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7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30篇
化学工业   50篇
机械仪表   5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1324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篇
冶金工业   3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柚苷酶在柑桔果醋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柑桔果醋加工中,利用柚苷酶进行脱苦实验,结果表明:发酵温度在25℃-28℃,酸度控制在0.5-0.8 /100mL,柚苷酶加量在15μ/mL,柚苷酶有较佳的活性;酒精度为6.0%-8.0%(V)时,有利于醋酸发酵,制得的果醋清亮透明,酸甜可口,果香明显,基本无苦味。  相似文献   
52.
对镇江香醋醋酸发酵阶段醋醅中功能微生物的变化进行定量分析。建立了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醋酸发酵阶段醋醅中总细菌、总真菌、醋酸菌、乳酸菌和酵母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发酵起始阶段(1~7天)醋醅中总细菌、醋酸菌和乳酸菌的生物量快速上升,分别于第6、7、4天达到最大值,为4.85×1011,1.14×1010和3.37×1011copies/g干醅。随后各类细菌的生物量逐渐下降,并维持在一定水平。醋醅中总真菌和酵母的生物量在发酵前期变化不大,7天后至发酵结束总真菌的生物量逐渐下降为7.59×104copies/g干醅,而酵母生物量则在发酵8~12天内下降为0。  相似文献   
53.
枳椇醋发酵阶段产物的抗氧化活性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液态深层发酵法酿造枳椇醋,以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还原能力、总抗氧化能力为指标,研究枳椇醋不同发酵阶段产物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总酚含量和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在枳椇醋酿造过程中增加;总黄酮含量在酒精发酵阶段减少,在醋酸发酵阶段增加;还原能力发酵前后相当;总抗氧化能力在酒精发酵中增强,在醋酸发酵中略减弱。  相似文献   
54.
沙棘含有一百多种活性物质,具有重要的营养价值.文章在对沙棘果汁和沙棘果浆成分分析的基础上,用沙棘果浆为原料进行酿醋,所得沙棘果醋具有很多重要的活性物质,如黄铜、多酚、有机酸、活性多肽和氨基酸.以沙棘果酱作对比发现沙棘果醋中总黄酮、总多酚和Vc降低而活性多肽和氨基酸升高;乙酸是沙棘果醋的主要成分,含量达到了3.96 g/dL,柠檬酸和奎尼酸、草酸、酒石酸、苹果酸相对沙棘果浆来说有所下降,琥珀酸含量变化不大,乳酸含量升高.  相似文献   
55.
本试验采用二次发酵法,通过对黑加仑、蓝莓复合果醋的酒精发酵及醋酸发酵的优化,最终确定黑加仑、蓝莓复合果醋的酒精发酵最佳工艺为:黑加仑果汁与蓝莓果汁3:2复合,在初始糖度8°BX、初始pH3.8、28℃发酵6d、。醋酸发酵最佳条件为:发酵温度35℃,通风量为l:0.10~0.15(V/V/min),酒精含量6.0%,接种量8.0%,初始pH5.5。黑加仑、蓝莓复合果醋饮料配方:12%复合果醋、5.5%白砂糖、2%蜂蜜、0.1%食盐、0.06%复合香料,评分为92分。工艺调整后的放大生产产品质量仍稳定、达标。产品具有食醋清香和黑加仑、蓝莓果香,酸味柔和,风味独特。  相似文献   
56.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山西老陈醋中的川芎嗪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实验通过酸与有机溶剂交替萃取,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食醋中川芎嗪的方法。将山西老陈醋样品萃取液浓缩后进行HPLC分析,川芎嗪标准溶液在1μg/mL~100μg/mL内与峰面积线性良好,回归方程:A=55.059C+0.7339,R^2=0.9999。精密度试验RSD=0.577%,重现性试验RSD=2.744%,平均回收率=85.44%,RSD为7.11%。该方法样品处理简单,分离效果好,测定结果准确度高,可用于山西老陈醋中川芎嗪含量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57.
果肉型苹果醋酿造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索了以鲜苹果为原料加工制成苹果浆,经过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酿制苹果醋的新工艺,分析了苹果醋的加工工艺和操作要点。  相似文献   
58.
郑海宏  罗华  侯红萍 《中国酿造》2019,38(2):139-143
为探究葡萄醋的醋酸发酵规律,以实验室酿制的赤霞珠葡萄酒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温度为定值,采用响应面法对葡萄醋的发酵条件(酒度、接种量和通氧量)进行3因素3水平优化,得到最佳发酵条件为:酒精度7%vol,接种量8%,转速100 r/min,发酵温度30 ℃,时间为12.5 d,此条件下葡萄醋酸度达0.56 g/L,酿制的葡萄醋香气浓郁,酸味柔和。同时用高效液相色谱对葡萄醋的有机酸(草酸、酒石酸、苹果酸、乙酸和琥珀酸)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有机酸在20 min内全部分离,其中草酸的含量为10.58 g/L、酒石酸的含量为0.46 g/L、苹果酸的含量为1.34 g/L、乙酸含量为46.82 g/L、琥珀酸含量为0.14 g/L。试验证明该方法简单、准确性高,适合葡萄醋中有机酸的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59.
采用离子排斥色谱法分离测定了苹果醋中有机酸的含量,考察了流动相组成、流速、柱温对分离检测的影响。6种有机酸的检测限在9.17mg/L-78.0mg/L之间,各组分回收率除草酸外均在90%-110%之间。主要存在的有机酸为柠檬酸、DL-苹果酸、琥珀酸和乙酸。  相似文献   
60.
富硒猕猴桃果醋发酵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富硒猕猴桃为主要原料研制果醋饮料,应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富硒猕猴桃果醋的澄清和发酵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确定了最佳发酵条件:最佳醋酸发酵醪的适宜酒精含量为5.5%,发酵温度32℃,发酵时间96h,接种量10%;将澄清剂和果胶酶复合使用,果胶酶用量为0.05%,澄清剂用量为0.08‰-0.12‰。分析了果醋中硒的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