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74篇
  免费   1115篇
  国内免费   548篇
电工技术   425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1049篇
化学工业   3497篇
金属工艺   511篇
机械仪表   266篇
建筑科学   1279篇
矿业工程   240篇
能源动力   270篇
轻工业   2255篇
水利工程   173篇
石油天然气   587篇
武器工业   106篇
无线电   66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67篇
冶金工业   322篇
原子能技术   89篇
自动化技术   532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46篇
  2022年   248篇
  2021年   328篇
  2020年   347篇
  2019年   321篇
  2018年   330篇
  2017年   455篇
  2016年   449篇
  2015年   450篇
  2014年   725篇
  2013年   817篇
  2012年   957篇
  2011年   962篇
  2010年   724篇
  2009年   754篇
  2008年   579篇
  2007年   807篇
  2006年   696篇
  2005年   581篇
  2004年   460篇
  2003年   428篇
  2002年   370篇
  2001年   267篇
  2000年   256篇
  1999年   219篇
  1998年   159篇
  1997年   120篇
  1996年   117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80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7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8篇
  1972年   2篇
  196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1篇
  195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采用Ⅰ型废旧塑料改性剂(造粒工艺制作)和Ⅱ型废旧塑料改性剂(加热和加稳定剂处理工艺制作)分别制备了Ⅰ型和Ⅱ型废旧塑料改性沥青.对比分析了Ⅰ,Ⅱ型废旧塑料改性沥青的存储稳定性、软化点及低温性能;对比分析了Ⅰ,Ⅱ型废旧塑料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稳定度及高温稳定性;研究了Ⅰ,Ⅱ型废旧塑料改性剂的分子结构差异,探讨了废旧塑料改性剂改性沥青的机理;进行了Ⅱ-B(聚丙烯类)废旧塑料改性沥青的试验路应用.结果表明:Ⅱ型废旧塑料改性沥青的软化点可达60℃以上,试样上、下部软化点差值小于2.5℃;Ⅱ型废旧塑料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稳定度总体上大于Ⅰ型废旧塑料改性沥青混合料;与Ⅰ型废旧塑料改性剂相比,Ⅱ型废旧塑料改性剂分子链长度缩短,支链增多,双键结构增加,且分子中含有—OH基团;Ⅰ,Ⅱ型废旧塑料改性沥青中没有新物质结构生成,废旧塑料改性沥青属于物理改性;在试验路应用中,Ⅱ-B废旧塑料改性沥青施工工艺与SBS改性沥青相同,混合料路面使用状况良好,可用于路面表面层或下面层.  相似文献   
992.
姜伟  刘功良 《建筑节能》2010,38(6):54-56
由于普通稻草砖防腐、防潮、防火等性能较差,并没有被广泛的应用,为了克服普通稻草砖的这些缺点,研发出改性复合稻草砖,即在普通稻草砖中加入由数种适量的无机重金属离子配伍,辅助以分散剂、稳定剂等无机成分,研制开发出高科技新型低碳建筑材料———改性复合稻草砖,替代传统的墙体材料———实心黏土砖。该材料轻质、保温、隔热、隔声、防火、耐酸碱、节能、节土、环保,可有效地防止普通稻草砖的腐、潮、火、鼠、虫害的发生,性能优异,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993.
氟代聚丙烯酸酯改性聚氨酯复合乳液的制备及其疏水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耐水性和耐溶剂性,将聚氨酯溶液作为反应介质,以丙烯酸十二氟庚酯(FA)和丙烯酸羟丙酯为单体,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在溶液中进行聚丙烯酸酯自由基聚合,然后用N-甲基二乙醇胺进行亲水基扩链,通过溶液聚合相转化法制得新型阳离子氟代聚丙烯酸酯改性聚氨酯复合乳液。通过红外光谱、透射电镜、光电子能谱仪和接触角测定仪分别对复合乳液的结构、乳胶粒形态、膜表面的化学元素组成及疏水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含氟链段成功接入了大分子链中,乳液形成稳定的核-壳结构,在膜材料表面形成了主要由含氟丙烯酸酯链段组成的界面,FA的引入可使复合乳液胶膜与水的接触角(PUA膜与水的接触角)由65°提高至98°。  相似文献   
994.
陈宇  林素英  林旺 《广州化工》2010,38(6):283-284
90后渐渐成为大学里的主角,而新生又是大学的特殊群体,在新生中建设学风,要找准症结所在,对症下药,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针对90后新生的特点,提出以点带面、教育新格局,加强教改、教风建设来促进学风建设的观点。  相似文献   
995.
探讨了烧成气氛对阿利特-硫铝酸盐水泥熟料矿物形成与水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氧化气氛条件下,1300℃煅烧30min即可保证熟料矿物良好形成,而还原气氛、较高煅烧温度和较长保温时间等条件均不利于熟料矿物形成。氧化气氛下煅烧的熟料,水泥强度均高于还原气氛下的水泥强度,且终凝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996.
Functional copolymer/organo‐silicate [N,N′‐dimethyldodecyl ammonium cation surface modified montmorillonite (MMT)] layered nanocomposites have been synthesized by interlamellar complex‐radical copolymerization of preintercalated maleic anhydride (MA)/ organo‐MMT complex as a ‘nano‐reactor’ with n‐butyl methacrylate (BMA) as an internal plasticization comonomer in the presence of radical initiator. Synthesized copolymers and their nanocomposites were investigated by dynamic mechanic analysis, X‐ray diffraction, SEM, and TEM methods. It was found that nanocomposite dynamic mechanical properties strongly depend on the force of interfacial MA … organo‐MMT complex formation and the amount of flexible n‐butyl ester linkages. An increase in both of these parameters leads to enhanced intercalation and exfoliation in situ processes of copolymer chains and the formation of hybrid nanocomposites. © 2010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Appl Polym Sci, 2010  相似文献   
997.
O_2/N_2、O_2/CO_2和O_2/CO_2/NO气氛下煤粉燃烧NO_x排放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滴管炉研究了O2/N2、O2/CO2和O2/CO2/NO气氛下煤燃烧过程中NOx的排放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O2/N2和O2/CO2气氛下,高温或高O2浓度均使NO排放量增加。O2/CO2气氛下NO排放量比O2/N2气氛下NO排放量低大约30%~40%。在O2/CO2/NO气氛下,温度不同时,O2浓度变化对NO排放量的影响规律不同,对循环NO降解的影响规律也不同。高温不利于循环NO降解。随停留时间的延长NO排放量出现两个峰值。  相似文献   
998.
丁仕强 《广东化工》2010,37(1):101-102
文章的正交实验研究表明:(1)用改性累托石处理印染废水中的浊度及COD,在废水pH为5,改性累托石用量为110 mg/L,搅拌时间为20 min,搅拌速率为50 r/min时,最优化条件下,经验证实验,COD去除率可达50%。浊度去除率可达96,71%。(2)影响浊度去除率的因素主次顺序是:改性累托石用量pH搅拌速率搅拌时间。影响COD去除率的因素主次顺序是:改性累托石用量pH搅拌时间搅拌速率。  相似文献   
999.
SRK方程结合超额Gibbs自由能规则预测汽液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RK方程结合范德华混合规则应用于极性体系会产生较大误差,而结合超额Gibbs自由能(GE)型混合规则能得较好的结果。Wong-Sandler(WS型)混合规则是基于无穷大压力的GE型混合规则,文中对提出一种基于常压的改进型WS(MWS型)混合规则,利用SRK方程分别结合WS型和MWS型混合规则对多个二元极性体系汽液平衡进行预测。比较结果表明,采用SRK方程结合MWS型混合规则预测汽液平衡结果一般优于WS型混合规则。  相似文献   
1000.
合成了一种由N-乙基苯胺和苯胺共聚的高聚物,并制备了其4种掺杂态共聚物膜。实验中在不同压力、不同进料组成下测试了共聚物膜及聚砜膜对CO2/CH4混合气的分离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掺杂态不同对气体的分离性能有很大影响,其中二次掺杂态的分离系数最高,可达70,而去掺杂态的渗透速率最高,CO2可达2.15 GPU[1 GPU=7.501×10-10cm3/(cm2.s.Pa)],CH4达到0.049 GPU,均高于聚砜膜和文献中报道的聚苯胺膜的值,这是由于N-乙基的引入,改变了聚合物链的柔韧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