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51篇
  免费   1655篇
  国内免费   978篇
电工技术   374篇
综合类   1375篇
化学工业   4349篇
金属工艺   623篇
机械仪表   1454篇
建筑科学   674篇
矿业工程   775篇
能源动力   1368篇
轻工业   882篇
水利工程   336篇
石油天然气   6144篇
武器工业   324篇
无线电   21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493篇
冶金工业   514篇
原子能技术   257篇
自动化技术   624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304篇
  2022年   485篇
  2021年   563篇
  2020年   557篇
  2019年   590篇
  2018年   518篇
  2017年   601篇
  2016年   767篇
  2015年   770篇
  2014年   1036篇
  2013年   1241篇
  2012年   1287篇
  2011年   1442篇
  2010年   1025篇
  2009年   905篇
  2008年   802篇
  2007年   1067篇
  2006年   1169篇
  2005年   1062篇
  2004年   888篇
  2003年   792篇
  2002年   724篇
  2001年   547篇
  2000年   484篇
  1999年   402篇
  1998年   348篇
  1997年   278篇
  1996年   261篇
  1995年   215篇
  1994年   139篇
  1993年   94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5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9年   5篇
  195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31.
流体势与油气运聚规律研究——以孤东地区为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流体势是地下流体所有能的综合表现,不同的流体(如油、气、水)在各自的势场作用下,有各自的势场分布规律运动.通过研究地下流体势空间分布模式,可确定盆地流体系统构成,提高对油气运移规律的认识,明确预测有利油气聚集区,提高钻探成功率.研究表明,孤东地区地下流体势类型分为高势区、低势区,高势区分布与活跃生油洼陷分布一致,是孤东地区油气成藏的主要烃源区和动力源区.低势区与目前的油气田吻合较好.由此可依据流体低势区来预测新的油气聚集部位.   相似文献   
132.
基于ANSYS的铸嘴流体耦合场三维有限元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铸嘴内稳态层流铝熔体进行仿真分析。实现了三维建模。解决了三维热一流耦合求解的问题,得到铝流体的速度、压力及温度的分布图。分析了铸嘴出口速度和温度的分布规律及其对连续铸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3.
板深51区块存在压力敏感地层,在非目的层井段存在大段高渗低压砂岩,而目的层又属于高压低渗地层,属于难采油气田。室内进行的砂床滤失量、砂床封堵带承压能力、岩心封堵带的承压能力及油气层保护效果实验表明,在超低渗钻井液中增加固相含量,能够提高超低渗透膜结构强度,提高地层承压能力,降低砂床侵入深度,增强保护油气层效果,而且有选择性地增加有用固相效果更佳。基于这一理论,研究成功了超低渗广谱屏蔽暂堵油层保护技术,并在板深51区块长22—15井和长23—17K井进行了试验应用。该技术的关键是依据地层特性确定复配暂堵剂。长22-15井和长23-17K井射孔后未经过压裂、酸化、排液处理,获自喷高产,尤其是长22-15井形成自喷油流,创油田单井试采产量最高记录。应用结果表明,超低渗广谱保护油气层钻井液技术封堵隔层的承压能力强,很大程度地提高了漏失层的承压能力和破裂压力,较好地解决了含多套压力层系长裸眼段钻井过程中发生的漏失、井喷、卡钻、油气层保护等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34.
东海西湖凹陷探井钻井完井液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东海西湖凹陷的储层特征。在分析探井储层损害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的海水钻井完井液体系。两口井应用表明,储层保护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5.
本文讨论了在两个园柱体的环形狭缝中不可压缩流体的流动.在一定的假设下,运用流体力学方程和流体对柱体的作用方程,导出了附加质量和转动惯量、振动频率和衰减系数.并对文(1)中的某些结果进行了必要的修正.  相似文献   
136.
S Gopalakrishna  Y Jaluria 《Sadhana》1994,19(5):817-832
A numerical study of the transport phenomena arising in a single-screw extruder channel is carried out. A non-Newtonian fluid is considered, using a power law model for the variable viscosity. Chemical reaction kinetics are also included. Finite difference computations are carried out to solve the governing set of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for the velocity, temperature and species concentration fields, over a wide range of governing parameters for the case of a tapered screw channel. The numerical treatment for this combined heat and mass transfer problem is outlined. A marching procedure in the down-channel direction is adopted and the validity of the scheme for practical problems discussed. For large viscous dissipation, the material heats up considerably due to the prevailing shear field, affecting the viscosity significantly, and results in large changes in the pressure development at the end of the channel. The rate of reaction controls the mass diffusion rate which in turn affects viscosity and the flow significantly. The dimensionless throughput,q v ,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rameters in the numerical solution. The dimensionless pressure variation is very sensitive toq v , and orders of magnitude changes are possible for small variations inq v . Schemes for dealing with other important effects such as back flow, heat transfer by conduction in the barrel, and the effect of the die are also outlined. A list of symbols is given at the end of the paper This is publication No. F-10544-4-91 of the New Jersey Agricultural Experiment Station supported by State Funds and the Center for Advanced Food Technology (CAFT). The Center for Advanced Food Technology is a New Jersey Commission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enter. This work was also supported in part by the US Army Research Office.  相似文献   
137.
高砂比压裂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蒋廷学  李斐 《钻采工艺》1998,21(2):13-16
应用由美国NSI公司引进的“stimplan”拟三维压裂设计软件,对影响裂缝内支撑剂铺置浓度的诸因素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分析,从中找出了主要的影响因素。并以高砂比压裂的技术指标为依据,研究了在目前压裂工艺水平下,进行高砂比压裂所必须遵循的原则。文中还对国内的高砂比压裂进行了实例分析,进一步论证了文中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8.
乙烯裂解炉辐射段流动与燃烧的三维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瀚章  贾志刚 《石油化工》2007,36(6):584-590
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6.2对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燕山分公司E-BA-107乙烯裂解炉辐射段内的流动和燃烧做了三维数值模拟研究。为保证计算的准确性,使用GAMBIT2.2软件建立了与裂解炉实际尺寸完全一致的几何模型;在计算过程中采用了标准k-ε湍流模型、离散坐标辐射模型和有限速率/涡流耗散燃烧反应模型等计算模型。通过模拟计算得到了裂解炉炉膛内的温度、烟气流速及烟气组成的分布:底部燃烧器和侧壁燃烧器的燃烧使附近的炉墙处于温度分布均匀的高温区,为裂解反应提供了均匀的辐射墙面;炉管底部比其他部位的温度低;底部燃烧器的高速射流产生的旋涡可为炉管提供一定的对流热;出口烟气的平均温度和组成的模拟计算值与设计值接近,表明数值模拟有较高的精度,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9.
中国第一口超千米深水钻井液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LW3-1-1探井位于中国南海珠江口盆地,作业水深1480m,完钻井深为3843m,地层以大套灰色泥岩和页岩为主,具有强水敏性.要求钻井液具有良好的流变性、润滑性、抑制性,良好的抗盐、抗钙、抗高温和抗低温能力,以及强的天然气水合物抑制能力。该井采用了PFMX钻井液体系,钻井周期为49d,介绍了钻井液工艺及现场应用情况。PFMX体系表现出很多油基钻井液的优点,如好的润滑性、高的钻进速率、膜效应、强的井眼稳定及页岩抑制性,解决了强水敏性地层的井壁稳定等问题,还解决了深水钻井中遇到的挑战,如低的破裂压力梯度、天然气永合物、浅层水流、深水低温等问题,满足了该区块作业需要。  相似文献   
140.
小眼井最优水力学设计及分析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在充分考虑小眼井钻井特点和合理确定环空压耗的基础上,将喷射钻井理论和环空携岩理论有机结合起来,导出了在两种工作方式下优化设计小眼井钻井水力参数模型,并开发了应用软件。通过实例计算,提出了在小眼井最优水力学设计中采用最大水功率工作方式的重要性,并建议在大眼井的水力参数设计中考虑钻柱的偏心、旋转和钻杆接头对环空压耗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