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8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20篇
化学工业   60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4篇
矿业工程   22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25篇
石油天然气   14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1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9篇
冶金工业   22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71.
邻、对氯甲苯的精馏分离计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计算了精馏分离对于不同的邻,对氯甲苯的分离要民需的理论板数,比较了两塔流程与三塔流程的优缺点,选择三塔流程进行手工计算和ASPEN PLUS计算机程序计算,得出了满意的结论。  相似文献   
72.
载重斜交轮胎肩空的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潘文  张栋斌 《轮胎工业》2001,21(9):542-544
载重斜交轮胎肩空故障的解剖分析表明,肩空主要发生在轮胎使用的中期,大部分是由于生热引起的热肩空,主要集中在胎面和缓冲层之间、缓冲层端点附近,而且肩空轮胎胎肩基部胶一般较厚。肩空的改进措施主要是合理设定断面水平轴高度,改进胎肩花纹设计,减小胎肩基部胶厚度,调整缓冲层及优化轮胎胎面胶料、缓冲层胶料的配方设计等。  相似文献   
73.
基于氢键所引起基因的频移,以FT-IR为主要的研究手段,并结合通过DSC所建立的评估硬段与软段之间混溶的定量方程,对所合成的以环氧乙烷/四氢呋喃无规共聚醚、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以及1,4-丁二醇为原料的热塑性聚醚聚氨酯新颖性体的氢键体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只有少部分的硬段氨基溶入软段相与软段的醚氧产生氢键作用,主要的氢键包括羰基与氨基之间的氢键,以及硬段烷氧与氨基之间的氢键,仍发生硬段岛区内。  相似文献   
74.
针对原有制粉系统的不足,分析了影响制粉系统产量的因素,并提出了改造措施。改进工艺后高炉喷煤粉量提高到136.4kg/t.Fe,同时耗电下降,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5.
高浓度有机酸性工业废水处理站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中和一内电解--絮凝--厌氧--好氧组合工艺处理高浓度有机酸性工业废不,COD去除率可达95%,脱色率可达95%,出水水质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76.
通过选择合适的固定液及配合低涂渍量和高性能担体,在6分钟内对游离脂肪酸进行了直接进样快速分析。考察了固定液的选择及涂渍等方面的一些因素。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分离度≥1.54,最大相对偏差≤0.073,最大均方差≤0.374。  相似文献   
77.
阐述了3万8空分规模单轴悬臂多级离心压缩机的研制过程.以追求机组的整机效率,确定最佳气动设计方案为目标,从分析转子的临界转速和不平衡特性,优化定子和转子结构等全方面进行研发设计.机组经过现场一次性试车成功,开创了国产化先例.  相似文献   
78.
本文论述了采用 HDB-50型碟片式离心机,从味精提取母液中分离菌体蛋白的方法。  相似文献   
79.
蔗糖多酯的合成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用棉籽油和蔗糖两步法成功地合成了蔗糖脂肪酸多酯,并对实验条件进行了讨论。对所得到的产品进行了红外光谱、酯化度、碘值、酸值、皂化值等一系列测试。  相似文献   
80.
对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有功分离、傅里叶变换、神经网络、小波分析等原理的几种谐波检测方法进行了介绍,讨论了各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指出:未来电力系统谐波检测会向智能化、多功能实用化以及高精度、高速度和实时性好等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