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16篇
化学工业   26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7篇
建筑科学   8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100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8篇
  2025年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庞中华  周玉国 《控制工程》2006,13(5):457-460
在预测控制系统中,其控制品质与控制器的参数整定有很大的关系,特别是性能指标中的输出柔化系数及输入柔化系数。针对广义预测控制算法中控制参数整定困难这一缺点,利用BP神经网络,提出一种基于双柔化系数设计的广义预测控制算法,实现了广义预测控制中输入输出柔化系数的在线调整。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无论在跟踪性能、控制精度及鲁棒性上,均优于固定参数的广义预测控制算法,并对干扰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2.
于永超  刘倍利 《山西建筑》2007,33(27):300-301
主要针对铜黄公路湿软性黄土路基采用强夯法进行试验研究,对原地基强夯压实、填方路堤强夯压实、试验段路基整体强度的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出强夯法处理铜黄公路湿软性黄土路基可以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73.
石膏基复合材料性能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材料组分、缓凝剂掺量和水灰比,采用正交实验方法研究各因素对石膏基复合材料性能影响的规律。结果表明,石膏基复合材料的强度和软化系数均明显高于纯石膏;硅酸盐水泥对复合材料具有明显的促凝作用,当掺量在10%~15%时,水泥能提高石膏基复合材料的强度和软化系数,掺量过大,则会导致材料强度和软化系数下降;磷酸盐缓凝剂改变了二水石膏晶体生长习性和材料内的孔径分布,使得晶体粗化,孔结构劣化,最终导致强度下降。  相似文献   
74.
以医用通用级聚氯乙烯(PVC-LMW)、高相对分子质量聚氯乙烯(PVC-HMW)、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和酯基有机锡热稳定剂等为原料,使用Brabender塑化仪和HAA转矩流变仪,通过熔融共混制备了软质PVC-LMW/PVC-HMW共混物,研究了其力学、光学等性能。结果表明,在PVC-LMW中加入一定量的PVG-HMW,可提高共混物的弹性,透明性能略有改进。选择适宜的加工温度,共混物的力学性能有明显改善,拉伸强度为14.1MPa,断裂伸长率为431.88%,回弹性为9.5%。当去味吸收剂含量为0.3~0.5份(质量份,下同)时可以除去共混物中的味道。  相似文献   
75.
屈倩萍 《广州化工》2002,30(3):41-43,47
对花山校区饮用水处理的专题试验。根据饮用水的试验和分析结果,选出水的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76.
安达  孙嘉茂  葛晨  云雪艳 《包装工程》2024,45(15):123-133
目的 提高聚(L-乳酸)(PLLA)薄膜的氧气(O2)、水蒸气(H2O)阻隔性,解决延展性差等问题.方法 采用熔融共混法分别将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聚(L-乳酸-衣康酸丁二醇酯)(P(LA-BI))与PLLA共混制备薄膜.在此基础上,加入具有阻O2、阻H2O双功能的抗水解剂(Z)进行进一步改性.结果 Z的添加(质量分数为 6%)在保持PLLA/PBAT和PLLA/P(LA-BI)薄膜力学强度的基础上,将 2 种薄膜的断裂伸长率大幅提高至 387%和 316%,薄膜展现出优异的柔韧性;PLLA/P(LA-BI)/Z6 膜的氧气透过率(OTR)和水蒸气透过率(WVTR)分别为6.4 cm3/(m2·d)和43.1 g/(m2·d),较添加Z6 前分别降低了 54.6%和 61.9%,薄膜获得了优异的O2、H2O阻隔性能.在酸奶的贮藏过程中,PLLA/PBAT/Z6 组和PLLA/P(LA-BI)/Z6 组酸奶的可滴定酸度在第 21 天时仍保持在合理范围内,达到了延缓酸奶贮藏过程中后酸化的效果.在后续的感官评定中相较于PLLA/PBAT组和PLLA/P(LA-BI)组,添加Z6组包装的酸奶获得了更高的评分.结论 将具有阻O2、阻H2O双功能的Z6抗水解剂添加到PLLA基薄膜中改善了薄膜的延展性,提高了 O2、H2O 阻隔性能,同时在酸奶贮藏过程中起到良好的保质保鲜效果.因此,PLLA/PBAT/Z6 和 PLLA/P(LA-BI)/Z6 薄膜可以代替市面上不可降解的酸奶包装材料进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7.
堵梦丽  申黎明  谈立山  汪洋 《包装工程》2021,42(24):207-214
目的 本研究在对床垫软硬度进行定量化分析的基础上,探究不同体型的青年人群与床垫软硬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设计不同软硬度的床垫方案,测试被测试者在床垫上的压陷量,计算仰卧时脊柱形态曲线与自然脊柱形态曲线的吻合度等数据,分析体型特征与床垫软硬度的关系。结果 (1)男女性的站姿脊柱形态曲线不同,男性的背部更加突出,女性则臀部更加突出;(2)床垫软硬度变化对卧姿脊柱形态中臀部的下陷影响最大,背部其次;(3)不同体型人群适合的床垫软硬度不同,被测试者的BMI值与其最佳床垫显著相关并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呈现一定的线性相关性;(4)在被测试者的BMI值相似和性别相同的情况下,站姿腰背间隙大的被测试者适合综合刚度小的床垫。结论 随着体型BMI值的增加,适宜的床垫硬度逐渐增大,且同体型中,腰背间隙大的适合稍软的床垫。  相似文献   
78.
 用自纺的五种不同混纺比的19.5tex甲壳素/棉混纺纱织成同规格的织物,测定混纺织物的强伸度、pH值、刚柔性、透湿性、透气性、导湿性等,分析混纺比对混纺织物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10/90甲/棉混纺织物的经纬向强力最大,芯吸性导湿性最好,20/80甲/棉混纺织物的透湿性最好,50/50甲/棉混纺织物的抗弯刚度最大,透气性最好。混纺织物的抗弯刚度和纬向强力及导湿性与混纺比显著相关。从穿着舒适性和纱线织物性能等几方面综合考虑, 20/80的甲/棉混纺织物较实用,而30/70的甲/棉混纺比例各方面性能较差。  相似文献   
79.
拉伸力法测试织物柔软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拉伸力法对薄型织物进行拉伸力的特征值测试,探讨拉伸力测试织物柔软性的可行性。确定拉伸力测试的最佳参数之后,将拉伸力测试指标与KES、FAST系统及斜面法测试进行比较,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发现拉伸力测试结果与KES系统、FAST系统、LLY-01B型织物硬挺度仪测试结果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拉伸力特征值较好地反映了织物的厚度、面密度、弯曲刚度、剪切性能和表面性能等织物结构和力学性能。最后建立拉伸力测试指标与各力学指标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80.
为了揭示结构化流道近壁区软性磨粒流的压力场及速度场的分布规律,有效预测其软性磨粒流的材料去除特性,采用VOF多相流模型和RNG 湍流模型,通过对结构化流道的结构进行合理的网格划分和特殊边界条件设置,对结构化流道内部的软性磨粒流流动进行数值模拟。仿真结果表明:不同的软性磨粒流入口位置对工件加工会产生影响;结构化流道中软性磨粒流的压力场、速度场和软性磨粒流的去除率随着加工区域位置的不同而不同;加工区域入口区域的压力、速度值存在突变,为此在实际加工用引入了引流模块。流场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结果趋势是一致的,数值模拟为深入研究软性磨粒流的基本规律提供一种理论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