰氏阴性紫细菌群,其中,β-紫细菌群约占窖池中原核微生物的80%。  相似文献   
64.
煤炭脱硫微生物生长代谢的电化学调控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微生物脱硫是一个复杂的具有电子转移的电化学过程,应用电化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微生物的生长代谢进行调控,有利于矿物的微生物脱硫.基于对煤炭脱硫微生物培养基的电化学特性研究,利用外控电位法控制微生物的生长代谢过程,研究了氧化还原电位对脱硫微生物生长代谢影响.研究表明:严格控制浸出体的外加电位,可增加细菌活性和生长繁殖速度,在-500 mV电位下,细菌的生长期缩短了40%,细胞浓度增加5~10倍.  相似文献   
65.
利用微生物生产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健康有重要意义 .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多不饱和脂肪酸前景广阔 .本文着重论述了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多不饱和脂肪酸领域取得的最新进展 ,主要包括 :γ 亚麻酸(GLA)、共轭亚油酸 (CLA)、花生四烯酸(ARA)、二十碳五烯酸 (EPA)、二十二碳六烯酸 (DHA)等 .  相似文献   
66.
通过现代工技术手段 ,由微生物的某种特定功能 ,可以生产出人类所需要的保健产品。介绍了微生物工程在乳酸菌及其发酵制品 :膳食纤维、活性多糖、氨基酸、维生素、核苷酸、酶制剂、红曲米、糖醇、多不饱和脂肪酸、类胡萝卜素及活性微量元素开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7.
古今酿酒与陶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考证我国的陶器起源于石器时代晚期。5000年前就有了酿酒陶器,利用陶器瓷瓮贮酒,可使酒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和挥发作用,还能从瓮中溶出钙、镁等金属离子,提高酒的pH值,促进酒体的老熟,且比用现代的不锈钢罐、铝罐等大贮酒容器效果好。陶瓮装老酒与新酒比较具有:①酸度高;②pH值高;③乙醛基本保持平衡;④酯类因分解比新酒少;⑤糠醛无明显变化。瓮装老酒与大容器装老酒相比:酸度低,而含醛量高;酯含量少。  相似文献   
68.
具有厌氧分解原油能力的一株Microbacterium 91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大庆油田油井产出油水混合物中分离到一株Microbacterium 91A。该菌株为革兰氏阳性,不形成芽孢的好氧菌。它能在72℃牛奶中存活18min,并不能还原硝酸盐。在以刃天青作为氧化还原电位指示剂的严格厌氧条件下,菌株Microbacterium 91A生长在含有0.04% Tween 80的无机盐培养基中,分别以大庆原油和正壬烷作为唯一碳源,40℃接床培养25天,用气相色谱和质谱检测到了代谢产物4-甲基-2.6-二特丁基苯酚的存在。  相似文献   
69.
进行了化肥、传统有机肥、生物有机肥、有机无机复合肥和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的田间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可以提高冬小麦产量, 比其它处理高 11.73%~105.80%,差异极显著.(2)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可降低土壤pH值和土壤容重,提高土壤总孔隙度.(3)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可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与不施肥处理比较,土壤细菌增加了165.38%,真菌增加了189.47%,放线菌增加了48.72%,总量增加了104.07%,其增加量高于其它处理.土壤蔗糖酶、脲酶、磷酸酶活性也都有明显提高,促进了土壤有机质的分解转化和速效养分的释放.(4)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可不同程度地提高土壤全量养分和速效养分,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70.
研究了枫香×樟树、楠木×尖叶杜英、椆木×海南红豆、格木×海南红豆、火力楠×阴香、枫香×米老排×降香黄檀、樟树×马占相思混交林林地的土壤物理性质与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各林地的容重、毛管孔隙、非毛管孔隙、自然含水量、毛管持水量的不同引起其保水性和通气性的差异.细菌是土壤微生物总量的主要组成者.各混交林地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差异大.各混交林地的脲酶、过氧化氢酶和纤维素分解酶活性有一定的差异.放线菌与容重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总孔隙呈显著负相关.脲酶与自然含水量、毛管持水量、毛管孔隙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