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320篇 |
免费 | 1049篇 |
国内免费 | 430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404篇 |
综合类 | 1277篇 |
化学工业 | 7169篇 |
金属工艺 | 1663篇 |
机械仪表 | 974篇 |
建筑科学 | 1894篇 |
矿业工程 | 409篇 |
能源动力 | 199篇 |
轻工业 | 906篇 |
水利工程 | 349篇 |
石油天然气 | 693篇 |
武器工业 | 99篇 |
无线电 | 324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710篇 |
冶金工业 | 421篇 |
原子能技术 | 137篇 |
自动化技术 | 17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72篇 |
2024年 | 323篇 |
2023年 | 299篇 |
2022年 | 371篇 |
2021年 | 493篇 |
2020年 | 474篇 |
2019年 | 455篇 |
2018年 | 358篇 |
2017年 | 457篇 |
2016年 | 528篇 |
2015年 | 498篇 |
2014年 | 810篇 |
2013年 | 905篇 |
2012年 | 1113篇 |
2011年 | 1097篇 |
2010年 | 825篇 |
2009年 | 889篇 |
2008年 | 887篇 |
2007年 | 1064篇 |
2006年 | 1122篇 |
2005年 | 973篇 |
2004年 | 870篇 |
2003年 | 824篇 |
2002年 | 713篇 |
2001年 | 577篇 |
2000年 | 534篇 |
1999年 | 449篇 |
1998年 | 342篇 |
1997年 | 243篇 |
1996年 | 225篇 |
1995年 | 165篇 |
1994年 | 160篇 |
1993年 | 140篇 |
1992年 | 104篇 |
1991年 | 74篇 |
1990年 | 65篇 |
1989年 | 62篇 |
1988年 | 37篇 |
1987年 | 25篇 |
1986年 | 16篇 |
1985年 | 39篇 |
1984年 | 38篇 |
1983年 | 38篇 |
1982年 | 29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2篇 |
1976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1951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红磷/氢氧化镁高效阻燃体系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将氢氧化镁和包覆红磷的阻燃剂填充到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中,进行氧指数和垂直燃烧性能测试分析,考察了红磷和氢氧化镁在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中的阻燃效果。结果表明,红磷与氢氧化镁并用具有良好的协同效应,是LLDPE的高效阻燃体系。 相似文献
92.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主坝防渗墙上注重枯水围堰防渗墙,是目前国内较大规模的地下防渗墙工程。工程施工采用了多种新方法、新技术,如:在国内首次采用先进的双轮铣和机械抓斗组合的成槽设备和技术,在深厚覆盖层和复杂的河床地形条件下,确保了槽孔的垂直度和成墙质量,加快了工程进度;在国内首次采用横向槽孔填充塑性混凝保护下的平板接头的墙段连接形式,使用高压旋喷灌浆对“老虎嘴”的封堵方案,采用缓凝高强混凝土材料新工 相似文献
93.
94.
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在三峡二期围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二期围堰防渗墙最大高度 74m ,其中墙深大于 40 m ,采用塑性混凝土。防渗墙经 1 998年夏季长江 8次洪峰 (三峡坝址最大流量 6 1 0 0 0 m3/s)考验 ,堰体渗透比降最大值 0 .1 0 8,小于堰基粉细砂设计允许值 0 .2 5 ;渗水总量约 5 0 L /s,小于设计估算基坑渗水总量 6 0 0 L /s,防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5.
报道」了除草地膜中乙草胺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以甲苯加热回流除草地膜提取其中的乙乙草胺,内标物邻苯二甲酸二正戊酯,乙草胺的变异系数为1.09%,回收率为96.33%,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8。 相似文献
96.
97.
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在三峡二期围堰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三峡二期围堰防渗墙最高74m,墙厚0.8-1.1m,防渗总面积83450m2。其中墙深大于40m,采用塑性混凝土,成墙最高月达11188m2。防渗墙经1998年夏季长江8次洪峰考验,堰体渗透比降最大值0.108,小于堰基粉细砂设计允许值0.25;渗水总量约50L/s,小于设计估算基坑渗水总量600L/s,防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8.
塑料模具材料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系统地综述了我国近年来塑料模具材料研制与应用的进展,介绍了一些新材料的牌号、化学成分、热处理、性能和用途,并对我国塑料模具材料今后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便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
100.
不饱和硅烷熔融挤出接枝聚乙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熔融挤出法对低密度聚乙烯进行硅烷接枝,然后在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存在进行水解交联,对接枝产物的熔体流动速率和交联样品的凝胶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接枝单体为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主要引发剂为过氧化二异丙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