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3篇
电工技术   10篇
综合类   21篇
化学工业   157篇
金属工艺   37篇
机械仪表   11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5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1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2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18篇
一般工业技术   99篇
冶金工业   28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负载型复合载体及其镍基催化剂的性能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负载型ZrO_2/Al_2O_3和ZrO_2/Al_2O_3-SiO_2复合载体,研究了不同复合载体对Ni基催化剂CO_2重整甲烷反应和性能的影响,并用XRD、IR、TPR、TPD和BET等方法对复合载体及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ZrO_2负载在基载体后比表面积、碱性、活性组分Ni的分散度和Ni与ZrO_2的相互作用增大。NiO在复合载体表面的分散容量与ZrO_2的负载量有关,ZrO_2的负载量为37.5%时NiO的分散容量达最高值(24.0%)。与Ni/ZrO_2相比,Ni/ZrO_2/Al_2O_3-SiO_2和Ni/ZrO_2/Al_2O_3催化剂对CO_2的吸附能力增大,CO_2吸附量增加,酸强度降低,CO_2重整CH_4反应活性提高,其中以Ni/ZrO_2/Al_2O_3催化剂的活性最好。  相似文献   
2.
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nano-sized SnO2 powder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INTRODUCTIONSnO2isoneofthemainmaterialsusedingassensor.Becauseofthehumidityandgassensingfunction,itattractsmoreandmoreattentions.Butthepresentproblemishowtoimprovethestabilityandsensibilityofgassensor.Researchershavetakenmanymeasurestoresolvethisproble…  相似文献   
3.
杜艳  陈洪龄  陈日志 《石油化工》2007,36(6):637-642
综述了纳米镍粉的制备方法(包括物理法和化学法)及产业化现状,对纳米镍粉的各种制备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与物理法相比,化学法的产量高、成本低廉,能制备出性能优异的纳米镍粉,适合规模化生产;使用化学法制备的纳米镍粉的纯度、粒径及成本的控制仍需进一步加强。同时,对今后纳米镍粉的制备和产业化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采用高分子网络微区沉淀法制备纳米镁铝尖晶石(MgAl2O4)粉体,并采用TGA/DTA、XRD和TEM等分析测试技术对前驱体的热分解和所制得粉体的物相组成、形貌及颗粒尺寸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得的MgAl2O4粉体颗粒粒径小,结晶良好,成分单一且粒径大小均匀。而实验过程中工艺参数的改变会对生成粉体的粒径和形貌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即研究了各种工艺参数的改变对该方法制备纳米MgAl2O4粉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纳米磨料硬度对超光滑表面抛光粗糙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均相沉淀法制备了纳米CeO2和Al2O3粉体,研究了在相同抛光条件下纳米CeO2、Al2O3和SiO2磨料对硅片的抛光效果,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了抛光表面的微观形貌并测量其表面粗糙度.结果表明:纳米CeO2磨料抛光后表面具有更低的表面粗糙度,在5 靘5 靘范围内表面粗糙度Ra值为0.240 nm,而且表面的微观起伏更趋向于平缓;考虑了纳米磨料在抛光条件下所发生的自身变形,其变形量相当于一部分抵消了纳米磨料嵌入基体材料的切削深度,而这个切削深度最终决定了抛光表面的粗糙度;分析指出这个变形量与纳米磨料的硬度成反比,硬度低的纳米磨料由于自身变形量大,导致切削深度小,抛光后表面的粗糙度值低.解释了在相同的抛光条件下不同硬度的纳米磨料具有不同的抛光表面粗糙度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液相法制备纳米Fe_3O_4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蕾  杨海涛  刘勇健 《应用化工》2003,32(5):6-7,10
介绍沉淀法、微乳液法及水热法等纳米Fe3O4的制备方法,讨论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指出了沉淀法是目前制备纳米Fe3O4的最广泛应用的方法,而超声技术、交流电沉积与传统沉淀法的结合,是制备高纯度、小粒径、均匀分散的Fe3O4最有前途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Pr^3+掺杂的TiO2纳米粉体的表面特性和光催化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酸催化的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纯的和不同Pr^3+掺杂量的TiO2纳米粉体.以亚甲基蓝(MB)溶液的光催化降解为探针反应,评价了它们的光催化活性.利用XRD和BET技术研究了Pr^3+掺杂量和焙烧温度对TiO2纳米粉体的相结构、晶粒尺寸和表面织构特性的影响,并用XPS和SPS技术研究了Pr^3+掺杂的TiO2纳米粉体的表面组成和表面光伏特性,探讨了Pr^3+掺杂提高纳米TiO2的光催化活性的机制.结果表明:适量Pr^3+掺杂能显著提高纳米TiO2的光催化活性.当Pr^3+掺杂量为1.25%(以Pr^3+/TiO2质量比计),焙烧温度为600℃时,制得粉体的光催化活性最佳.Pr^3+掺杂强烈地抑制TiO2由锐钛矿相向金红石相的转变,减小晶粒尺寸,增大比表面积,增加表面羟基和吸附氧的含量,提高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分离效率,改善粉体表面的光吸收性能,上述因素均有利于光催化活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Experiments on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nano-sized calcium carbonate were carried out in a thermo-gravimetric analyzer under non-isothermal condition of different heating rates (5 to 20K·min-1). The Coats and Redfern's equation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apparent activation energy and the pre-exponential factors. The mechanism of thermal decomposition was evaluated using the master plots, Coats and Redfern's equation and the kinetic compensation law. It was found that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property of nano-sized calcium carbonate wa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bulk calcite. Nano-sized calcium carbonate began to decompose at 640℃, which was 180℃lower than the reported value for calcit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kinetics were compatible with the mechanism of one-dimensional phase boundary movement. The apparent activation energy of nano-sized calcium carbonate was estimated to be 151kJ·mol-1 while the literature value for normal calcite was approximately 200kJ·mol-1. The order of magnitude of pre-e  相似文献   
9.
以硝酸锌和氢氧化钠为原料,分别以水和醇作为溶剂,采用液相直接沉淀法合成纳米氧化锌。在以水为反应溶剂条件下,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反应物浓度和反应物配比对纳米氧化锌中位径和形貌的影响,得到制备较小中位径及合适长径比纳米氧化锌的最优反应条件,即:反应时间为3 h、反应温度为70 ℃、锌离子浓度为0.5 mol/L、锌离子与氢氧根浓度比为1:2。在上述最优反应条件下,研究了不同醇溶剂对纳米氧化锌中位径、形貌及其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溶剂碳链长度的增长,纳米氧化锌中位径呈现上下波动,无明显变化规律,形貌由球状向柱状发展,光催化性能总体不断减弱。  相似文献   
10.
用玻璃球负载纳米级SO42-/TiO2固体超强酸催化合成乙酸正丁酯,对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和乙酸正丁酯的合成条件进行了研究。在最佳反应条件下,乙酸的转化率为99.3%,催化剂重复使用8次后乙酸的转化率仍高达92.3%。该催化剂选择性好,未发现有副产物生成,看来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