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8篇
  免费   129篇
  国内免费   14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57篇
化学工业   234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39篇
建筑科学   1篇
能源动力   10篇
轻工业   901篇
石油天然气   44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以菜籽蛋白为原料,研究预处理和双酶水解条件对其水解度影响。结果表明,直接采用未经预处理菜籽蛋白和采用双酶分步水解法在不进行任何灭酶处理及先加入水解能力强的蛋白酶再加入其它蛋白酶条件下进行水解,所得菜籽蛋白水解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2.
为提高菜籽油的得率,探讨应用复合酶法提取菜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以挤压处理后的油菜籽为原料,提油率为考察指标,对复合酶种类和配比进行筛选后,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优化试验得出最佳酶解条件。结果表明:以中性蛋白酶、果胶酶和α-淀粉酶为复合酶组成,其配比为0.573:0.315:0.112;酶解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50 ℃、酶解时间4 h、酶解pH 6、料液比1:4、复合酶添加量2%,在此条件下油菜籽清油的提油率可达92.333%。  相似文献   
63.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14种食用植物油中的植物甾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植物油中4种植物甾醇(豆甾醇、β-谷甾醇、菜籽甾醇和菜油甾醇)的方法。选用超高惰性J&W DB-5MS UI毛细管色谱柱,50%KOH-乙醇为皂化剂,进样量为1μL,分流比20∶1,程序升温,可在32 min内实现上述4种植物甾醇与其他不皂化组分的分离。豆甾醇、β-谷甾醇、菜籽甾醇和菜油甾醇的检出限分别为4.41、6.09、3.10、8.62 mg/L,线性相关系数R≥0.999 2。运用该法对14种25个植物油样品中4种植物甾醇的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玉米油和菜籽油中植物甾醇总量最高,其次是芝麻油;不同种类植物油中植物甾醇的含量和比例各不相同,同一种类不同品牌植物油中各植物甾醇所占的比例基本接近。  相似文献   
64.
采用紫外线照射和NTG对实验室保存的一株对植物甾醇有降解能力的Mycobacterium sp. SH5进行诱变处理,得到一株雄甾-4-烯-3,17-二酮(Androst-4-end- 3,17-dione, AD)和雄甾-1,4-二烯-3,17-二酮(Androst -1,4-end-3,17-dione, ADD)分解酶 (9α-羟化酶) 缺陷型菌株Mycobacterium sp. SH5-52.对Mycobacterium sp. SH5-52降解植物甾醇侧链得到AD (D) 的培养基组成、接种量、温度、pH值和溶氧等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在最佳的发酵条件下,投料质量浓度为0.6 g/dL时,AD (D) 的转化率由原来的37.2%提高到47.6%左右.  相似文献   
65.
本文研究了超声功率、液料比、超声时间对牡丹果皮中的甾醇提取效果的影响,并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对超声辅助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牡丹果皮甾醇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组合为:超声功率为300 W,液料比30:1,提取时间60 min,该条件下的甾醇得率为0.495%±0.001%。与普通醇提法的甾醇得率(0.439%±0.004%)相比,超声处理能够显著(p<0.05)提高牡丹果皮的甾醇得率。  相似文献   
66.
通过生产实践,详细对膨化机替代蒸炒锅的油菜籽膨化-预榨新工艺进行了介绍。通过对油菜籽膨化机工艺参数、操作方法的阐述,表明在油菜籽加工过程中,采用膨化-预榨工艺具有工艺路线短、操作简便、生产成本低、产品质量好等特点,非常适合中小企业新建油厂和老厂的改造。  相似文献   
67.
杨雯懿 《中国油脂》2020,45(6):120-125
研究菜籽油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分布规律及其与菜籽油产地之间的关系。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串联质谱(ICP-MS/MS)法测定了15种菜籽油中Be、Ti、Cr、Mn、Fe、Co、Ni、Cu、Zn、As、Se、Sr、Cd、Ba、Hg、Pb 16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将测定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后利用SPSS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对微量元素的分布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菜籽油经煤油稀释后直接进样分析,在MS/MS模式下,分别选择O_2和NH_3/He为反应气,利用CRC技术消除了质谱干扰; Fe、Mn、Cu、Zn、Sr、Ba在0~500μg/kg范围内相关系数大于等于0. 999 8,其余10种分析元素在0~50. 0μg/kg范围内相关系数大于等于0. 999 6,16种元素的检出限为1. 05~20. 30 ng/kg;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累积方差的84. 487%来自前6个主成分,菜籽油的特征元素为Mn、Fe、Cu、Sr,聚类分析将15种菜籽油聚为3类,实现了不同产地菜籽油的初步判别。通过微量元素的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可对菜籽油进行有效的产地溯源。  相似文献   
68.
The possibility of using the oil-point and compression tests for evaluation of dried rapeseeds processability was examined. Seeds of initial moisture 10, 14, 18 and 22% (w/w) were dried at 60, 80, 100 and 120°C to a final moisture of 6·5% (w/w). The values of pressure ( P 0 ), work ( L 0 ) and strain (ε0) determined by the oil-point test, and pressure at strain ε=0·45 mm mm−1 ( Pε ) and degree of elasticity ( D ) determined by the compression test for bulk dried seeds differed markedly from those found for non-dried seeds. The P 0 , L 0 and Pε values were strongly correlated with the initial moisture of rapeseeds and drying temperature. All the strain values (ε0) were lower than those for non-dried seeds, and their changes depended solely on the initial moisture of seeds. Changes in the degree of elasticity were irregular and did not reach the value characteristic for overdried seeds, ie 100%. High correlation of the agglomeration test data (Δ1–3 values) with those of the P 0 , L 0 and Pε made it possible to develop appropriate equations that proved the usefulness of the variables for determining the dried rapeseed processability.  相似文献   
69.
油菜籽的储藏与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油菜籽是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除了传统的加工食用油脂外,也作为新的可再生工业原料使用(如生物柴油等)。近年来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引入,油菜籽的含油量也越来越高。不利的储藏条件常导致油脂的酸值和过氧化值升高,油色变暗。通过对影响油菜籽品质的诸因素进行分析,比较全面地了解油菜籽的储藏规律和管理方法,以期为国内油菜籽的储藏给予指导。  相似文献   
70.
秦绍昆 《中国油脂》2022,47(2):143-147
油脂在储存过程中,其品质指标易受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将大豆原油和菜籽原油储存于室外地上和埋于室外地下的钢制储罐,定期取样测定油脂的水分及挥发物、酸值、过氧化值、色泽、挥发性成分、脂肪酸组成、反式脂肪酸含量、氧化稳定性及甾醇和维生素E含量,考察不同储油方式对大豆原油和菜籽原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地下储油温度变化较小,基本在11~27℃之间,地上储油温度变化较大,最高接近45℃,最低接近0℃;地上、地下储油中均未检出反式脂肪酸,储油方式对油脂水分及挥发物、色泽、脂肪酸组成影响较小;储存12个月时,地上、地下储存大豆原油酸值升幅分别为83.3%、12.5%,地上、地下储存菜籽原油酸值升幅分别为86.4%、19.0%,地上、地下储存大豆原油过氧化值升幅分别为243%、218%,地上、地下储存菜籽原油过氧化值升幅分别为219%、167%;地下储油的氧化稳定性优于地上储油,地下储油对部分重要挥发性成分和甾醇、维生素E等油脂营养成分的的保留效果优于地上储油。总的来说,地下储油是良好的油脂品质保鲜技术,不但能控制氧化速率,对营养价值及风味的保持效果也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