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70篇
  免费   391篇
  国内免费   153篇
电工技术   56篇
综合类   498篇
化学工业   1508篇
金属工艺   67篇
机械仪表   67篇
建筑科学   422篇
矿业工程   161篇
能源动力   69篇
轻工业   3880篇
水利工程   101篇
石油天然气   82篇
武器工业   5篇
无线电   7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65篇
冶金工业   428篇
原子能技术   16篇
自动化技术   119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184篇
  2021年   208篇
  2020年   219篇
  2019年   133篇
  2018年   127篇
  2017年   165篇
  2016年   177篇
  2015年   157篇
  2014年   379篇
  2013年   497篇
  2012年   509篇
  2011年   630篇
  2010年   362篇
  2009年   367篇
  2008年   277篇
  2007年   526篇
  2006年   537篇
  2005年   457篇
  2004年   311篇
  2003年   296篇
  2002年   216篇
  2001年   175篇
  2000年   148篇
  1999年   96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61.
采用低分子质量壳聚糖对棉织物进行改性处理,用活性黑染料对其进行染色,讨论了壳聚糖改性对棉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测定了其染色动力学参数。实验发现,通过壳聚糖改性后的棉织物,其平衡上染百分率可提高7.89%,染色扩散系数均得到提高(平均可至少提高了8.2%),扩散活化能下降了48.9%,表明壳聚糖改性可提高活性染料的染色性能。色度学参数值及K/S值结果表明,壳聚糖改性棉织物在活性黑染料中的增深效果明显,但对色光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2.
采用改性剂B对纯棉织物进行改性,用天然紫胶染料进行无媒染色,并对改性工艺和改性后的染色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棉织物改性工艺为:改性剂B用量6%,改性p H=12,80℃浸渍40 min;染色工艺为:染料用量1%(omf),染色p H=4.7,80℃染色60 min.改性后棉织物的染色深度明显增加,耐摩擦色牢度和耐皂洗色牢度较好,兼具防紫外性能.  相似文献   
63.
使用AOX分析仪分析了若干纸张、纸浆、制浆原料和相关化学品AOX的含量,初步了解了制浆造纸AOX的来源并提出了几点AOX减量化建议。结果表明,收集到的纸张、纸浆、化学品、原料等都含有AOX。制浆造纸AOX的来源主要有原料本身的农药残留、水源或者化学品以及含氯漂白剂的使用。可以采用源头控制、清洁生产技术以及制定相关产品标准来减少我国制浆造纸AOX的产生量。  相似文献   
64.
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在低温漂白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合成了1, 4, 7-三甲基-1, 4, 7-三氮杂环壬烷(Me3TACN)的羧酸桥连双核锰配合物[(Me3TACN)2Mn2(μ-O)(μ-CH3CO2)] [PF6]2.1H2O(MnAcL)和铁配合物[(Me3TACN)2Fe2(μ-O)(μ-CH3CO2) 2] [PF6]2.1H2O(FeAcL),采用红外光谱(FTIR),元素分析(EA)和热重分析(TGA)证实了其结构;并将这两个配合物作为双氧水的催化剂应用于低温漂白棉针织物中。通过单因素实验,探讨了温度、配合物浓度、双氧水质量浓度及pH值对漂白效果的影响,得优化工艺为:30%H2O2质量浓度10 g/L,配合物MnAcL浓度10 μmol/L(FeAcL 15 μmol/L),渗透剂和稳定剂DTA的质量浓度均为1 g/L,pH值为10,70 ℃下漂白60 min。经配合物MnAcL处理后的织物白度达82.3%,顶破强力保留率为95.5%;而经配合物FeAcL处理后的织物白度为65.7%,顶破强力保留率为96.9%。配合物MnAcL在低温下漂白的织物其白度和润湿性与传统高温工艺相当,而强力保留率明显高于传统工艺。  相似文献   
65.
通过对纤维品质和试验数据可纺性能优劣性的分析,说明了纺纱过程中导致纺纱质量异常现象的关键不是试验数据本身,而是没有认真地对纤维的一些隐性指标做进一步分析,也说明了纤维评等评级、目光检测、手感目测、常规试验仪器检验对纤维检验和纺纱质量控制的重要性.棉纱的试验疵点数据与布面检测疵点数据存在偏离标准和无法捕捉的信息,是未来纺纱试验仪器设备必须改进提高的重要环节之一,纺纱过程中经常出现优质半制品却生产不出优质棉纱的现象再一次说明现代纺纱工艺技术新理念的存在与发展,强调了原料变化与织物组织结构的变化相适应,阐述了改进棉纱某些或某个质量指标是减少纺纱成本、质量控制少走弯路的关键.  相似文献   
66.
PCR-DGGE技术在肉品微生物生态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一直通过传统的纯化、培养方法对肉和肉制品中的微生物进行研究,其操作过程复杂且无法准确描述完整的菌群结构。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因其具有快速、精确的特点在微生物生态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主要介绍PCR-DGGE技术的原理,从非发酵肉制品腐败和发酵肉制品成熟两个角度综述其在肉品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并对该技术今后在肉品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7.
多酚是植物基食品原料中的主要次级代谢产物, 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与药用价值。植物基原料中的游离多酚结构具有多样性, 稳定性也存在差异, 在提取和分离纯化过程中, 由于技术局限或方法不当, 游离多酚易发生降解, 浸提率低、产品纯度低等问题一直是制约其深度开发与广泛应用的瓶颈。结合现代提取分离技术, 针对植物基原料中酚类物质的差异性, 选择个性化的精准提取方案将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思路。本文总结了近5年游离多酚的提取和分离纯化方法的研究进展, 概述了植物基原料游离多酚的存在形式, 归纳了溶剂萃取等传统方法和超声波、微波、超临界流体等现代技术辅助提取法, 总结了金属离子沉淀、柱层析、吸附树脂、膜分离技术及高速逆流色谱法在分离纯化过程中的应用, 旨在为植物基原料中游离多酚的精准提取及活性物质的个性化开发和高值化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8.
目的 对2017年7月至2022年4月已备案的国产保健食品进行统计分析,为生产企业的保健食品研发及备案工作提供参考,为监管部门制定相关法规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采集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特殊食品信息查询平台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公布的保健食品备案信息9 835件,分别从备案数量、备案地区、剂型、产品类型、保健功能及原料配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 我国保健食品备案数量从2017年开始总体呈增长趋势,但备案地区分布较不均衡;从剂型上看,片剂占50%以上,胶囊类产品约占30%;8 950件营养素补充剂中,补充单一营养素的产品最多,占43.7%(3 911/8 950)。已有885件功能性保健食品完成备案,以螺旋藻为原料的产品备案数量较少,其他四种原料备案产品数量均在150种以上。结论 国产保健食品备案工作开展以来,已备案产品数量已达近万件。建议有关监管部门不断完善现有法规,以保证我国保健食品的备案工作平稳、快速推进。生产企业应根据人们的健康需求及相关法规,做好配方研发及产品备案工作,在为企业自身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为推动“健康中国”建设助力。  相似文献   
69.
蒋丽敏  高勇  张爱军 《印染》2006,32(12):21-22
通过小试和中试,制订了纯棉双经装饰用布的染整工艺,认为其生产关键是优选印花涂料,以达到令客户满意的耐日晒和耐干洗牢度。文中给出了工艺处方和条件。  相似文献   
70.
《Journal of dairy science》2019,102(8):6885-6900
Mesophilic and thermophilic spore-forming bacteria represent a challenge to the dairy industry, as these bacteria are capable of surviving adverse conditions associated with processing and sanitation and eventually spoil dairy products. The dairy farm environment, including soil, manure, silage, and bedding, has been implicated as a source for spores in raw milk. High levels of spores have previously been isolated from bedding, and different bedding materials have been associated with spore levels in bulk tank (BT) raw milk; however,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bedding types, bedding management practices, and bedding spore levels on the variance of spore levels in BT raw milk has not been investigated. To this end, farm and bedding management surveys were administered and unused bedding, used bedding, and BT raw milk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dairy farms (1 or 2 times per farm) across the United States over 1 yr; the final data set included 182 dairy farms in 18 states. Bedding suspensions and BT raw milk were spore pasteurized (80°C for 12 min), and mesophilic and thermophilic spores were enumerated. Piecewis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analysis was used to determine direct and indirect pathways of association among farm and bedding practices, levels of spores in unused and used bedding, and levels of spores in BT raw milk. Separate models were constructed for mesophilic and thermophilic spore levels. The analyses showed that bedding material had a direct influence on levels of spores in unused and used bedding as well as an indirect association with spore levels in BT raw milk through used bedding spore levels. Specific bedding and farm management practices as well as cow hygiene in the housing area were associated with mesophilic and thermophilic spore levels in unused bedding, used bedding, and BT raw milk. Notably, levels of spores in used bedding were positively related to those in unused bedding, and used bedding spore levels were positively related to those in BT raw milk.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increase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levels and ecology of mesophilic and thermophilic spores in raw milk, emphasize the possible role of bedding as a source of spores on-farm, and present opportunities for dairy producers to reduce spore levels in BT raw mil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