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31篇 |
免费 | 106篇 |
国内免费 | 43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5篇 |
综合类 | 105篇 |
化学工业 | 610篇 |
金属工艺 | 42篇 |
机械仪表 | 19篇 |
建筑科学 | 21篇 |
矿业工程 | 23篇 |
能源动力 | 21篇 |
轻工业 | 734篇 |
水利工程 | 11篇 |
石油天然气 | 26篇 |
无线电 | 31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72篇 |
冶金工业 | 48篇 |
原子能技术 | 7篇 |
自动化技术 | 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篇 |
2023年 | 22篇 |
2022年 | 29篇 |
2021年 | 65篇 |
2020年 | 48篇 |
2019年 | 44篇 |
2018年 | 51篇 |
2017年 | 53篇 |
2016年 | 77篇 |
2015年 | 76篇 |
2014年 | 94篇 |
2013年 | 92篇 |
2012年 | 186篇 |
2011年 | 161篇 |
2010年 | 105篇 |
2009年 | 125篇 |
2008年 | 84篇 |
2007年 | 117篇 |
2006年 | 106篇 |
2005年 | 61篇 |
2004年 | 59篇 |
2003年 | 38篇 |
2002年 | 35篇 |
2001年 | 27篇 |
2000年 | 16篇 |
1999年 | 17篇 |
1998年 | 14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3篇 |
196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为探究不同贮藏方式对橙汁胞贮藏效果的影响,通过充氮(0.06 MPa,4 ℃)贮藏及冷冻(-18 ℃)贮藏72-1锦橙汁胞,分别于2、4、6 个月取样,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橙汁胞香气成分。结果表明:橙汁胞经充氮和冷冻贮藏6 个月后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变化不大,香气成分仍以烃类物质为主,其次是醇类和酯类物质。贮藏6 个月后,酯类相对含量均减少,且充氮贮藏相对含量高于冷冻贮藏;醇类、酮类相对含量有所增加,烃类、醛类、其他类相对含量变化较小。综合分析可知,充氮贮藏和冷冻贮藏对橙汁胞香气物质的保存效果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2.
为寻找产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cyclodextrin glycosyltransferase,CGTase)的微生物新菌株,采用酚酞-甲基橙筛选平板、淀粉-碘筛选平板从苦橙内生细菌中分离获得一株可产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的新菌株,命名为KCEB04。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反应、16S rDNA 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菌株KCEB04 归属于产酸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oxytoca)。酶活测定结果表明,该菌株所产淀粉水解酶酶活为5 884.35 U/mL、α-CGTase 酶活为1.65 U/mL、β-CGTase 酶活为0.44 U/mL、γ-CGTase 酶活为1.05 U/mL。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究辐照联合甜橙精油微胶囊对4℃贮藏温度下小龙虾品质的影响。方法 将甜橙精油微胶囊同新鲜去壳小龙虾肉一起封装, 经60Co-γ射线辐照6 kGy处理后贮存于4℃冷藏中。以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 TVB-N)值、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 TBA)值、pH、感官评价、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SDS-PAGE)、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肌肉微观组织结构分析以及菌落总数为品质指标对保鲜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经60Co-γ射线联合甜橙精油微胶囊对小龙虾保鲜处理后, 第8 d时TVB-N值为16.73 mg/100 g, 菌落总数为5.42 lg CFU/g, TBA值为0.561 mg/kg, 均未超过可食用标准, 而对照组已不可食用, 且第10 d时pH为7.7, 各项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 说明60Co-γ联合甜橙精油微胶囊对小龙虾具有较好的保鲜效果, 且在4℃冷藏下, 对小龙虾的货架期可以延长至7 d。 相似文献
84.
以橙子和番茄为原料酿制混合果酒,采用单因素结合响应面试验,确定改进后的酿酒工艺参数,并对其抗氧化活性、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测定,应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FTIR)采集其特征官能团信息。结果表明,橙子番茄混合果酒最佳发酵条件为橙子与番茄果浆体积比1∶2、初始糖度24.2°Brix、pH 3.5、酵母接种量0.41 g/L、焦亚硫酸钠添加量65 mg/L、发酵6 d。在此条件下,检测混合果酒对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和Fe3+还原力。试验表明混合果酒的·OH清除率达到98%,Fe3+还原力随着样品添加量的增大而增大。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结果显示混合果酒主要香气成分有异戊醇、硫酸二丁酯、辛酸乙酯等。混合果酒的红外光谱结果中存在较明显的特征峰,这些特征峰与混合果酒所含物质组分相符。 相似文献
85.
目的 确定食品添加剂柑橘黄产品标准拟设置的技术指标,并建立各指标的试验方法.方法 根据食品添加剂天然色素特点和产品分子结构确定鉴别试验.参照现有的柑橘黄国内外资料、标准以及现行的相关天然色素国家标准,确定具体技术指标和试验方法,并对11批次柑橘黄产品进行验证试验.结果 柑橘黄产品标准拟设置的技术指标有色泽、状态、气味、... 相似文献
86.
目的 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法建立一种无损测定赣南脐橙总酸含量的技术。方法 利用设计的可见-近红外光谱检测系统检测168个赣南脐橙总酸含量。以给定赣南脐橙的126个样品作为校正集, 42个未知样品作为预测集。本研究以去除首尾处噪声后的400~880 nm范围的光谱波段, 共481个波长点进行研究分析。结合SG (Savitzky-Golay)平滑法、多元散射校正法、变量标准化法、基线校正法4种预处理方法处理原始光谱数据, 通过PLSR数学模型确定最佳预处理模型; 再利用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competitive adaptive reweighted sampling, CARS)、随机蛙跳算法(random frog, RF)、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 GA)、连续投影算法(successive projections algorithm, SPA)和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5种算法对预处理后的数据提取特征变量, 降低维度, 随后分别建立基于特征变量的总酸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 PLSR)、主成分回归(principal component regression, PCR)、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 support vector machine, LS-SVM)及多元线性回归(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MLR)预测模型。结果 通过PLSR数学模型确定SG平滑预处理模型效果为最佳, 基于SG+GA+LS-SVM模型对总酸含量预测效果最佳, 预测集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prediction, RMSEP)值为0.016, 预测集决定系数(prediction set 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 )值为0.9834, 相对分析误差(residual predictive deviation, RPD)值为7.76。结论 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法实现赣南脐橙中总酸含量的无损检测是可行的, 结合SG+GA+LS-SVM预测模型可以实现赣南脐橙总酸含量的定量检测, 可用于评价赣南脐橙总酸含量。 相似文献
87.
本文研究建立了甘蓝和橙子中阿维菌素农药残留的超高效液相色谱紫外(UPLC-UV)检测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混合使用乙二胺-N-丙基硅烷(PSA)和C_(18)基质分散净化剂进行净化,采用ACQUITY UPLC BEH C_(18)色谱柱(2.1×100 mm,1.7μm),以乙腈:水(V/V=70:30)为流动相,流速0.25 m L/min,柱温:35℃,紫外检测波长:245 nm。阿维菌素在甘蓝和橙子样品中存在程度不同的基质效应,故采用空白基质匹配的校准曲线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在0.25~10 m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9。在0.05~0.5 mg/kg范围内,平均添加回收率为83.0%~100.2%,相对标准偏差为1.17%~1.30%。阿维菌素在甘蓝和橙子中的检出限(LOD)分别为0.0109和0.0160 mg/kg。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灵敏,可用于甘蓝和橙子中阿维菌素的分析。 相似文献
88.
目的评定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橙汁中果糖含量的不确定度。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橙汁饮料中果糖的含量,建立数学模型,对检测过程中可能引入不确定度的因素包括样品的处理、标准溶液配制、标准曲线拟合及样品的重复测定进行分析及评定,最终合成橙汁中果糖含量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结果橙汁中果糖含量测定结果是33.5 g/kg时,在95%的置信区间下,扩展不确定度为1.88 g/kg (k=2)。结论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是标准溶液配制和标准曲线拟合。 相似文献
89.
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获取桔子精油的光谱信息,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PLS)回归分析提取光谱信息中的差异,通过化学计量学将光谱信息差异与对应的柠檬烯测定值关联,建立桔子精油中柠檬烯含量的近红外定量分析模型。模型的校正相关系数R_C为0.997 7,校正均方差为0.412;预测相关系数R_P为0.998 2,预测均方差为0.396;交互验证相关系数R_V为0.994 0,交互验证均方差为0.662;模型的性能指数为94.7。模型近红外光谱(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NIR)预测值与标准值之间的误差在-0.8%~1.2%之间。模型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90.
目的研究不同光质萎凋处理对金观音红茶香气组分的影响,确定在萎凋过程中采用不同的光质处理与红茶香气组分的关系。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提取金观音红茶的香气成分,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探讨在萎凋过程中通过红光、黄光以及橙光处理后金观音红茶香气成分的变化。结果实验中的4组茶叶样品共鉴别出48种香气物质,共包含9种醇类物质、11种烯烃类物质、16种烷烃类物质、9种酮酯类物质以及3种其他类物质。红光处理检测出28种挥发性物质,香气组分占提取物总量的66.62%;黄光处理检测出28种挥发性物质,香气组分占提取物总量的67.71%;橙光处理检测出24种挥发性物质,香气组分占提取物总量的64.81%。结论红光、黄光以及橙光处理能促进长叶烯、橙花叔醇及其异构体的生成。不同光质处理能影响毛茶香气组分的含量,对于β-紫罗酮的含量会有明显的提升。选用橙光处理,能提高毛茶的香气组分以及茶叶的感官品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