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93篇 |
免费 | 61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综合类 | 18篇 |
化学工业 | 50篇 |
机械仪表 | 1篇 |
轻工业 | 383篇 |
石油天然气 | 1篇 |
无线电 | 1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17篇 |
2022年 | 16篇 |
2021年 | 16篇 |
2020年 | 21篇 |
2019年 | 24篇 |
2018年 | 22篇 |
2017年 | 17篇 |
2016年 | 15篇 |
2015年 | 19篇 |
2014年 | 29篇 |
2013年 | 27篇 |
2012年 | 35篇 |
2011年 | 33篇 |
2010年 | 23篇 |
2009年 | 10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20篇 |
2006年 | 17篇 |
2005年 | 12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10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8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利用气相色谱法分析和确定香油中脂肪酸组成的分布特征,以此建立一种快速鉴别香油是否掺加大豆油的分析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测量假芝麻油样品中C18∶1n9c和C18∶3n3两种特征脂肪酸含量,使用二元一次方程可以计算假芝麻油中大豆油的含量,芝麻油约为90%时,最大计算误差为8.16%,其结果为(实测值±7.36) g/100 g;芝麻油约为70%时,最大计算误差为15.55%,其结果为(实测值±10.84) g/100 g;芝麻油约为50%时,最大计算误差为30.35%,其结果为(实测值±15.00) g/100 g。这个计算方法是可行的,可以用来鉴别芝麻油中是否掺加大豆油,并计算出掺假芝麻油中大豆油的含量。 相似文献
42.
为了实现对芝麻油品种的快速鉴别,本文基于太赫兹时域光谱(THz-TDS)提出一种芝麻油品种识别的方法。选取0~2.5 THz范围内的光谱进行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法(PCA)对时域光谱数据进行降维,选择前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大于99%)代表原始数据,然后利用支持向量机(SVM)方法对不同品种芝麻油进行分类识别,分类时使用3种不同的核函数建模,并采用网格搜索算法获得最优模型及其模型参数。使用径向基核函数(参数为惩罚函数C=0.01,核函数系数γ=0.1)的模型识别率最高,达到100%,说明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结合PCA和SVM方法可以快速可靠的进行食用油的识别,为食品安全的识别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43.
为了综合利用芝麻粕资源,以芝麻粕为原料,利用硬脂酸、吐温80、十二烷基硫酸钠三种表面活性剂对其进行脱脂处理,再采用水剂法去除表面活性剂,最后利用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对芝麻粕蛋白进行水解,以芝麻粕蛋白溶出率为考察指标优选出最佳水解酶。在此基础上,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酶解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利用2,4-二硝基氟苯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水解物成分。结果表明,吐温80脱脂效果最好,芝麻粕脱脂率达93.49%;碱性蛋白酶为最佳水解酶,其最佳酶解条件为料水比1∶10(g∶mL)、酶解温度50 ℃、加酶量0.04%、酶解时间3.0 h。在此最佳酶解条件下,芝麻粕蛋白溶出率为88.94%。水解物中含有20种氨基酸,其中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高于FAO/WHO的推荐值。 相似文献
44.
以湿芝麻渣和芝麻饼为原料,研究采用挤压膨化和热风干燥技术制备适宜于油脂浸出的芝麻膨化料的最佳工艺条件和可行性.考察了湿芝麻渣和芝麻饼的混合比(渣饼质量比)、膨化温度、螺旋转速对膨化结粒和脱水效果的影响,以及不同干燥条件对湿膨化料的干燥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渣饼质量比3∶1,膨化温度180℃,螺旋转速250 r/min时,膨化结粒和脱水效果最好;干燥温度120℃,干燥时间25 rain,湿膨化料的干燥效果最好.湿芝麻渣经上述处理后成为含水量约13%、颗粒状、散落性好、适宜于油脂浸出的膨化料,该物料也是适宜储存运输且品质优良的饲料. 相似文献
45.
46.
对芝麻油料进行微波处理,选择微波功率、微波时间、增湿比例、缓苏时间为影响因素,饼残油率为考察指标,进行单因素实验,再在单因素实验结果基础上,进行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微波条件,最后对比未经微波处理和最佳条件微波处理后所得油脂的品质。结果表明,微波处理能够提高芝麻出油率,且微波处理能够提高油中芝麻素和芝麻林素的含量,但对芝麻油的色泽、碘值、酸值、主要脂肪酸含量影响不大。微波处理后芝麻油的过氧化值会提高,但其含有的芝麻素、芝麻林素等抗氧化物质会使其氧化稳定性提高。微波处理油料可用作油料的预处理。 相似文献
47.
48.
采用SDS-PAGE电泳、傅里叶红外光谱、氨基酸组成分析对亚临界芝麻粕、天然芝麻和高温芝麻粕中提取的分离蛋白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亚临界芝麻蛋白(SPSI)和天然芝麻蛋白(NSPA)的亚基组成与分布基本一致,高温芝麻蛋白(SPHS)与前两种芝麻蛋白的结构有明显的差异,高温造成SPHS缺失NSPA的典型亚基,这会影响其性质和应用范围;SPSI、NSPA和SPHS在酰胺III带的吸收峰分别在1 235、1 237 cm-1和1 240 cm-1;SPSI与NSPA的氨基酸组成基本一致,且相比SPHS的氨基酸配比更符合FAO推荐值;SPSI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吸水性、吸油性、乳化性、乳化稳定性和泡沫稳定性。从亚临界芝麻粕提取的芝麻蛋白的结构破坏程度低,营养价值较高并且功能性好,更适宜作为食品原料。 相似文献
49.
本实验系统研究微波预处理对芝麻油风味、感官、营养和安全品质的影响,旨在为微波产香技术在芝麻油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芝麻籽经不同功率(0、180、360、540、720 W和900 W)微波预处理6 min,再经液压压榨制得芝麻油。利用溶剂辅助风味蒸发、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嗅闻技术在芝麻油中鉴定出91 种香气活性物质。芝麻油的杂环类气味物质(吡嗪、吡咯、吡啶、噻唑、噻吩和呋喃)总含量与微波功率呈正相关,羰基类气味物质(醛、酮和酯类)总含量随着微波功率的增大先升高后降低。随着微波功率的增大,芝麻油的烤芝麻味、坚果味、焦糊味、烟熏味和苦味感官强度逐渐增强,土腥味、木质味和生青味强度持续减弱。微波预处理芝麻籽的出油率(30.02%~31.93%)与功率呈正相关,显著高于生芝麻籽(24.89%)。微波预处理提高了芝麻粕的氮溶解指数(nitrogen solubility index,NSI)(由11.7%升至18.07%)和芝麻油中生育酚含量(由392.18 mg/kg增至462.92 mg/kg),且最高NSI和生育酚含量分别出现在540 W和700 W微波预处理后。芝麻油中芝麻酚(13.01~15.78 mg/100 g)、杂环胺(33.19~143.88 ng/g)和多环芳烃(0.40~9.03 ng/g)的含量与微波功率呈正相关,其中多环芳烃和杂环胺的含量均未超过国家标准限量。综上所述,适度的微波预处理可以赋予芝麻油浓郁的香气,提高芝麻油的营养成分含量和氧化稳定性,同时提高芝麻粕蛋白的利用价值。因此,微波作为一种新型产香技术在芝麻油加工和芝麻粕蛋白的高值化利用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0.
以热干面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煮制温度、煮制时间、煮制水中盐含量、芝麻酱与芝麻香油配比这4个因素为主要研究因素,研究出热干面的最佳制作工艺.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出4个因素中具有代表性的3个水平进行正交实验,利用感官实验对9组实验样品进行感官评分,结合模糊数学分析方法得出模糊综合得分.根据综合得分可知对热干面产生影响的因素的主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