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1篇
化学工业   11篇
轻工业   11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121.
本研究通过串联启动子方式实现纳豆激酶在枯草芽孢杆菌WB800中的高效分泌表达。通过对几种现有报道的强启动子的比较并对其进行串联操作,确定生产纳豆激酶的最优启动子及纳豆激酶的最高产量。本研究首先在枯草芽孢杆菌WB800中成功构建五种含不同强启动子的重组质粒p SG101(P_(HpaII)),p SG102(PBcapr E),p SG103(Plux S),p SG104(Pgsi B)和p SG105(Pyxi E),实现纳豆激酶分泌表达,并对其纤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启动子P_(HpaII)介导的纳豆激酶纤溶活性(110.80 FU/m L)明显优于其他四种启动子。通过对启动子P_(HpaII)进行多次串联,成功构建质粒p SG106(P_(HpaII)-P_(HpaII)),p SG107(P_(HpaII)-P_(HpaII)-P_(HpaII))和p SG108(P_(HpaII)-P_(HpaII)-P_(HpaII)-P_(HpaII))。数据显示,菌株Bacillus subtilis WB800/p SG107(P_(HpaII)-P_(HpaII)-P_(HpaII))纳豆激酶产量最高为213.30 FU/m L,相比单个启动子P_(HpaII),提高了92.51%。通过对五种强启动子的比较以及对其进行串联操作,成功实现纳豆激酶在枯草芽孢杆菌WB800的高效表达,纤溶活性最高为213.30 FU/m L,与现有相关报道相比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22.
纳豆激酶分离纯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纳豆激酶的生产和分离纯化技术进行了综述,重点讨论了柱层析、发酵与泡载分离耦合和膨胀床吸附等分离方法,提出了将反胶团和磁性高分子微球等新型分离技术应用于纳豆激酶的分离以提高其纯度和产率,指出了纳豆激酶有望开发成一种新一代理想的溶栓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3.
纳豆激酶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纳豆激酶是一种新型溶栓酶 ,具有溶栓效率高、药效时间长以及无毒副作用等优点。实验研究了pH、温度、金属离子以及某些有机物质对该酶稳定性的影响。实验表明 ,该酶在 4 5℃以下和 pH 7~ 9范围内酶活相对稳定 ;Mg2 +和Co2 +离子对酶活有激活作用 ,而Cu2 +、Zn2 +和Al3+等离子对该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牛血清蛋白、蛋白胨、明胶、甘油、丙二醇和海藻酸钠等能显著提高酶的耐热性 ,其中以明胶的作用最为明显。这些发现对液体酶的生产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4.
从线性和精密度两个方面对纤维蛋白平板法和四肽底物法测定纳豆激酶活性的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并验证了两种方法测定值之间的直线相关性.结果表明:纤维蛋白平板法和四肽底物法分别在10.77 IU/mL~80.73IU/mL和0.03 U/mL~0.09 U/mL浓度范围内呈线性,且日间和日内变异系数均小于10%.两者结果具有直线相关性,其关系为纤维蛋白平板法测定值(IU)=264.87×四肽底物法测定值(U)-19.633,(R2=0.9942).结论:纤维蛋白平板法与四肽底物法均能用于纳豆激酶活性测定,前者测定结果直接,但四肽底物法更灵敏,还可应用于高通量筛选.  相似文献   
125.
为探索出符合中国人口味且纳豆激酶酶活力高的中式纳豆加工技术,该研究从市售的4种纳豆中分离出4株纳豆芽孢杆菌(Bacillus natto),并筛选出一株产纳豆激酶能力最强的菌株NK3。以牛奶培养基替代传统的种子液培养基培养纳豆菌种,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发酵温度、时间、接种量、加水量对纳豆激酶酶活力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优化纳豆发酵条件。结果表明,以牛奶为培养基培养的纳豆菌生长良好,在发酵温度27 ℃、发酵时间1.5 d、接种量5%、加水量6%条件下,菌株NK3发酵制备出的纳豆无氨臭味,有淡淡的奶香味,且纳豆激酶酶活力高达668.5 U/g。  相似文献   
126.
跟踪了纳豆发酵过程中纳豆激酶的变化.考察了纳豆冻干粉在模拟胃肠环境、冷冻干燥以及破碎过程中的酶活损失情况,为纳豆胶囊生产过程中工艺确立、剂型选择和食用方法提供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27.
纳豆激酶(EC 3.4.21.62)是纳豆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natto)发酵产生的一种丝氨酸蛋白酶,在体外和体内均具有强烈的纤维蛋白溶解活性。提高纳豆激酶的产量及其稳定性和经口服后的生物利用度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该文综述了野生菌、基因工程菌及动植物细胞发酵/培养制备纳豆激酶的方法,及其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等性能改善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纳豆激酶研究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8.
纳豆激酶的活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纳总结了目前关于纳豆激酶溶栓活性测定的各种方法,并简介人体溶栓过程的生理学背景和医学上检查血栓病情的各种常用方法,发现有待继续研究并建立一种更精确、更灵敏、更简便、更经济的NK溶栓活力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29.
分别从五个品牌的纳豆样品及树林土样中分离出27、23株芽孢杆菌(Bacillus spp.),这50株菌经过菌落形态观察和酪蛋白 平板筛选后,分别从土壤和纳豆样品中筛选出了10株和3株共计13株分解酪蛋白能力较强的芽孢杆菌。 采用这13株菌进行鹰嘴豆 纳豆发酵对比,并对成品进行感官评价及纳豆激酶活性的测定。 结果表明,从土壤中分离出的菌株S-18产纳豆激酶活力最高,为(3269.38±52.59) U/g,具有鹰嘴豆纳豆发酵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0.
采用纤溶活性筛选法从贵州织金农家土制烟熏腊肉中分离到一株高产纳豆激酶菌株GULR06,对菌株的菌株形态、生理生化特征、16S rDNA序列分析以及系统发育分析,鉴定该菌株GULR06为枯草芽孢杆菌。以黄豆为主要原料进行固态发酵制备纳豆,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发酵过程中的生物胺进行检测,同时考察了发酵过程中纳豆激酶活力和生物量的变化。实验表明:尸胺、腐胺、2-苯乙胺、色胺、精胺、酪胺、亚精胺、组胺都能得到很好的分离,且线性关系良好,R2均大于0.994?0,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4%。在纳豆发酵过程中生物胺总量范围在26.47~72.97?mg/kg之间,对人体不构成任何威胁。54?h时,纳豆激酶的酶活力达到最高,为(5?439.5±149)IU/g、活菌数为13(lg(CFU/g)),此时生物胺总量为(56.18±4.94)m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