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844篇
  免费   4471篇
  国内免费   2118篇
电工技术   1817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2605篇
化学工业   13681篇
金属工艺   1055篇
机械仪表   2621篇
建筑科学   780篇
矿业工程   991篇
能源动力   2168篇
轻工业   11118篇
水利工程   271篇
石油天然气   19872篇
武器工业   69篇
无线电   31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92篇
冶金工业   1068篇
原子能技术   56篇
自动化技术   653篇
  2024年   285篇
  2023年   686篇
  2022年   1332篇
  2021年   1628篇
  2020年   1800篇
  2019年   1789篇
  2018年   1498篇
  2017年   1927篇
  2016年   2088篇
  2015年   1901篇
  2014年   3013篇
  2013年   3355篇
  2012年   3597篇
  2011年   3734篇
  2010年   2655篇
  2009年   2481篇
  2008年   2213篇
  2007年   2864篇
  2006年   3078篇
  2005年   2728篇
  2004年   2420篇
  2003年   2254篇
  2002年   2001篇
  2001年   1673篇
  2000年   1490篇
  1999年   1233篇
  1998年   995篇
  1997年   847篇
  1996年   677篇
  1995年   519篇
  1994年   407篇
  1993年   267篇
  1992年   243篇
  1991年   189篇
  1990年   131篇
  1989年   91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48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61篇
  1984年   55篇
  1983年   39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4篇
  1976年   4篇
  1951年   5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非均质储层模型微观水驱油实验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储层的非均质性不但普遍存在,而且是影响注水开发油藏水驱效率和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的重要因素。利用微观模型水驱油实验,研究了横向、纵向及平面共6种非均质模型在不同注采方式下微观水驱油机理。针对不同非均质模型和注采方式下剩余油分布特点,研究了改变注采方向和驱替压力对提高水驱采收率的影响。改变注采方向后,横向和平面非均质模型采收率分别提高了2.89%和5.42%;对于纵向非均质模型,首次低注高采改变为高注低采后提高采收率3.72%,反之提高了1.26%。提高驱替压力后,横向及纵向非均质模型的采收率分别提高了35.65%和31.26%,平面非均质模型只提高了8.10%。  相似文献   
142.
介绍成品油传统汽运发货流程.指出其中的弊端,提出采用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的思路,并对计算机成品油汽运发货系统的优点和功能进行了介绍,然后详细讨论了该系统的开发过程和功能实现,最后提出改进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3.
The deactiv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d/SiO2 in the selective hydrogenation of acetylene were correlated with changes in the amount of the C4 species produced. The amounts of butenes produced changed in parallel with the catalyst activity, indicating that the rate limiting step for butene production was the same as that for acetylene hydrogenation. On the other hand, the amount of 1,3-butadiene produced changed, showing a maximum with catalyst deactivation because 1,3-butadiene is an intermediate in the sequential reaction process which involves both the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of 1,3-butadiene. This was verified by a simultaneous TG/reaction experiment showing that 1,3-butadiene was a precursor of green oil. The catalyst showed a self-regenerative behavior in its activity and the amounts of C4 species produced during the early stage of deactivation because two opposite factors, which contributed to either the lowering or the promotion of activity, were involved in the process. A specific type of polymer species, produced during the initial period of deactivation, is proposed to be responsible for the promotion of catalyst activity.  相似文献   
144.
秦宝德 《中外能源》2007,12(4):68-73
精确界定油井温度界限值,对回油温度进行自动控制是降低气耗、能耗的有效措施。首先推导了单井温度界限数值模型,然后针对朝阳沟油田的实际情况对油井进行了分类,并选择了有代表性的单(环)井进行了试验。通过现场实测值与利用模型计算的预测值比对,符合率达到了70%以上。在此基础上利用温度界限分析仪进行了进一步的验证试验,结果符合预期。在单(环)井上加装了掺水量自动控制装置,实现了回油温度的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   
145.
Microwave Demulsification in Removing Naphthenic Acids from Diesel Oil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mulsification is an undesired phenomenon in the refining of highly acidic oil by alkali-washing electro-refining. In this article, a novel microwave method is applied for demulsification in the removing of naphthenic acid from diesel oil. The internal heating is attributed to molecular rotation and ionic conduction. The decrease of interface zeta-potential and the viscosity of diesel oil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demulsification with microwave irradiation. The results exhibited that the demulsification rate is maximized when the optimum microwave irradiation power, exposure time, and irradiation pressure for Anshan and Liaohe diesel oil are deemed to be 375 W, 5/6 min and 0.05 MPa,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46.
海洋石油平台水下夹桩器本体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下夹桩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海洋石油平台建设的液压夹具。水下夹桩器本体焊接在导管架上,支撑夹桩器液压缸。在水下夹桩器本体设计中,采用有限元法完成了对本体强度和刚度的结构分析;建立了有限元分析模型,用ANSYS软件进行结构分析,得到了分析结果,并将该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了有限元分析技术的有效性。设计结果满足工程要求,为改进和优化结构提供了理论依据,节省了分析计算时间。  相似文献   
147.
利用高酸值餐饮废油脂制备生物柴油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嵇磊  张利雄  徐南平 《石油化工》2007,36(4):393-396
以高酸值餐饮废油脂为原料,在酯化反应后再经两步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在酯化反应中添加吸水剂可降低油脂的酸值,经一次酯化反应即可将油脂的酸值降至2m g/g左右,满足酯交换反应的要求。考察了酯化反应中吸水剂的添加方式、种类及其用量对酯化反应的影响,以及酯交换催化剂的种类及用量对脂肪酸甲酯(FAME)收率和产物组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凹凸棒土为吸水剂(用量为餐饮废油脂中游离脂肪酸质量的3%),且在酯化反应30m in时加入,酯化效果较好;以质量比为1∶1的NaOH和KOH混合物为催化剂进行两步酯交换反应时,催化剂的最佳用量依次为1.00%和0.75%(质量分数,基于油脂的质量),FAME收率最高达到96.33%。  相似文献   
148.
为了加强对油库消防监控,更好地保护油库的消防安全,宁波镇海国家储备油库的消防监控系统尝试了火灾自动报警与PLC自动控制相结合的监控模式,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使系统监控的智能化程度大为提高,其报警及灭火控制功能更为先进。文章主要阐述了该系统的特点、结构及功能,并结合实际工程应用介绍了该系统的工作流程,为该技术在其他类似工程的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9.
测井岩性识别是石油勘探中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准确的岩性识别结果可以为勘探和开发提供可靠的依据。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可对复杂的高维数据进行非线性映射,在模式识别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针对传统的BP神经网络算法存在收敛速度慢、隐层数以及隐层节点数难以确定等缺点,研究了一种构造性神经网络学习算法---级联算法(Cascade Correlation Algorithm,简称CC算法)及其在石油工程中的应用。采用该算法对甘肃镇原-泾川地区进行岩性识别研究,通过与BP神经网络的识别结果进行比较,体现出构造性神经网络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0.
汪太龙  杨敏  叶明 《石油沥青》2007,21(1):33-36
超稠油的密度大、粘度高、轻油收率低、酸值高,沥青组成分布不合理,生产沥青困难。探索合适的超稠油生产沥青的加工工艺,不但可以解决超稠油加工困难问题,而且增加了生产道路沥青产品的原料资源。试验及生产证明,采用调和、预处理-蒸馏等工艺加工超稠油能够生产出合格的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