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84篇
  免费   336篇
  国内免费   126篇
电工技术   222篇
综合类   278篇
化学工业   5100篇
金属工艺   76篇
机械仪表   109篇
建筑科学   174篇
矿业工程   22篇
能源动力   48篇
轻工业   332篇
水利工程   19篇
石油天然气   472篇
武器工业   27篇
无线电   44篇
一般工业技术   913篇
冶金工业   33篇
原子能技术   53篇
自动化技术   24篇
  2025年   4篇
  2024年   124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122篇
  2021年   198篇
  2020年   174篇
  2019年   170篇
  2018年   132篇
  2017年   188篇
  2016年   196篇
  2015年   178篇
  2014年   248篇
  2013年   376篇
  2012年   443篇
  2011年   427篇
  2010年   315篇
  2009年   324篇
  2008年   359篇
  2007年   437篇
  2006年   474篇
  2005年   433篇
  2004年   387篇
  2003年   370篇
  2002年   319篇
  2001年   246篇
  2000年   225篇
  1999年   182篇
  1998年   154篇
  1997年   97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宿树权 《广州化工》2012,40(19):74-75
通过对氧化聚乙烯反应过程的温度灵敏性研究发现:通过程序控制反应温度的方法,将反应过程控制在一个较小的温度区间内进行,可以得到更加优质的产品。通过温度调控后产品的酸值及白度测试分析可以发现:激发温度在140~150℃,反应温度在135~140℃反应效果最好,可以得到最优质的产品。  相似文献   
52.
聚乙烯薄膜的氟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改善聚乙烯薄膜材料表面的反应性能,对聚乙烯薄膜进行了氟化改性研究。在恒定的温度下,通过改变氟化反应的压强参数值,制备了氟化薄膜改性样品,并采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等对样品进行分析,以探究聚乙烯薄膜氟化的较佳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在氟化温度为60℃,且以氮气为保护气的条件下,进行130,220 mPa压力下的递进氟化,能较好地实现聚乙烯薄膜表面的羧化和氟化改性,提高聚乙烯薄膜表面的反应能力。  相似文献   
53.
    
ABSTRACT

Porous objects of hydroxyapatite (HA) were prepared by mixing sodium chloride as channeling agent with ultra 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ylene (UHMWPE) as a binder and hydroxyapatite powder. After hot isostatic pressing (HIP) and dissolving the channeling agent, the bioceramic showed an interconnecting porosity with pore diameters in the range of 160–220 µm. The method can be used for any material that is insoluble in water. Such objects are promising for bone regeneration because the interconnecting porosity in implants provides a good environment for bone attachment and in-growth.  相似文献   
54.
PEG/IPDI与PEG/TDI固化反应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二正丁胺滴定法对聚乙二醇(PEG)/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和PEG/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反应体系分别进行了研究,得到了相应体系在不同温度下的反应速率常数和活化能;并探讨了PEG分子量、固化剂的活性、燃烧催化剂和温度等因素对固化反应动力学参数和活化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异氰酸酯和PEG反应为二级反应;PEG/IPDI和PEG/TDI体系固化反应的活化能分别为46.89kJ.mol-1和41.12kJ.mol-1;两体系的反应速率常数随着固化剂的活性和温度的增加而变大。不同活性的固化剂和燃烧催化剂虽影响两体系的固化反应速率常数,但不影响反应级数。  相似文献   
55.
收集整理了聚乙二醇二甲醚的各项物化性质数据,并给出若干图表,可供天然气净化厂、城市煤气净化厂、石油化工厂、炼油厂、合成氨厂等有关气体净化的设计、科研和生产管理人员使用。  相似文献   
56.
PS/PE合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永锋 《石化技术与应用》2000,18(5):269-271,274
对PS/PE合金的组成、相容性和制备工艺及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增韧剂选用LLDPE,相容剂选用SBS,配比(以质量计)为PS100份,LLDPE15-45份,SBS2-5份,在高螺杆转速、低加料速度的挤出条件下,能得到性能较好的PS/PE合金。  相似文献   
57.
红磷/氢氧化镁高效阻燃体系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将氢氧化镁和包覆红磷的阻燃剂填充到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中,进行氧指数和垂直燃烧性能测试分析,考察了红磷和氢氧化镁在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中的阻燃效果。结果表明,红磷与氢氧化镁并用具有良好的协同效应,是LLDPE的高效阻燃体系。  相似文献   
58.
为了提高微通道表面的加工质量,研究了CO2激光在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PET)基板上加工微通道的工艺。通过正交试验法研究了激光功率、加工速度、通道长度和加工次数对微通道宽度的影响,并且进行了工艺参数优化。然后,通过金相显微镜和粗糙度测量仪对加工结果进行了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正文试验获得的最佳加工参数如下:激光功率为10W,扫描速度为6mm/s,通道长度为80mm,加工次数为3次。在此加工参数下对通道表面的粗糙度(Ra)的算数平均值可以达到170nm。由此证明使用CO2激光在PET基板上加工微米级通道的方法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59.
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蜡的研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考察了引发剂种类用量、马来酸酐加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聚乙烯蜡分子结构等因素对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蜡的接枝率、接枝效率、气味、颜色、交联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二叔丁基过氧化物是一种优良的接枝反应引发剂 ,在引发剂加量 0 .2 % ,马来酸酐加量 4 % ,反应温度 1 50~ 1 6 0℃ ,反应时间 3h的条件下 ,接枝率大于 1 .5% ,该接枝蜡可作为一种新型偶联剂应用在塑料填充料中  相似文献   
60.
不饱和硅烷熔融挤出接枝聚乙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熔融挤出法对低密度聚乙烯进行硅烷接枝,然后在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存在进行水解交联,对接枝产物的熔体流动速率和交联样品的凝胶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接枝单体为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主要引发剂为过氧化二异丙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